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的奋斗与探索,始终与道路的探索和选择、坚持和发展息息相关。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到“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从“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到“霹雳一声暴动”,为“改造中国与世界”,他上下求索。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毅然引兵井冈,开展井冈山斗争,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35岁时写的《西江月·井冈山》,昭示着青年毛泽东探索革命道路的柳暗花明,中国革命从此因“路”而进、因“路”而胜、因“路”而成。
“上山”去做“山大王”
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20世纪20年代以前名不见经传。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上山后,井冈山名扬天下,成为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胜利的山。
毛泽东的“上山”思想由来已久。1927年6月, 毛泽东在武汉召集“马日事变”中从湖南出来的同志开会,号召大家回到原来的岗位,“在山的上山, 靠湖的下湖,拿起枪杆子保卫革命”。1927年7月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举行扩大会议,毛泽东认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这是他长期从事农运、深刻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结果。
谭震林回忆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批判了陈独秀的错误路线,主张党独立地领导中国革命,以武装斗争推动土地革命,夺取政权。他指出, 农民运动没有枪杆子是不行的,须知政权是枪杆子里出来的。当时,瞿秋白曾要他到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他回答说:‘我不愿意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1927年8月9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湖南问题。会议批评了湖南省委不应主张湖南组织一个师的军队尾随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毛泽东指出:“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这进一步反映出他主张“上山”的坚定性。
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江西安源张家湾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认真听取了安福县农民自卫军负责人王兴亚介绍井冈山两位“绿林老庚”袁文才、王佐的情况。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提出“上山当山大王”,遭到一些人反对。毛泽东说:“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特殊的山大王,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张、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农武装。中国政治不统一,经济不平衡,矛盾很多,我们要找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方。”到井冈山后,有人主张用武力解决王佐、袁文才两支地方武装,毛泽东坚决反对,说:“你们太狭隘了,肚量太小了。三山五岳的朋友还多着呢,历史上有哪个把三山五岳的‘土匪’消灭掉了?我们要团结、改造他们,把三山五岳联合成一个大队伍,统治阶级就拿我们没办法。”
当年随毛泽东上山、后来成为我军高级将领的朱良才,在回忆毛泽东讲到上山武装割据和革命根据地的关系时说:“毛主席打了一个通俗有趣的比喻, 说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一样,因为一个人假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老是走着,老是站着,定然是不会持久的。脚走酸,站软了,就会倒下去。革命有了根据地,才能够有地方休整,恢复气力,补充力量,再继续战斗,扩大发展,走向胜利。”毛泽东选择了井冈山,最终成就了中国革命。
众志成城弱胜强
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井冈山的茨坪。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与毛泽东部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蒋介石命令湘赣军阀以10个团兵力进行“会剿”,被红军挫败。1928年7月中旬,湘赣敌军共18个团再次进犯井冈山。当时红四军军委及边界特委均主张在井冈山坚持斗争,但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等人奉行“左”倾冒险路线,附和二十九团中一些人欲回家乡的情绪,指令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分兵向湖南冒进,结果遭致“八月失败”,二十九团被葬送。
毛泽东当时正在永新指挥三十一团围攻敌人, 闻讯后便命第一营的两个连迅速撤回,和第三十二团守卫井冈山,他自己亲率第三十一团第三营前往湘南迎回第二十八团。1928年8月下旬,就在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第二十八团还在湘南、毛泽东率部前往桂东迎还红军大队之际,湘赣敌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二次“会剿”。湘敌吴尚的第八军调集4个团兵力从酃县向井冈山猛扑,直逼黄洋界。
黄洋界海拔1343米,山高壁峭,山上时有浮云浓雾,弥漫山腰,故亦有“汪洋界”之称。上山仅有两条小路,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红军虽占地利,但守军不足一营。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动员群众组成赤卫队、暴动队、妇女队、少先队等配合作战。1928年8月30日8时左右, 湘敌开始进攻黄洋界哨口。红军利用竹钉阵、滚木雷石、竹篱笆障碍、数尺深的壕沟和石头筑成的射击掩体,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下午4时许,敌人再次进攻。红军战士将南昌起义部队在湘南缴获的一门迫击炮从茨坪军械所搬上了黄洋界。只有三发炮弹,前两发因受潮没有打响,第三发正好落在敌人的指挥所爆炸。炮响之后,各个山头吹响了军号,赤卫队员、暴动队员齐向敌人开火,煤油桶里的鞭炮也噼啪作响。敌人以为红军主力已经杀回山上,吓得连夜逃之夭夭。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有人仿照京剧《空城计》编成一段戏文《空山计》:“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湘赣发来的兵。一来是,农民斗争少经验;二来是,二十八团离了永新。你既得宁冈茅坪多侥幸,为何又来侵占我的五井?你既来就把山来进,为何山下扎大营?你莫左思右想心不定,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救兵。你来、来、来!我准备着红米南瓜,南瓜红米,犒赏你的众三军。你来!来!来!请你到井冈山上谈谈革命。”
