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因劳殒身的英雄烈士
——湖北省郧阳专区解放战争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郧阳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新城(郧阳区)北部的杨家山,是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为深切缅怀那些为解放郧阳英勇捐躯的烈士们,1951年由中共郧阳地方委员会、郧阳专区各界人民、郧阳区专员公署及郧阳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共同敬立湖北省郧阳专区解放战争烈士纪念碑。该纪念碑最初被安置于老革命园区,后因丹江口水库建设需要,被庄重迁移至郧阳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整体采用沉稳的黑色基调,顶部镶嵌着鲜明的红色旗帜浮雕,“永垂不朽”四个镏金大字嵌入其中,熠熠生辉。碑身正面镌刻着“湖北省郧阳专区解放战争烈士纪念碑”碑文,全文如下:
抗战八年,人民已极疲惫,战争胜利,全国都望和平,蒋匪丧心病狂,大举向人民进攻,大江南北,在蒋匪的战争鞭策下,几千万人民又陷于悲惨境地,我郧阳六县同样沉入水深火热之中,蒋匪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抓兵派款,民不聊生,加之封建地主,重利盘剥,广大人民,食不得饱,衣不得暖,商业萧条,文化败废,灾难重重,不能形容。一九四七年我人民解放军一部,越黄河陇海挥戈南下,沿伏牛秦岭,直楔入鄂西北山地中,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纪律严明,人民夹道欢迎,迅即在广大人民支援下,两郧首获解放,一时工人农民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者数以万计,革命声势,猛烈壮大,一九四八年均房两竹次第都见天日,全区鼓舞,遍地欢腾,然蒋伪残余匪帮,流窜山中,抢掠烧杀,遭害人民,造谣惑众,企图挣扎。我人民战士与地方干部,在群众积极支援下,忍饥耐寒,爬山过水,反复清剿,将近二年,终于完全歼灭,与此同时,全区在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领导下,实现减租反霸,劳动人民开始翻身,社会秩序已是巩固,人民生活已见上升,工商业大力恢复,日臻繁荣,目前,伟大之土改运动正在进行,消灭封建,百余万劳动人民澈(彻)底翻身的日子已经到来,时值于兹,我六县各界人民及人民解放军郧阳全体同志,为数百英雄烈士,对人民无限忠诚,贡献出自己生命,捐躯殉国,壮烈牺牲。有者忘我工作,因劳殒身,以热血生命,换来今日胜利,如今饮水思源,对烈士不朽功绩,怀念不敢忘,爰修亭树石,永垂后世。并继承烈士遗志,踏着烈士鲜血,为人类的澈(彻)底解放将革命进行到底!最后,我们为烈士高呼:
在本区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在本区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工作同志们永垂不朽!
在剿匪反特及农村革命斗争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中共湖北省郧阳地方委员会
湖北省郧阳专区各界人民 恭立
湖北军区郧阳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
湖北省郧阳区专员公署
公历一九五一年
碑文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概述郧阳解放历程的艰难险阻,生动描绘郧阳六县民众与革命先烈的卓越贡献,深刻体现郧阳人民与革命先烈的军民鱼水情,慎终追远,敬读之余令人深受感动。
两郧首获解放
1947年6月,党中央决定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陈赓、谢富治率领四纵十二旅和西北民主联军十七师跨过黄河,挺进鄂豫陕边区。随着人民解放军的深入,两郧——郧西和现在的郧阳区,迎来了解放的时刻。
1947年9月,刘金轩率四纵十二旅在河南豫西卢氏县取得胜利后,分兵两路,其中三十四团向鄂西北挺进。国民党郧西县政府闻讯,急忙请求郧阳专署增援,并在上津至县城间布防。11月12日,三十四团南路一营解放漫川关,继续南下,迫使上津乡长周俗化率民团溃逃。11月14日,另一营东进,11月16日攻占五谷梁,国民党地方武装逃跑,解放军进入郧西县城,俘敌六十人,缴获武器二百七十余件,建立了湖北省首个基层人民政权,宣告郧西解放。
1947年11月30日,陈谢兵团四纵十二旅旅部进驻郧西黄云铺,开展根据地建设。郧阳城地势险峻,国民党专员公署和县政府负隅顽抗。郧县县长卢生桂派人加强城防,并在老君殿修筑工事。郧西解放前,中共郧县地下党积极搜集情报。12月12日,张鸿盛派张国荣前往郧西汇报敌情。张国荣成功穿越敌人防线,向十二旅领导详细介绍了郧县情况,共同研究攻城计划。旅党委决定在阳历年进攻郧阳。
为迷惑敌人,十二旅在郧西制造过节假象。1947年11月29日晚,三十四团和三十六团分两路向郧阳逼近。11月30日晨,三十四团击溃老君殿守敌,三十六团抵达郧阳东关,形成包围之势。守敌逃至汉江南岸,三十四团先头部队下午进入城内,郧阳解放。到1947年12月底,鄂陕边十余座重要城镇获得解放,控制了三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建立了六个县民主政府和六个独立营(县大队),基本控制了鄂陕边大部分地区。
数百英雄烈士忘我工作、因劳殒身
1947年11月,国民党郧阳第八专署派李秀山增援郧西,见败局已定,转至河夹店扎营。当晚,国民党郧西县党部书记长黄宝璋等召开会议,决定反攻县城。11月17日午夜,三十四团突袭河夹店,激战半小时,俘敌五十八名。11月19日,敌人企图偷袭县城,遭解放军炮击,逃至白河县。11月23日,旅部率部进入庙川、上津,沿途建立镇安、上关两个县政府,与敌周旋。11月30日,旅部和三十六团到达黄云铺,将党政军领导机关设在土门,这里成为陕南、鄂西北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被誉为“小延安”。残余地方武装趁机组成杠子队,自1948年元月起,全县转入清剿阶段,重建基层政权,至1949年底,杠子队基本被消灭。
在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征程中,郧阳人民与人民解放军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1947年11月,中共上关县委、县政府在成立初期,就有多位领导在与敌人的战斗中英勇牺牲。郧西县南北峰区委书记何志敬被俘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同月,羊尾区区干队队长宋廷谨在诱敌深入、掩护群众转移途中不幸牺牲。还有无数无名烈士长眠在这片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此外,郧阳地区的数万名青年积极响应号召应征入伍,数万民工则奔赴前线支援战争。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家乡的钢铁长城,为解放全中国、保卫家园作出了应有贡献。
(作者: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