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基层党建 >
党建网 > 党建工作 > 基层党建 >

安徽庐江推进流动党员“先锋出庐”工程 建功他乡 助力家乡

发表时间:2025-02-2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我常年在外,最放心不下家里85岁的老母亲,老家村党委成立孝老管家先锋队,经常反馈家人健康状况,还提供买药送医服务,给我解决了后顾之忧。”近期,在流动党员“围庐说”新春座谈会上,安徽省庐江县盛桥镇驻温州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徐太云说。

庐江县是农业大县,也是远近闻名的周瑜故里、温泉之乡、旅游大县,全县共有流动党员4340名,其中流出党员4265名。近些年来,庐江县以流动党员“先锋出庐”工程为抓手,通过异地安家、暖心筑巢、推动反哺等方式,着力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双向互找 党员安家

“有了家乡镇党委发的‘小红本’,每参加一次组织生活,社区党委就盖个‘红戳’认证,感觉挺光荣的!”罗河镇墩子村党员许叶桃在上海打拼,最近,他参加了当地的“文明前哨”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融入这个大城市。

庐江县为流出党员统一制发流动党员活动证,详细登记外出党员的姓名、所在支部、流动原因、流出地点等信息,引导流出党员持证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全程纪实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情况。为流入党员发放党员活动记录卡,鼓励他们参加本地党组织组织生活,每年年底前将流入党员参加活动情况反馈给其党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

聚焦流动党员变动快、亮身份难等问题,庐江县深入推进“安家”计划,通过微信问、入户查、行业核等方式,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双向互找”工作。落实“月核查、季汇总、年更新”信息采集制度,形成“一村一表、一镇一册、一县一库”台账。依托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流动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做到应转尽转、及时纳管、动态更新。

 

双向管理 暖心筑巢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庐江县推深做实流入地“日常管”和流出地“跟踪管”的双重管理机制,依托街道社区、产业园区、楼宇商圈等实体单位,采取单独组建、驻地共建、区域合建、商会促建、派员帮建等方式,在上海、常州、宁波等地,组建7个流动党员党委、6个党总支、85个党支部,确保每名流动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

县级依托组织部门,加强对各流动党组织的工作指导和组织保障,镇村分级成立流动党员服务站、联络站,负责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14个“暖流之家”,设置264个流动党员服务窗口,制定流动党员服务项目清单,整合公共服务、党建服务、生活服务等资源,“一站式”提供爱心帮扶、健康义诊、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

“我在庐江照顾瘫痪的老哥,回南京参加组织生活不太方便,村党委主动上门送来理论书籍,在轮椅申请、危房改造等方面也帮了我们很多,感觉党组织一直在身边。”白山镇鸡鸣村高鸣党支部流入党员张安清说。

 

双向交流 反哺家乡

庐江县驻上海流动党员党委连续6年回乡帮扶400余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去年以来,在党委书记梁郭的牵头下,帮助236名党员群众在上海就业。

利用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庐江县结合村情恳谈会、节庆联谊日等活动,实行举办一次座谈沙龙、落实一轮志愿服务、策划一番建言献策、评选一批建功先锋等“九个一”暖心举措,引导流动党员做好家乡与经济发达地区交流的桥梁纽带,支持其带领群众外出就业、返乡创业、到村任职,鼓励参与敬老爱幼、帮扶济困等公益活动。

2021年至今,在外优秀流动党员回引企业、签约“农舍经济”民宿36家,33名流动党员返乡任职,12名政治素质好、治理经验足的流入党员担任村社网格员、志愿者,在产业发展、议事协商、矛盾调处等方面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流动党员投身到推动大众民宿、产学研基地、电商直播带货等强村富民项目中来,成长为推动庐江发展的生力军。(本报通讯员 熊芬)

网站编辑:白梦洁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