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福建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0月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福建是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是红军的故乡、长征重要出发地之一,全省留存了大量的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凝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福建人民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奋斗历史。深化福建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的学术研究、学理探讨与理论阐释,有助于提升福建红色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增强福建文化自信。
福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福建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凝聚的精神文化结晶,有典型的地方特色。解读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挖掘其蕴含的革命精神,阐释福建革命文化的地域特点,不仅能增强福建红色文化的辨识度与影响力,还能更好凝聚起福建人民共同的价值认同和信念,更好地唤起福建人民对福建红色文化的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增强福建人民的自豪感,激励福建人民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一、深化阐释福建对中国共产党早期治国理政探索的贡献,为谱写新福建建设新篇章提供智慧与力量
红色资源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可以生动展现红色资源的红色基因,持续彰显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的时代价值。福建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保留了不少中央苏区治国理政的史料和文物,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等治国理政经验的历史。深入阐释福建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蕴含的中国共产党早期治国理政经验,能为谱写新福建建设新篇章提供智慧与力量。
对福建留存的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进行深入研究阐释,一是可以更好彰显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决议》不仅创造性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为建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奠定基础,还建设性提出要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塑造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对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仍具有重要启示价值。二是可以更好彰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意义。1930年,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阐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指明“星火燎原”的必然性,中国革命新道路由此日渐明朗。苏区精神中的“求真务实”,正是对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带领人民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有力概括。三是可以更好彰显坚持人民至上的必要性。1929年9月,中央发出《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明确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发出“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号召。我党早期坚持为民执政的治国理政经验,真切反映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
二、深化阐释福建党史故事的学术与理论内涵,充分发挥福建红色文化的铸魂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福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赓续红色血脉具有独特优势,对此进行深入挖掘、深层次阐释还有很大的空间。深化对福建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的研究阐释,有利于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有力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让福建党史故事成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大众公民道德建设的典型教材,充分发挥福建红色文化的铸魂育人功能。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均越来越重视党史故事的深度解读。例如,福建留存了不少“扩红”运动的史料和文物,包括众多如长汀中复村红军桥“生命等高线”那样的感人故事。研究者深度挖掘党史故事蕴含的思想内涵、教育意义和时代价值,可以更好诠释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人民群众前仆后继跟党走的红色精神。福建还保留了不少红军长征的史料和文物,包括“绝命后卫师”等大量感人的党史故事。深入研究福建在红军长征中的历史贡献,彰显福建不仅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之一,还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有力支援了长征,有利于生动、深刻诠释长征精神。福建子弟兵用生命诠释信仰和忠诚的英雄事迹,充分彰显了革命斗争的艰辛和党的精神伟力,可以有力激发受教育者在新征程自觉担负起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新使命。
近年来,福建在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工作上取得一定成绩,如《福建中央红军村》等红色文化遗存历史研究编撰工作的有序开展、“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厦门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建立、“红古田·红故事”等教育部“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项目的立项。未来,福建应继续加强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的搜集、整理、专题研究,整合各方力量,打造若干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红色资源研究高地,推进福建红色文化的深度研究,打造全省红色文化研究品牌。
(本文系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化福建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阶段性成果)
(作者:肖丽红 王日根,分别为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