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从磨难中奋起的强大动力
马先睿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多次发生大地震: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区相继发生里氏6.8级和7.2级大地震、1976年7月河北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等。2008年5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这场极其惨烈的自然灾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争分夺秒展开救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不仅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也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仅经受住了灾难带来的各种考验,也在经历磨难中凝聚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磅礴伟力。
形成背景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绵竹汉旺广场上的塔钟永远定格了一场历史罕见的灾难。从震中映秀到汶川北川青川,断裂带绵延300多公里,重灾区10万平方公里,山崩地裂,山河破碎,房屋倒塌,道路阻断,满目疮痍,数十万同胞被掩埋在垮塌的山体和废墟之中……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成千上万的同胞妻离子散、骨肉分离、天人永隔。灾难,震裂四川、震撼中国、震惊世界。
这场里氏8.0级特大地震,是新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在第一时间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倾力支持下,一场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迅速展开。高扬的党旗下,各级党组织勇敢担当、抢险救灾,成为引领群众的坚强堡垒;十几万子弟兵千里跃进,用血肉之躯筑起救民危难的钢铁长城;白衣天使与时间赛跑,在废墟瓦砾间点燃绝处逢生的希望之光;爱心人士驰援灾区,用心手相牵汇聚成战胜特大灾难的无穷力量。
与时间赛跑,与死亡竞速。8.4万多名群众从废墟中被抢救出来,149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1510万名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汶川抢险救灾的惊心时刻,见证了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共同抗击灾害风险的顽强与坚韧。此后,在同自然灾害的艰苦搏斗中,在抗震救灾重建的豪迈进程中,我们党和人民在抢救生命、重建家园、振兴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地震灾难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进程中,抗震救灾精神逐渐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深刻内涵
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展示了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再现。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面对大灾大难考验时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地震灾害面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以灾情为最高命令、以救灾为神圣使命,紧急行动,无私奉献,凝聚起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中,留下了数之不尽的感人事迹:谭千秋张开双臂为学生撑起一方安全地带,用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师魂;“警察妈妈”蒋晓娟顾不上哺育家里刚满半岁的孩子,主动为灾区襁褓中的婴儿哺乳……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在历次抗击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无不彰显着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强大力量。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是面对大灾大难考验时不怕牺牲、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信中断,道路、桥梁、房屋倒塌无数。接连发生的余震,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在危急时刻、险情面前,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感天动地:15名空降兵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从5000米高空空降震中地带,打开空中救援通道;特级飞行员邱光华不顾家中严重受灾,主动请战飞赴重灾区,在执行任务返航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无数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冲锋在前,用生命扛起使命,用生命守护生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勇于担当作为,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不仅是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人民在面对灾难时展现出的超人勇气和大无畏精神的鲜明体现。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面对大灾大难考验时生命至上、科学担当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抗震救灾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当务之急是救人”。在党旗的指引下,人民军队赴汤蹈火、抢救伤员;白衣战士救死扶伤、全力救治;党员干部冲锋陷阵、进行搜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救灾,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建立起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科学工作机制,极大提高了抗震救灾的效率。坚持“科学重建、民生优先”原则,注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成功破解了大力度抢救生命、大数量应急安置、大范围防病防疫、大规模恢复重建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这种对生命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崇,是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迈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推动力量。
时代价值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战胜磨难、创造奇迹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紧要关头、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以抗震救灾斗争主心骨的担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的生死营救。党旗飘扬处,是铮铮铁骨的意志筑起的救灾堡垒;党员所在处,是覆海移山的救援力量燃起的生命曙光。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汶川县映秀镇的土地。他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强调,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大部署下,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回首百余年征程,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各种磨难和挫折中成长,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进一步壮大。一个善于从灾难中总结和汲取经验的先进政党,必定日益坚强、不可战胜,必定能够带领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的:“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凝聚起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多难兴邦,共克时艰。在一次次地震灾难中,抗震救灾精神不断升华,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困难面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面对抗震救灾的严峻考验,广大军民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奔赴,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这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勇气,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勇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越是艰险越向前,越要鼓起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气神。鼓起不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万众一心汇聚起不断进步的强大力量,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世界奇迹。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凝结成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生命共同体,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促使我们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灾于前,要将防灾关口前置,预先梳理薄弱点、排查风险点、解决隐患点,不断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在自然灾害面前赢得主动。防灾减灾救灾,就是在同时间赛跑。我们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时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全力打赢这场硬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挖掘、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01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纪)
网站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