近年来,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积极探索机关党建工作的新思路,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深化党建联建共建、“攻坚党支部”建设等载体办法,实现机关党建跨层级、跨领域、跨部门联动,促使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资源破壁融合,引导市级机关各级党组织在服务企业一线、重大项目一线、服务群众一线,针对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发挥机关党组织在服务中心工作、落实重大任务、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凝心聚力,激发“结对力量”
“党建联建工作的核心在于优势互补、协作共享、联合赋能、抱团发展。”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成小红介绍,通过“支部+支部”联建共建,能够有效打破各类党组织地域、层级、隶属关系壁垒和条块分割,统筹不同区域、领域、行业的党建优势资源,建立定期协商、需求对接、项目联办机制,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党建工作一体化推动产业发展一体化、基层治理一体化、群众服务一体化。
南通如皋联建共建是我市以党建联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型截面。2023年7月南通如皋联建共建活动正式启动以来,24个南通市级机关党组织,与如皋20家机关部门、1家国企、13家镇(区、街道)的党组织结对签约。
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第一党支部专门指派相关人员到如皋市白蒲镇指导工作并作专业技术解答,助力白蒲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南通市国资委与如皋市国资办联合举办党建共建活动,通过深化沟通、精准对接,持续加强两地国企业务交流与合作,目前南通如皋两级国资国企共合作发行1个基金、2个施工项目及2个港口业务。
南通市水利局机关党支部提前谋划,推动如皋市平南小流域一期综合治理项目纳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同时积极与省水利厅沟通和对接,协助如皋市推进项目落地并向上争取资金480万元。
……
两年多来,南通如皋结对共建单位联合开展党建活动50多次,南通市级机关400多人次来如开展“四下基层”活动,市县两级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有力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创新突破,以“红色动能”充分激发“结对力量”。
“我们将进一步用足用好南通市级机关部门先进的理念优势、成熟的政策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为南通市级机关提供好各类‘四下基层’的调研对象、调研点,促进信息资源的无缝对接与业务技能的相互提升,为双方乃至更广泛领域的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如皋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卫华表示。
如今,我市以长三角城市群党建联建、毗邻党建、产业链党建、校地合作等为样板,不断提升党建联建共建、省市县联动、百支联百企、校地合作等活动质效,推动市级机关、国有企业、高等院校、街道社区等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共建,促进各类资源有效集聚、高效运转,形成区域联动、横向联合、纵向贯通的党建赋能发展新格局。
攻坚克难,服务中心大局
攻坚任务是党员砥砺品质、锤炼作风的主阵地。
市委市级机关工委推动机关部门积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紧扣职能特点,在重点工作一线,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任务;在重大项目一线,紧扣双招双引、征地拆迁、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等环节;在重要改革一线,抓住制约本部门本领域改革发展的短板弱项;在服务企业一线,针对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有针对性地成立“攻坚党支部”,突出精准施策,全力攻坚突破。
市发改委找准服务保障切入点,把堡垒建在一线,把党员聚到前沿。“重大项目推进”攻坚党支部助力优质项目获得土地、能耗、资金等要素保障,全市省重大项目数量连续10年保持全省前列。“重大战略落地”攻坚党支部积极围绕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开局破题,赴国家部委、省以及上海市沟通对接并获支持。“民生实事”攻坚党支部推动涉及南通40件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进展顺利。“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攻坚党支部完善惠企政策供给,先后制定实施助企兴龙“10条”、服务业重点行业稳增长“6条”等,精准施策助企惠企,不断巩固和增强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市交通运输局推进机关党支部“三结对”,支部书记结合结对共建、帮扶济困等活动,主动认领服务项目,打造“标准化+个性化”的共建模式。积极解决如皋搬经镇中心社区农村公路修建事宜,探索“支部建在农村公路项目上”新实践,加快30公里农村公路通组入户建设项目,加快141公里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以及33座危桥改造和175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市数据局充分结合部门的审批专业优势和属地的项目服务实际,与通州湾示范区、如皋港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如东县洋口化学工业园、崇川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党组织联建共建,组建以党员业务骨干为主的首席审批服务咨询师和代办帮办员队伍,将审批服务向前延伸至项目招商引资阶段,在第一线响应项目建设需求,推行全链“一对一”代办服务。积极呼应工程项目早开工的强烈意愿,组建党员攻坚队伍,在全省率先推出桩基先行许可、施工许可“一证办理”等改革举措,助力重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
……
如今,“攻坚党支部”作为建强支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特色实践,有力有效推动机关党员干部在江海热土上敢为善为,以饱满热情、昂扬斗志,向攻坚最难处“挺进”。
提质增效,赋能基层治理
今年3月底,市委市级机关工委与崇川区联合召开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发布“点亮寺西红映濠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共同行动”实施方案,宣布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理事单位名单,市资规局、市住房保障发展中心等部门当场为寺街西南营打造成“六桥集贤里、产业创新区、文旅目的地”建言献策。
近日好消息传来,市资规局、文广旅局、住建局与崇川区政府联合建立了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私有产权房屋保护修缮协同联审监管机制,明确了4种情形10个步骤工作流程。截至目前,已完成5户民房屋面维修,免费为1户居民提供修缮设计方案,有效推动民房修缮工作实现历史街区保护与居住需求的有机融合。
一直以来,市委市级机关工委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融入网格、服务居民群众,推动形成“党员在、旗帜在,党组织在、战斗堡垒在”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其中,高效推进“双报到通通在”工作,引领市级机关党员主动下沉社区报到、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开展志愿服务,7000多名机关党员应报尽报,243名机关党员担任功能型党组织书记,坚持平战结合,破解治理难题,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急难愁盼,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青年干部既是“生力军”,更是“主力军”。2024年,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开始实施“江海潮涌·青锋荟”市县联动工程,指导南通市级机关、通州区级机关16家部门成立8个青年联合调研小组,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方向进行揭榜领题,形成“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路径研究”“加快水路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等调研成果,以调查研究推动问题解决。指导南通市级机关、启东县级机关12个部门的团青组织结对,共同开展富民增收帮促、城乡医疗帮扶等6项攻坚项目,帮扶困难群众1200余人次。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我们将始终坚持正向激励,让实干担当者有机会,攻坚克难者有舞台。”成小红表示,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将持续发挥机关党建引领作用,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上更好探索创新,让一切资源为党建所用,让一切力量为发展助力。本报记者范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