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式方法 深化理论武装
山东省临沂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实施理论武装铸魂工程,健全学习、研究、宣传工作体系,探索出一条全覆盖、分众式、重实效、常态化的理论武装工作路径,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沂蒙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学思践悟,抓实理论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全面学习和重点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努力提高学习实效。”为增强理论学习质效,临沂市坚持分类施教,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层面实行“三位一体”机制。为解决学用脱节、转化不够的问题,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推行学习、调研、工作“三位一体”机制。学习方面,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每年梳理12至15个重点学习专题,中心组成员结合分管工作主动认领,做到学有目的、学有目标、学有重点;调研方面,聚焦认领的专题,中心组成员以小切口开展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在集体学习时进行交流研讨,进一步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工作方面,将学习获得的启发、调研发现的问题、研讨达成的共识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结合实际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形成从理论学习到工作实践的完整链条。在基层党组织层面开展“讲故事、学理论”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系列采访实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成长、学习、工作的故事,学出对领袖的热爱、对党性的认识、对理论的理解。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广泛组建“讲故事、学理论”宣讲团,组织领导干部带头讲、宣讲骨干示范讲、普通党员轮流讲,以讲促思、以讲带学,将故事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实践。在职能部门层面部署“学悟见创”活动。坚持干什么、学什么,指导各级职能部门开展“学理论、悟思想、见行动、创一流”活动,深钻细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建立工作台账,对标学习贯彻。通过开展轮流述学、专业测试、知识竞赛等方式,进一步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凝聚合力,在比学赶超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突出转化应用,抓深研究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研究深、阐释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得令人信服”。临沂市不断提升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深刻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
紧扣主题推进学理化研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成立临沂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本地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机构等研究力量,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在社科规划中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临沂的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等重点课题,在市级媒体开设“理响临沂”理论专版,在“学习强国”临沂学习平台设置理论专栏,搭建学术交流和成果传播平台,全面展示党的创新理论的临沂实践。围绕大局推进对策性研究。大力实施“三个转向”,即社科中心工作向加强新型智库建设转向、社科研究向对策性应用研究转向、对策研究向改革发展重点工作转向。聚焦“量质齐升、万亿工业”、商城国际化数字化、乡村振兴“沂蒙好例”等全市中心工作,创新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推动研究机构和职能部门联合攻关。发挥优势推进特色化研究。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连续8年设立沂蒙精神研究专项课题,先后举办或承办各层级沂蒙精神理论研讨会、社科论坛、红色文化论坛等学术活动,推出《沂蒙精神的地域文化渊源研究》等专著,为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立荀子研究院,组织编写《荀子》(注音本)、《荀子》(简注本),连续举办书法文化、兵学文化、诸葛亮文化等交流活动,积极推进特色地域文化研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高地。
注重平实务实,抓活宣传宣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着眼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为群众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临沂市自2018年起部署开展“七讲七进”基层宣讲活动,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关于“谁来讲”。通过党员干部中推荐一批、专家教授中选聘一批、先模典型中吸纳一批、宣讲比赛中选拔一批、基层能人中培养一批,构建起包含900多名宣讲骨干、168支宣讲(团)队、12600余名基层宣讲员,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上下贯通、能讲会说的宣讲生力军。关于“讲什么”。突出讲理论、讲政策、讲文明、讲文化、讲道德、讲中国梦、讲沂蒙精神7项内容。宣讲内容充分贴近实际,注重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用身边人身边事回应群众关切,及时解疑释惑。关于“在哪讲”。聚焦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地、进网络7大领域,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是宣讲的前沿阵地,时时都是宣讲良机、处处都是宣讲舞台。关于“怎么讲”。在传统宣讲基础上,积极探索运用“宣讲+文艺”“宣讲+融媒”等方式。举办“沂河之夜”小戏小剧展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音乐思政课,拍摄《追梦人》《永远的19岁》等宣讲微视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接受,一系列沉浸式、互动性、轻量化的理论宣讲,一经推出就迅速引发共情共鸣。
(责任编辑: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