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枣强:坚持“三个三”推进非公党建高质量发展
中共枣强县委社会工作部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持续开展“红色引擎”工程,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坚持“三个引领”“三个融合”“三项举措”,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县、美丽枣强贡献力量。
强化“三个引领”,把准非公党建正确方向。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在全县民营企业中全面推行“党建入章”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二是强化组织引领。县委两新工委依托市监局、民政局分别成立非公企业党委、社会组织党委,配强人员、明确职责、健全机制,不断提升“两个覆盖”质量。针对不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成立群团组织推动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三是强化队伍引领。建强“三支队伍”,特别是从退出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中选派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政策的干部,到民营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当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战斗员”“参谋员”“联络员”,为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推进“三个融合”,创新党建促发展联动模式。一是“党建+传统产业”增强县域特色产业“聚合力”。恒润集团作为复合材料的龙头企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塑魂+现代管理+社会担当”四位一体发展思路,依托恒润复合材料研究院,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将组织生活与企业经营、文化活动有效结合。通过经常性承办教育培训、政策宣讲、信息交流、产品推介等活动,辐射带动复合材料产业内部与皮毛行业、智能装备制造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二是“党建+阵地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新众业·河北空调工程安装有限公司投资建成中国空调博物馆5号党建馆,搭建起集产教研学用多功能于一体的党建示范基地,将党建和社会责任有效嵌入企业治理,实现品牌塑造力、社会影响力、企业竞争力综合提升。三是“党建+传统文化”增加民营企业发展“牵引力”。着力打造菜鸟物流有限公司和探花阁有限公司联合党支部,将党建与菜鸟物流书画院和探花阁传统建筑技艺馆有效融合,把企业家精神、传统文化的渗透力转化为企业文化构建的内在动力。
聚力“三项举措”,提升非公党建工作实效。一是多方联动推动党群共建。在两新组织中加强“工青妇”群团组织建设,构建“共建互促、优势互补、党群工作一体化”工作格局。目前,在全县两新组织中已建立工会组织160个,共青团组织、妇联组织各177个。二是筑巢引凤打造人才新高地。以特色产业“聚才”,坚持成员高端化、学术专业化、作用权威化、形式多样化、活动常态化,组建产业协会,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以研发平台“筑巢”,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以制度环境“引凤”,开展“枣强学子”回归行动,累计吸引1600余名人才返乡就业。三是创新模式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坚持“党员流向哪里、集中在哪里,党组织就设置在哪里”,在浙江崇福建立大营崇福皮毛商会党支部,并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微信群等方式进行互动服务和工作指导,引领流动党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流动党员“离乡离土不离党、隔山隔水不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