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磨难中奋起——抗震救灾精神背后的几个瞬间
新华社四川分社
有一种力量,使山川动容;有一种精神,用生命书写。
2008年5月12日,8.0级汶川大地震骤然发生。大地震动,山川易位。在四川省,近7万人丧生,近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巨大的自然灾害带给了全国人民巨大的悲痛。一时间,山河失色,举国同悲。
灾难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儿女展开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孕育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如今,回首那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瞬间,我们便更加拥有了奋发进取、砥砺前行的动力与信心,也定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续写新的辉煌。
撑起一片天
地震时,身处北川大山深处的陈家坝乡(现陈家坝镇)党委书记赵海清冒着滚滚尘烟冲出来,只见乡政府所在的龙湾村已被夷为平地。此时,心急如焚的他扯着嗓子喊出第一句话:“是党员干部的全部站出来!”
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十五个……所有活着的党员干部,没有一人临阵脱逃。他们齐心协力,先救起了乡小学校大部分幸存的孩子,又翻山越岭赶到大山另一边的村庄抢救伤员、转移群众。老弱伤残无法行走,又山路难行背不起,他们就把人捆在身上,从山上往下爬,一爬就是十几个小时,从清晨爬到夕阳西沉。
赵海清忘不了那个傍晚,乡派出所警车上的收音机忽然有了信号,他们终于听到了如母亲般的党和政府的声音,听到了救援的“千军万马”向灾区挺进的消息,听到了救灾物资正源源不断向灾区调拨的喜讯……尔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哭了。
谈起救灾经过,赵海清讲了许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故事,却只字没有提到他的家人,直到有人轻轻问了一句,他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嘴唇张了张,一声哽咽,泪如雨下。
地震后,赵海清多想赶回去,哪怕给妻儿、给父母伸出一只臂膀。然而,他心里很清楚,危难时刻,陈家坝乡一万多名干部群众更需要一个带头顶事的人,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赵海清默默地把所有不安、痛苦的猜测统统压在心底,甚至不愿想、不愿打听……直到他从朋友打来的电话里得知妻子重伤住院,儿子和父母全部遇难。
那个晚上,赵海清在月色中悄悄爬上一块岩石,面朝北川的方向跪下,给死去的父母重重地叩了三个头,又双手捧起存有儿子照片的手机,失声痛哭……
像这样的故事,在地震灾区有很多很多;像赵海清这样的党员干部,在灾难来临时有很多很多。
灾难来临,一个个“军令状”,一句句“我先上”,无不彰显着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在大地震灾害面前,无数党员干部、无数人民群众舍小家为大家,凝结成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生命共同体,凝聚成团结拼搏的强大力量。
惊天一跳
汶川大地震后,群山崩塌,满目疮痍。震中汶川、极重灾区茂县等成为“孤岛”,道路断绝,灾情不明。
从大地开始震动的那一刻起,人民子弟兵就做好了向震中挺进的准备。
2008年5月14日,已是大地震后的第三天。此时,救援部队仍无法从地面突破至“孤岛”茂县,但一架飞机已经飞临茂县上空。
这架飞机上搭载的,是一支空降兵部队。这支队伍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可以通过机降和伞降的方式迅速向灾区投送兵力。然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地——龙门山区,多处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莽莽大山,这里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如果贸然空降,等待战士们的很可能是牺牲。
但是,为了尽快探清灾情、火速展开救援,飞机上的15名勇士二话没说,只是整了整装备,便在白茫茫一片云雾中毅然向灾区跳了下去!
“你看,那是什么?”地面上,已受困两天两夜的灾区群众,突然发现了天空中飘荡的朵朵伞花:“是解放军!是解放军来救我们了!”
成功伞降的15名空降兵着陆后,迅速与茂县县委、县政府取得联系,于当日15时许第一次传出了茂县的灾情。
这是一份拯救了无数生命的关键信息:根据县政府的统计和小分队的了解,目前茂县有105000人受灾,死亡95人,伤836人,失踪92人。伤者中有56人是重伤,急需转移治疗。当地两个水电站损毁严重,有决堤的危险,现在当地政府和空降分队正在组织群众转移……
这一跳,打通了“孤岛”与外界的联系,让无数生命看到了曙光!
获取灾情信息后,救援者们争分夺秒制定出一套救援计划,在附近道路完全被毁的情况下昼夜抢工,以最快速度迂回抢出一条新的生命通道,受困群众得以安全转移。
坚强是战胜磨难的利器,勇气是创造奇迹的支撑。面对灾难,广大军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生死较量不战栗,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去,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这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勇气,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的重要精神支柱。
百姓应无恙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原本稳定的地质结构,留下一个个高悬在人们头顶的堰塞湖,次生灾害不断,危机四伏。
如何才能战胜这持续不断、此起彼伏的灾害链?唯有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大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是一个超过2亿立方米库容的“悬湖”,在下游绵阳等城市上空“悬吊”,成为当地百万群众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大家多么希望堰塞湖的水流得快些、再快些……
危险一触即发之际,水利、地质、地震、气象、武警水电部队等全国顶尖技术力量迅速集结,勇敢地站了出来!
2008年6月8日5时30分,天色还是一片灰蒙,唐家山堰塞湖上便已机声隆隆。武警水电部队的官兵驾驶着20多台大型机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这天上午,水利部专家组也派出多位专家赴唐家山堰塞湖进行实地勘测。随后,地质专家们乘坐直升机携带钻探设备飞抵坝顶,在大坝上选好8个探测点,对地质结构进行钻探,以进一步确认坝体的地质结构,进一步掌握坝体的地质构造,在已有水文水情观测、降雨观测等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设备实时掌握坝体位移情况。
每天三次会商、不眠不休制定抢险方案、高科技设备从八方运抵……这是一次人们盼望已久的安全泄洪,这是一次以群众安危为己任的科学泄洪,这是一次让130多万绵阳人民从恐慌、焦虑恢复到平复、理解的“温暖”泄洪。
2008年6月10日,被堰塞体阻隔了整整29天的洪水被精准释放,以排山倒海之势顺利通过绵阳——悬在下游人民头上的这颗巨型“炸弹”被成功拆除!
目前,我国已组建起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正在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儿女和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这种对生命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崇,是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的重要推动力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许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王碧薇)
网站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