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警局长岛工作站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充分借鉴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探索立体全域管控等多种矛盾协调解决机制,打造海上“枫桥经验”模式。
长岛工作站陈列的群众送来的锦旗(党建网 王寒 摄)
100多面锦旗背后的矛盾纠纷“最优解”
长岛有居民岛屿多达10个,遍布在3541平方公里的海域内,海上纠纷动态管理难、发现处置难、源头预防难是显著特点。
成立之初,工作站接警出警只能乘坐慢速的客船轮渡,加之专业执法人员少,对于涉及人员多的群众矛盾,大多无法将当事人带回站里处理,只能现场处置。这些现实问题,也一直倒逼着执法员们借助多方力量开展工作。
但随着海洋环境持续向好、海洋牧场的日益繁荣,渔民间利益、场地等摩擦也在逐渐增多,往往是一个警情还未结束,另一个警情又“排队敲门”。有些问题看似是“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妥,会极大损害渔民利益,直接导致渔民对工作站执法的不信任。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工作站联合驻岛政府、村委会多次召开恳谈会,寻找破解矛盾问题的“最优解”。大家发现,海域问题与“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十分贴合,随即便提出了“在各岛发动一些威信高、经验足、情况熟的居民成为海上调解员”的初步工作思路。
2023年9月,工作站站长周扬在破获了一起海珍品盗窃案后,发现这片海域纠纷类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就是住在这片海域两个岛的群众因海域养殖问题互相指责,一出现海上盗窃就第一时间关联指向对方,历史积怨很深。此次案件的破获,他感觉到化解两岛矛盾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联合乡政府先后10余次往返两岛进行“背对背”调解;同时,考虑到两岛交通不便的问题,在执法艇上设置了海上移动调解室,让两岛渔民代表登船进行“面对面”沟通,圆满解决养殖区域划分等问题。
除了在执法艇建立海上移动调解室之外,工作站还创新依靠群众力量建立“星级调解员+调解联络员+调解专家”的海上—港岸—乡镇三级矛盾化解新体系,实践出“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岛、矛盾不上交、化解在现场”的海上“枫桥经验”。他们依靠基层群众的智慧,将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实现了矛盾问题破解在萌芽状态,累计化解纠纷260余起,化解率达到98.5%。长岛工作站悬挂的100多面锦旗,似乎也在讲述着一个个海警执法员解民忧、纾民困的新时代枫桥故事。
2024年6月7日,山东烟台海警局长岛工作站执法员位辖区海域巡查海岛(卢煜萱 摄)
齐抓共管、共同治理,渔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连年提高
长岛工作站践行海上“枫桥经验”的成功经历,在海域治理部门之间蔚然成风,保护渔民合法财产和安全成为长岛各管海部门齐抓共管的一件大事。
为更好推动渔民急难愁盼的海域治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基层”,长岛管海部门商讨出了“海上一体抓、靠岸再分家”的非法捕捞整治策略。在砣矶岛、大钦岛、小钦岛和大黑山岛4处主要点位安设行动小组。海事、海警执法艇执行快反打击,渔监母船负责加油补给。同时,渔监、海事的24小时值班室为海警提供船舶人员信息即时查询,特别是管海部门先进的渔业船舶动态管理系统接入工作站,各部门之间实现了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也实现了长岛海域的全时管控,有效保护渔民合法财产,赢得了渔民拥护。
前不久,一艘名为“国贤1”号的货船在长山水道大竹山南侧海域机舱突发自燃,并升起大量浓烟,船上有19名群众存在生命危险。海事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通传海警、渔监,联合救援即刻打响。站长周扬带队驾驶执法艇立即前出救援,并联系船长先行控制火势。封舱灭火,释放二氧化碳,所有人转移到前甲板……到达该海域后,执法员将惊慌失措的船员安全转移至执法艇上,随后复查机舱确保隐患消除,再由海事救援船完成船员接驳安置。像这样联合处置、共同治理的例子,还有很多。
想渔民之所想、急渔民之所急、解渔民之所难,一件件、一桩桩执法为民、服务群众的案例,让渔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连年提高。以往管海部门“单指发力”的海域治理模式,变成了“共同参与、共治共管”的新面貌。工作站也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引导“枫桥经验”深入创新,持续推动长岛海域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4年9月14日,山东烟台海警局长岛工作站执法员成功调解一起群众纠纷,矛盾双方握手言和(江壮志 摄)
走近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守法普法的参与者和海警执法的拥护者越来越多
“受到海警的启发,我们在码头设置一些调解室,把大伙发动起来组成调解队伍,让这些矛盾就地发生、就地解决。”小钦岛乡书记龙钢介绍说。随着长岛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当地每年需要招收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人,有时因为生活习惯、语言习惯等因素,会发生一些小摩擦。码头调解室在化解矛盾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工作站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始终秉承“执法力量有限,人民力量无穷”的理念,走近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越来越多的渔民和百姓成为守法普法的参与者和海警执法的拥护者。
“我们抓了5个偷海的,人和船都在这。”一大早,义务护渔队队员老肖看到海警执法员赶到北隍城岛码头后,就迫不及待地“邀功”。原来,前一天晚上,老肖带着另外3名队员在北隍城乡山后村看护海区时,通过监控发现一艘大马力快艇摸进养殖海区疑似盗窃海参,他们立即燃放烟花驱赶。偷盗分子却不以为意,依然下水捞参。眼看乡里的海珍品又要被窃取,老肖他们又气又急,索性大起胆子,想着一定要抓住这伙不法分子。“我们趁他们下水的功夫,突然上去逮个正着,一个都跑不了,人赃俱获。”在向执法员移交嫌疑人时,老肖声情并茂地还原了整个过程。
像老肖这样义务护海护渔的群众队伍,在长岛还有很多,他们纷纷从海域治理的“受益者”积极转变为“参与者”,成为了海上“枫桥经验”的最美注脚。
“小事不下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的海上“枫桥经验”,谱写出“人民海警执法为民”的精彩篇章。5年来,海上各类案件警情同比下降30%,依靠群众线索侦办案件数提升60%,擦亮了“夜不闭户、平安长岛”这块金字招牌,以执法为民、守护海疆的初心打造了一张基层治理的长岛名片。
(记者: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