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阳市揭东区实施“党建融链强链”项目 党建聚合力 产业开新局
初春时节,晨曦洒在一排排崭新的厂房和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办公楼上,一辆辆运输车满载的大型机器设备正在等待入场组装。“这是我们在揭东上马的一大项目,在五金不锈钢制造业产业链联合党委的协调帮助下,正在加快100万吨高端精密不锈钢薄板材料项目设备安装。”广东宝嘉不锈钢实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胡河生介绍说,该工程计划总投资30亿元,首期投资8亿元的项目将于3月底前建成投产。
五金不锈钢制造业是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持续壮大产业集群、释放产业效能,近些年来,揭东区深入实施“党建融链强链”项目,成立揭东区五金不锈钢制造业产业链联合党委,以优质服务推动组织联建、事务联商、人才联培、资源联享、发展联动,凝聚起产业链企业规模优势,实现产业发展共赢。
整合资源 组团出击
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五金不锈钢制造业面临着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调难、协同难、协力难”等问题,揭东区以产业链党建为突破口,组建由区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等9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党委委员的产业链联合党委,将属地、部门、企业、科研平台等资源有效整合,通过党建引领突破发展瓶颈,把企业从“单兵作战”转变为“组团出击”。
如何有效发挥产业链联合党委作用?如何构建高效的运行机制?面对产业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揭东区搭建起产业链“1+N+X+15”运行架构。通过产业链联合党委,以组织链串起“N”家已建立党组织的链上企业和“X”家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优质企业,推进链上企业党组织孵化培育,并选派党建指导员进行“点对点”联系指导。同时,在全区各镇、街道和经开区、金属城设立15个产业链联合党委联络点,加强政策、资源和力量的服务统筹,实现全链条党建一体化。
“我们联合党委注重把队伍育在‘链’上,常态化组织骨干党员进厂房,开展‘红、领、带’技术帮带行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等形式进行领学、带学。”揭东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产业链联合党委委员胡俊龙介绍。“每次参加技术帮带活动,都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平时遇到技术难点还能与大家互相探讨、共同进步。”正在厂房里参加活动的技术人员吴洁彬热情分享自身体会。
迭代创新 转型升级
从清朝乾隆年间铜匠聚集,到上个世纪慢慢打响名声的“揭阳打铜街”,再到如今畅销全国、远销海外的揭东五金不锈钢产品,当地五金不锈钢产业靠的是集聚八方的资源优势和不断迭代创新的技术工艺。联合党委充分拓展这一产业优势,通过资源共享、工艺提升、智能创新等方式,推动链上企业整体转型升级。
“虽然我们公司现有科研人员100余人,且已取得国家专利327项,但还有不少技术难关需要攻克。”广东中宝炊具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建航说。面对企业的科研需求,联合党委积极搭建平台,牵头协调企业加强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整合链上企业专家资源,集中攻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装备技术和产品,不断巩固发展揭东五金不锈钢品牌。
联合党委还将服务“智改数转”作为长期任务,引导企业赴外地开展学习考察、技术调研,通过召开“揭东区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会”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企业与揭东联通等运营厂商进行数智技术交流协作,并以揭东全区技校为主要载体,推动产教对接、校企合作,以“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技术力量。
优化服务 惠企解难
“一站式服务真的太方便啦!”在联合党委党群服务中心,刚刚办完融资产品业务的揭阳市铭创不锈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江耿冰由衷感叹。为真正把便企惠企服务落到实处,联合党委打造了11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其中设立有办事大厅、产品展示厅、读书阅览室、流动党员报告处和创业孵化中心、培训中心等,为企业开展业务代办服务和提供交流洽谈、教育培训等多功能党建阵地。
“服务企业发展是我们联合党委最重要的任务,大家有什么需求都可以直接跟我们反映。”在企业发展座谈会上,揭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产业链联合党委书记林仕玮对企业负责人说。联合党委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原则,多次以召开企业发展座谈会、收集“需求清单”等形式了解企业需求,先后举办融资供需对接会、政金企金融对接会和企业发展专题培训班等,通过银税数据直连、畅通融资通道等方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
不仅如此,联合党委成员单位还联同区财政、政数等部门梳理出“党建惠链”政策21条,全力做好政策扶持项目和助企惠企政策落实。各职能部门通过选派金融、金税、普法、红盾“四类委员”作为助企服务员,进驻企业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保姆式”服务,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生活中的堵点难点,让企业降低再投入成本、安心生产发展。(本报通讯员 江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