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理论微宣讲 建好“四个故宫”

发表时间:2024-11-04 来源:2024年第11期《党建》杂志
建好“四个故宫”
 
张 蕊
 
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的故宫,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故宫人的神圣使命和共同责任。
 
在故宫,我们都是保护者。故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拥有1050座文物建筑、9000多间房屋。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酷暑严寒,故宫人永远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每一处古建筑都要精心保护,防护、监测、巡查、保护、修缮有条不紊。上城墙、下水沟、钻顶棚是古建筑保护人员的必备技能。每一件文物都要小心保管,保管员要做到态度认真、账目清晰、操作谨慎,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件文物都要悉心保养,文物保护人员既要熟悉材质工艺,也要了解保存环境;既要修复现有病害,也要预防新的损伤。故宫人不断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着力构建保护体系,夯实“平安故宫”基础,守护好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故宫,我们都是研究者。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需要有扎实的学术研究作为基础,讲述历史背景和多元价值需要研究,挖掘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需要研究,修缮古建筑和修复文物也需要研究。一种修缮材料的调配可能需要尝试几十个配方、一块文物说明牌可能需要查阅上百条档案、一件文物的修复可能需要上千个分析数据……故宫人深耕于整体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学术研究,努力将成果转化为遗产保护的科学依据、展览策划的丰富内容和文化产品的艺术创意。故宫人在打造开放包容的“学术故宫”的过程中,加强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阐释,充分发掘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和水平。
 
在故宫,我们都是弄潮者。故宫人坚持数字化保护,积极推进文物基础信息采集,积累了海量二维和三维数据。小巧别致的宫殿空间、质地脆弱的文物珍品……都可以用数字化方式展示出来。在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内,参观者可以俯瞰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打开数字多宝阁可以“把玩”精美绝伦的国宝,走进VR剧场可以体验虚拟世界的奇思妙想。故宫人在智能高效的“数字故宫”里实现文物的永久保存和永续传承,也为文物插上数字科技的翅膀,让更多人了解故宫、研究故宫。
 
在故宫,我们都是创新者。故宫人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打造“活力故宫”,通过充分挖掘文物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展览展示活动、文化创意产品、新媒体展示方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活起来。“何以中国”“茶文化特展”等一系列高品质展览,《国家宝藏》等多个文博类综艺节目,纪录片《紫禁城》……为优秀文化供给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202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我们故宫人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加强故宫文化遗产保护,持续深化“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建设,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保护好、传承好故宫这座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故宫珍藏唐卡现状调研与保护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3VJXG04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文保修复部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张纪)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