1928年9月上旬,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主力返回井冈山途中,闻知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毛泽东欣然赋诗《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诗情画意描鏖战
《西江月·井冈山》现存作者手迹一件,最早正式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未标明写作时间。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表明写作时间为“一九二八年秋”。
这首词正式发表前,在报刊上曾有四次披露。第一次是1948年7月1日东北解放区出版、东北书店发行的《知识》杂志第7卷第6期上署名锡金的文章,题为《毛主席诗词四首臆解》。文章解读的另三首词为:《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和《沁园春·雪》。第二次是1949年8月2日上海出版的《解放日报》,总题为《毛主席诗词三首》。这首词题为《井冈山》,其他二首为《清平乐·六盘山》和《七律·长征》。第三次是1956年8月《中学生》杂志刊载的谢觉哉的文章,题为《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此词题为《井冈山〈西江月〉》。第四次是1957年1月《解放军文艺》,刊载了毛泽东的《井冈山〈西江月〉》,还有朱德的《出太行》诗。
与作者手迹相比,“我自岿然不动”句,谢觉哉文作“我自巍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句,锡金文和谢觉哉文中的“早”字,均作“久”。“黄洋界上炮声隆”句,两个人的文中“黄洋界”均作“望洋界”。
《西江月·井冈山》上阕描写黄洋界保卫战时敌我双方的态势。“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单刀直入,立即展现了战火纷飞的现场。旌旗和鼓角都是古代用于指挥战斗、助扬军威的器具,如: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唐代杨炯);“陷敌金鼓,摧锋扬旆旌”(南唐刘峻);“旌旗荡野塞云开,金鼓连天朔雁回”(明代谢榛);“苦雾沉旗影,飞霜湿鼓声”(明代林鸿)。毛泽东在“旌旗”“鼓角”之前分别冠以“山下”“山头”,点明这是一场山地保卫战。
过去有一种解释,认为“山下”指敌方,“山头”指我方。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口头答复外国文书籍出版局《毛主席诗词》英译者说:“‘旌旗’ 和‘鼓角’都是指我军。黄洋界很陡,阵地在山腰,指挥在山头,敌人仰攻。山下并没有都被敌人占领, 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旌旗在望’,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敌军围困万千重”反映出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当时井冈山根据地处在周围白色政权的包围圈之中。“我自岿然不动”,根据地军民镇定自若、临危不惧、稳如泰山的英雄气概跃然而出。
词的下阕指明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属纪实性描写。“壁垒”指严密牢固的工事。“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岿然不动”前后照应,既显得庄重雄浑,又韵味深长。“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渲染那门迫击炮退敌的戏剧性情节。“敌军宵遁”与“敌军围困万千重”形成鲜明对照。
一炮打响意味深
1934年1月,冯雪峰从上海到瑞金时,对毛泽东说:鲁迅读过他的《西江月·井冈山》等词,认为有“山大王”气概,毛泽东听后开怀大笑。鲁迅的点评一语中的,与毛泽东可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毛泽东一生对井冈山情有独钟,先后为其赋诗三首:《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三首诗均以“井冈山”为题,又都提到“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这一现象在毛泽东诗词创作中绝无仅有。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地吟咏井冈山,足见井冈山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感悟之深、情结之浓。
从《西江月·秋收起义》到《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系列作品,是毛泽东“在马背上哼成的军旅诗词”,是中国革命战争的艺术画卷。这些作品所涉及的战事,要么是亲身经历,要么是直接指挥,唯独黄洋界一战,毛泽东既不在场,也不知情。《西江月·井冈山》描写的是黄洋界保卫战,毛泽东为什么不以“黄洋界”为题,而舍小取大,要以“井冈山” 为题呢?就战场规模、持续时间、激烈程度、战术谋略而言,此役并不出类拔萃,且有一炮击中敌指挥所致使敌方判断失误的因素,毛泽东却对其格外高看一眼,“大”而化之。
1960年春,陈毅跋《西江月·井冈山》指出: “此词作于1928年夏。当时我军主力赴湘南,敌军企图袭取井冈山。毛主席亲率一个营将敌击退。此词表现我军以少胜众、不可震撼的英雄气概。是役,井冈山根据地赖以保全,有扭转战局的作用。”这里有两处错误,该词写于1928年“秋”而不是“夏”, 也不是毛泽东“亲率一个营将敌击退”。但跋文中“是役,井冈山根据地赖以保全”一句,既指出了黄洋界保卫战的重大意义,也揭示了毛泽东挥毫赋诗的深层原因。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所说: “八月三十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趁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抵抗,将敌击溃,保存了这个根据地。”黄洋界保卫战不是简单的退敌成功,而是保卫了井冈山,保卫了根据地,捍卫了毛泽东积极探索的井冈山道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那门“炮”,架设在阿芙乐尔号舰上,炮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冬宫。中国革命最初也走俄国人的路,念念不忘“城市中心论”,对着城市开“炮”,结果屡遭挫折。而把“炮”架在井冈山,对着敌人薄弱的农村地区开火,结果是“报道敌军宵遁”。没有井冈山斗争的探索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就没有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沿着井冈山道路一路前行,越走越宽广,从胜利走向胜利。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2024年第21期,作者:汪建新,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一级巡视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