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经典常读 >
党建网 > 党史·文化 > 经典常读 >
王文彬:从《大公报》到《重庆日报》
发表时间:2025-01-06 来源:人民政协报

1937年11月8日,王文彬在上海参与发起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2000年国务院批复为记者节)。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采访毛泽东;1950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1952年8月5日《重庆日报》创刊,王文彬任首任经理;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重庆市记者协会名誉主席、民建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全面办报能手”王文彬的一生,绝非“跑新闻、做调查”几个字就能全面涵盖的,生于乱世、勇担使命,他用尽一生心血捍卫新闻人的精神。

于右任慧眼赏识千里马

“有新闻就跑新闻,无新闻就作调查。”这是王文彬的办报理念。

1927年,年仅20岁的王文彬在任陕西青年社总务(负责人)时,认识了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于右任。受于右任赏识,他被介绍去上海民治新闻学院学习。1930年到北平,任《华北日报》记者、编辑、采访主任及晚报主编,兼任南京《中央日报》、上海《民国日报》、汉口《武汉日报》三报驻北平记者。

于右任再度介绍他认识了天津《大公报》的张季鸾,得张季鸾介绍参加北平《华北日报》的工作。王文彬敢于担当和与生俱来游刃有余的办事能力,深得同仁赞誉。后又成为了《大公报》驻北平记者。1935年调到天津《大公报》,王文彬任平津版编辑兼外勤课主任。

1936年,王文彬被调到上海参与上海《大公报》的创刊工作,任《大公报》上海版“本市新闻版”主编兼外勤课主任。1937年8月“淞沪会战”开始后,《大公报》代表广大人民的呼声,发表了王芸生的社评《不投降论》,表明了报馆坚定的抗战立场。为便于工作,当时通讯课与外勤课合并为采访部,而王文彬负责淞沪战场的采访工作和兼任本市3个版的主编。至11月上海沦陷,《大公报》被迫停刊,王文彬随即被派往香港参加当地组建《大公报》的工作。在香港,王文彬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研究,因时局需要他被派去了战时的广州,奉命组建《大公报》驻粤办事处,担负起整个广州市的新闻采访,以及发展周边几十个县的通讯网。

敌机天天轰炸下的广州,王文彬和同志们日夜战斗在新闻第一线。随着战局越来越吃紧,王文彬让妻儿和报馆员工全部撤离广州去了香港,自己孤身一人继续坚守,直到日军攻进广州的前一夜,才放弃广州转往粤北,继续一路进行战地采访,及时将第一手战况以专电发往香港报馆。

创办“青记”成就“记者节”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说到记者节不得不提到“青记”,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工作者的团体“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青记”的成立也绕不开王文彬。

1937年11月8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在上海市山西南路200号的南京饭店正式成立。如今,南京饭店里还有一个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会址纪念馆。

那是1937年7月,周恩来在上海约见夏衍等,传达党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后加强新闻方面的工作。随后胡愈之、夏衍、羊枣等积极策划,商定建立新闻记者的统一战线性质组织,范长江、王文彬等为首批发起人。

11月8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终于在上海成立,通过了简章。15名年轻记者从各方汇聚到山西南路200号的南京饭店。他们代表24位发起人,在饭店召开了一次会议,由他们发起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伴随着笼罩上海的炮火声而生。

这24名发起人,当时平均年龄只有28岁,却在上海沦陷前夕,燃起不屈的火把。从此,“青记”经历战争洗礼,从创办初期的20余人,发展到1938年底的600多人、1940年的1156人,下辖40多个分会,影响了千千万万拥有新闻理想追求正义的知识青年。

采访毛泽东“愿团结商谈早获结果”

重庆《大公报》报社旧址位于渝中区李子坝正街102号(原李子坝建设新村),即是其中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记录了当时大后方新闻媒体一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往事。

