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支部建设 为党为国育才
李储信
2023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向公安英烈的家人致以问候。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不仅是对公安英烈子女的莫大鼓舞,也是公安院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行动指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目标,不断加强党支部建设,创新方式方法,着力锻造“忠诚可靠、本领过硬”的预备警官队伍。
探索三步学习模式,夯实理论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创新理论武装的方式方法,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武装和实践运用相结合、强党性和增本领相结合。交通管理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创新理论学习方式方法,探索出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学生党员“读经典、讲经典、践经典”的三步理论学习模式。
第一步,聘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知名专家深入学生群体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定期召开青年党员读书会。学生们通过原原本本学原文、真真切切悟原理,不断提升理论水平。第二步,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党员讲党课”“预备警官讲思政”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党员角色转变,从学习者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第三步,党支部与公安一线党支部结对学习。利用学生实习机会,聘请实习地公安优秀党员干部担任“警师”,带领学生感受党的创新理论在公安工作中的实践力量,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伟力,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实际成效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用好三个教学课堂,强化政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交通管理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立足公安院校特色,深挖思政育人资源,通过“三个课堂”构建特色教育体系,推进党建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师生政治觉悟、增强政治能力、强化政治担当。
一是提升干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巩固完善思政“第一课堂”。一方面,党支部书记每季度给全体党员讲授专题党课,扎实推进人民公安发展史的教学研究,努力实现党课内容创新。另一方面,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担任,同步落实《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师党员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深挖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思政元素,结合公安实战,培育公安新质战斗力,全面锻造兼具政治定力与专业能力的新型警务人才。二是深入挖掘公安思政教学资源,用好用活思政“第二课堂”。党支部依托警察博物馆、公安廉政教育基地等场馆,开展实践教学,身临其境地感知党带领人民不断奋进的历史征程,提升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公安英模资料整理、场馆志愿宣讲以及走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学习活动,拓展公安思政教育资源,强化思政“第二课堂”育人作用。三是丰富网络思政教育具体内容,拓展创新思政“第三课堂”。党支部探索“互联网+思政”新模式,拓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思政“第三课堂”,鼓励学生收集公安思政教育素材,创作英模主题微视频等融媒体作品,讲述英雄故事、弘扬英模精神,利用公安特色网络传播矩阵,打造思政教育品牌。
做强三个育人载体,提升育人效能
努力练就报国为民的过硬本领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交通管理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坚持多措并举,做强三个育人载体,推进党建与思政教育、学科建设、公安实战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锤炼学生的实战本领。
一是依托党建交流平台,发挥榜样育人作用。党支部依托校局联合党建平台,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联学联建活动,持续开展“公安英模进支部”“优秀校友回支部”等特色活动。通过事迹报告会等形式,邀请英模分享从警经历,用忠诚信仰和使命担当生动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通过榜样故事浸润,引导学警深植为民服务理念,坚定从警初心,锻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品格。二是营造特色育人环境,加强文化育人效果。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沃土。打造崇尚公安英模精神的校园文化,发挥其滋养心灵、塑造人格的作用是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党支部充分依托校史馆、院史馆等育人载体,组织参加清明祭奠英烈、英模表彰仪式等活动,挖掘公安英模校友的事迹,在学生宿舍、党务活动中心等区域,以主题展板、事迹短片等形式,展示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形象,培育“崇尚英模、争当先锋”的警营文化,深化文化育人实效。三是聚焦公安实战需求,提升学科育人质量。党支部选聘青年骨干教师与实战民警担任学生科研导师,深入实施“师生结对帮扶”“党员一对一”等工作方案,组建交通管理工程等专业优势领域实战型科研团队,围绕智能交通、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开展联合攻关,解决警务实战问题,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级学科竞赛,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深化“校局共建”协同育人模式,通过与属地公安机关“同城共建”、交警部门“结对共建”,完善“教学研练战一体化”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