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市红色网络微短剧剧本大赛圆满收官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进一步传播弘扬上海红色文化,助力城市软实力建设,上海于2024年8月全面启动了首届红色网络微短剧剧本大赛,并于近日圆满收官。
首届上海市红色网络微短剧剧本大赛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明办、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市委党史研究室等主办,市国防教育协会、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等承办。同时还得到了共青团上海戏剧学院委员会、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阅文集团、上海七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协办支持。
赛事充分利用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的众多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红色文化内容创作生产,挖掘一批优秀红色网络微短剧剧本和优秀红色网络微短剧创作者,力图以小切口讲好大主题,用小体量呈现城市精神鲜明底色,创作“微”而精、“短”而美、“剧”有品质的剧本,有效传播推动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构筑起城市精神的鲜明底色。
自去年8月启动以来,赛事吸引了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间文化团体以及各行各业剧本创作人员和爱好者的关注,共收到来自全国的微短剧剧本投稿217篇。12位专家组成的初审评审团,围绕作品主题内容与价值导向、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整体结构、语言与细节以及创意表达等多个维度打分,最终甄选出22篇佳作进入终审环节。
在终审环节,作品《女校风云》和《侯绍裘:星耀云间》得到了终审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本届赛事最佳原创剧本一等奖的殊荣。作品《一号机密》、《墨云惊鸿》、《上海红色电波》获得二等奖。作品《铁血芬芳--沪东巾帼英雄王根英传》、《小红花》、《薪火·1920》获得三等奖。作品《超时空密信》和《魂穿1945,我印刷了第一代人民币》获得了最佳创意剧本奖项。此外,《红色申城》等其他12篇作品被评为本届赛事的优秀原创剧本。
据悉,根据首届上海市红色网络微短剧剧本大赛的未来规划,主办方和专家评审团将选择终审环节名单中的若干参赛剧本作为最终拍摄剧本,并由专业团队进行剧本影视化拍摄,最终成片将在相关媒体平台进行播放,用故事书写红色,以剧作歌颂先烈。(供稿:上海市文明办 文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