1938年《大公报》从武汉迁至重庆,由无党派爱国人士王芸生担任总编辑,王文彬担任发行人兼经理。在重庆8年期间,《大公报》经历了“重庆大轰炸”,报馆虽3次被炸,但日发行量最多时达9.1万余份,晚报发行量最多时达3.2万余份,创造了当时重庆报业的发行纪录,为激发重庆人民抗日斗志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飞抵重庆,与国民党举行国共和谈。重庆《大公报》对毛泽东抵渝不仅编发了消息和特写,还连夜赶写了题为《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评。

9月5日下午,毛泽东邀请王芸生、《大公报》记者孔昭恺和采访主任王文彬长谈。毛泽东说:“来渝五日,与中央商谈团结问题,目前尚未可能有确切之结果以慰国人,可以说这仅为内战决可避免。我国政令军令如果再不统一,的确为不得了的事体,然统一之政令军令必须建于民主政治之基础上。只有包括各党各派无党派代表人士之政治会议,始能解决当前国事,民主统一之联合政府始能带给全国人民以幸福。民主者,人民有力量之谓也”“不是我们要另起炉灶,而是国民党炉灶里不许我们造饭”。

毛泽东很健谈,接受他们的采访时谈笑风生。毛泽东对王芸生还讲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和三者相互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和平,如何实现民主宪政,反对独裁,才能保护人民的基本利益,也才能达到团结建国的目的。毛泽东还特意留下他们吃便饭,由周恩来与王若飞作陪。饭后,毛泽东亲自安排车把他们送回报馆。

翌日,《大公报》在第二版以大标题《毛泽东对本报记者谈,愿团结商谈早获结果》发表报道。9月20日,《大公报》在李子坝报馆设宴招待毛泽东和中共代表团,席间毛泽东挥毫题写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赠送给了《大公报》。

1947年6月1日,重庆国民党当局在镇压社会各界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中大肆逮捕了众多学生、知名人士及新闻记者等,重庆《大公报》中多人被捕。王文彬与各地《大公报》负责人联合一起前往西南绥靖公署、重庆警备司令部、重庆市政府等呼喊营救,想尽办法展开营救。经过不懈努力,报馆的同志们被陆续救出并转移出去。

1949年重庆解放前,国民党政府要求王文彬署名刊登声明,表明《大公报》改变态度,坚决拥护国民政府的反共政策,不说有损于政府的话等内容。王文彬坚决不从,并被迫从《大公报》辞职离开。

重庆解放后,王文彬才重返重庆《大公报》主持工作。

《大公报》转《重庆日报》出任首任经理

《重庆日报》社原总编辑雷勃曾介绍,《重庆日报》的前身是王文彬的《大公报》。

1950年10月,雷勃由《新华日报》调至重庆《大公报》。据雷勃说,此前《大公报》编辑部主任顾建平去了香港,原《大公报》经理王文彬曾多次向西南局提出,要党组织派一个党员去《大公报》主持其编采业务。

1951年10月,在征得王文彬同意后,雷勃去上海《大公报》总馆汇报工作,希望将《大公报》交给重庆市委。到上海后,他将《大公报》交给重庆市委的建议,告诉了时任《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等,并得到认同。当时的《新华日报》是全西南的机关报,重庆市委完全依靠《新华日报》是不可能的,所以重庆市委很想办一份自己的报纸。不久,西南局就同意了将《大公报》交由重庆市委的意见。

1952年元旦,《大公报》宣布公私合营,成立公私合营管理委员会,任白戈兼任主任,王文彬任副主任。经请示中央宣传部,说要送周恩来总理批示。7月下旬,周恩来批示同意将《大公报》转为《重庆日报》。

重庆市委常委开会决定《重庆日报》8月5日创刊,王文彬任经理。雷勃说,之所以市委常委决定8月5日创刊,是因为在当天,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也将落成,这是“双喜临门”。邓小平亲自题写了《重庆日报》报头。从而,《重庆日报》成为了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至今。

王文彬在新中国的其他重要领域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用心地将自己的新闻从业心得整理出来,为新闻界留下了《采访讲话》《报人之路》《中国报纸的副刊》《新闻工作六十年》《中国现代报史资料汇编》等不可多得的新闻专著。

(作者:赵宾,系民建中央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

网站编辑:赵明月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