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加强理论宣讲工作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发表时间:2025-02-05 来源:2025年第2期《党建》杂志

刘 军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立足自身实际,充分整合资源,积极创新理论宣讲方式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建强队伍,让理论宣讲更具吸引力、感染力

海港区着力加强理论宣讲人才队伍建设,分类打造了“草根”宣讲团、文艺轻骑兵宣讲团、道德模范宣讲团、巾帼宣讲团4支特色宣讲队伍,不断讲活、讲透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百姓故事。

“草根”宣讲团突出通俗化阐释。针对基层理论宣讲面临的群众听不懂、听不进、不爱听等问题,海港区于2012年成立了“草根”宣讲团,由社会各行各业的“草根”宣讲员组成,他们以朴素情感为纽带,以身边故事为载体,以面对面讲述为表现方式,坚持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小场景展现大情怀,以心灵触及心灵、以情感触动情感,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宣讲的热情,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文艺轻骑兵宣讲团突出艺术化呈现。文艺轻骑兵宣讲团由海港经济开发区、镇、街道的19支特色文艺宣讲队伍组成,用戏剧、歌舞、大鼓、诗词、情景剧、小品等多种文艺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让广大群众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在愉悦中学习。比如,海港区海港镇评腔文艺宣演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编制快板《党的二十大指航程》、戏曲《区委书记下乡到咱家》、评剧《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原创文艺节目,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道德模范宣讲团突出示范性引领。道德模范宣讲团由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以及省、市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人物组成,他们采取报告会、座谈会、宣讲会、故事会等形式,生动讲述群众身边榜样人物的感人事迹。巾帼宣讲团突出凝聚“她”力量。巾帼宣讲团由政治素质强、工作作风实、表达能力好、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女性代表、优秀巾帼志愿者等组成,她们面向基层群众特别是女性群体,以“宣讲+报告会”“宣讲+座谈会”“宣讲+故事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宣讲。

 

创新形式,让理论宣讲更具亲和力、说服力

海港区紧密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创新形式、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接地气的“鲜活”宣讲,让理论宣讲更好地聚人气、润民心。

“对象化”宣讲。坚持在接地气、添活力上下功夫,面向不同宣讲对象采取不同的宣讲方式,实现宣讲效果最大化。例如,海港区巾帼宣讲团团长、天洋新城社区党委书记根据自身工作学习经历,结合社区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为辖区干部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让社区群众深切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草根”宣讲团宣讲员针对军工里小区环境差等问题,向居民宣讲环境保护知识、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推动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小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体验式”宣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现场参观、实地体验等方式开展宣讲。例如,在海港区东华里小学,宣讲员围绕绿色低碳发展,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向同学们讲述各地推动绿色发展的创新举措,并通过播放视频、模拟垃圾分类情景等形式,向同学们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互动化”宣讲。采用谈心交流、你问我答等形式,面对面把理论讲透、心贴心把政策说清,在互动与沟通中倾听民声、收集民意、赢得民心。例如,海港区“草根”宣讲团成员在河东街道煤港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学习亭,以互动化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围绕共同富裕这一主题,结合自身感受说变化、谈体会,将单向灌输式宣讲转变为双向互动式宣讲。“菜单化”宣讲。接受群众“点餐”,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量身定制”宣讲内容,实现由“我说什么你听什么”到“你要什么我讲什么”的转变。例如,河东街道工人南里第二社区推出群众点单服务模式,群众在网格微信群点单,由社区进行统一派单,宣讲员接单后与群众面对面进行互动交流,结合群众需要精准化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党的方针政策。

 

拓展阵地,让理论宣讲更具影响力、感召力

海港区坚持群众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党的声音就传递到哪里,积极拓展宣讲阵地,让理论宣讲在基层不断走深走实。

因地制宜,方便群众参与。坚持理论宣讲聚焦人民、服务群众,把党的创新理论、国家惠民政策等送到村居街头、田间地头、车间码头,送进广大群众的心坎里。例如,海阳镇道德模范宣讲团成员在海阳镇栗园村村民广场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文化路街道海建里社区“草根”宣讲团宣讲员在小区“民心亭”,以“拉家常”形式进行理论宣讲。在线直播,打破时空限制。积极探索线上宣讲新形式,让理论宣讲“小课堂”由“一时一地”变为“随时随地”。例如,东环路街道充分利用“东环e家”头条号、东安里社区“温馨之声”红色电台等新媒体平台,开设“东环领读者”线上宣讲专栏,充分吸纳百姓名嘴、身边榜样、辖区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加入,让理论宣讲“朋友圈”越来越大;白塔岭街道开设红色直播间,“草根”宣讲团成员定期进行宣讲直播,实现群众随时随地学理论、悟思想。建立基地,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海港区在3个村、3个社区、2家企业、2个文化名家工作室组建了首批理论学习实践转化基地,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与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深入感受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例如,东环路街道东环里社区理论学习实践转化基地开设“红色课堂”,定期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港城大街街道建兴里社区理论学习实践转化基地举办“党群携手庆华诞,邻里同心共高歌”文艺宣讲活动,以多种艺术形式将理论与文艺、政策与实际有机结合,生动讲解党的创新理论。

(作者系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赵瑞熙)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