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理论微宣讲 走向世界的“面人郎”

发表时间:2024-10-08 来源:2024年第10期《党建》杂志

走向世界的“面人郎”

 

大家好,我叫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的第三代传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很多人不理解,北大毕业了还去捏面人?我可以真诚地告诉大家,我到北大学习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捏面人,更好地传承这门技艺,并把它推广到全世界。

“面人郎”的称号是人民群众赋予我爷爷郎绍安的,他曾把面人带到国内外的外交舞台上,冰心先生还曾写过一篇文章,就叫作《“面人郎”访问记》。小时候在语文课上,老师让大家用“举世闻名”造句,不善在课堂上发言的我,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勇气,站起来就说:“我要像我的爷爷郎绍安一样,让‘面人郎’举世闻名。”说罢,安静的教室爆发出一阵刺耳的笑声,我红着脸坐下了,听到自己的心脏怦怦地跳。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曾经声名远扬的北京“面人郎”,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要让更多的人知道“面人郎”。12岁的时候,我已经可以独立创作出很完整的作品了。17岁那年,我决心不仅要精进手艺,还要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在将来超越我的父亲、我的爷爷,把这门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要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北京“面人郎”,我首先思考的是,到底什么样的作品才最能打动人、感染人。我觉得,面人也不是只能捏八仙过海、捏西游记,它可以与飞速发展的时代接轨,表达我在新时代中的真情实感,从而触动大家的心灵。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艺术,我把这些作品发到了网上,把创作的过程展现给大家。令我惊喜的是,居然有很多年轻人喜欢我捏的面人,他们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我想他们不仅是我的粉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粉丝。

202225日,我作为青年非遗传承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外国元首展示面塑作品与技艺。记得当时,我还邀请了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一起合作了面塑版冰墩墩,他亲手完成了冰墩墩的眼睛,欣喜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又说:“你能帮我个忙吗?因为我家有一对双胞胎,要是我只带一个回去,就不好交代了。”听完亲王的这番话,我和现场的工作人员都会心地笑了。

更令我开心的是,面塑的手艺再次走出了国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了世界。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我作为北京市文旅局访问团的一员来到法国巴黎展演面塑技艺。一位法国女士被展台上《贵妃醉酒》的面塑所吸引,还专门问我可否与我和作品合影。看到她对我们的面人这样爱不释手,我便将作品包装好送给了她。她十分欣喜,拉着我的手说:“非常感谢!我一定会让我的儿子回家的时候看这件作品!噢!忘了告诉你,他是法国的总统马克龙。”我连忙说:“谢谢您喜欢我们的作品!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像我这样的手艺人还有很多。”

从儿时想要创作出让爸爸满意的作品,到少年时期想要更多人了解传统技艺,再到今天向世界推广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把爱好干成了事业,我对这份事业充满了爱。

经常有朋友会问我,面人到底可以保存多久?目前在我家中“年纪”最大的作品,是爷爷郎绍安在1930年创作的《司马光砸缸》,至今已经有94年了。我想,虽然作品可能没法逃脱客观规律最终消殒,但北京“面人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会永远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供稿单位:北京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武淳)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