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戈壁明珠”日月新 百花盛开幸福长

发表时间:2024-10-08 来源:2024年第10期《党建》杂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宣传部

 

1950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的将士们进驻茫茫戈壁,拉开了屯垦戍边的序幕。70余年来,这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换防、永不转业的特殊部队默默坚守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在这片亘古荒原上建起了一座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她,就是被喻为“戈壁明珠”的“共和国军垦名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

20227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石河子市并作出重要指示。当前,石河子市上下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地生根。

 

兵团精神传承地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形容石河子,那么她定是一抹耀眼的红。军垦文化、兵团精神,这些独特的红色基因铸就了石河子市军垦名城的魅力。

从军垦战士拉动戈壁荒原的第一犁开始,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石河子人不懈奋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成为石河子人始终不变的底色。

“天山脚下创伟业、戈壁荒滩建新城。”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五湖四海的支边青年纷纷来到石河子,他们与新疆各族群众共同生活、共同奋斗,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在这里交织相融,形成了具有石河子特色的军垦文化、红色文化,如甘霖般滋养着这方热土。

小城虽小,却藏龙卧虎:这里有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石河子大学,还有兵团直属综合性科研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诗人艾青在石河子度过了他难忘的人生岁月,诗人杨牧在这里以军垦生活为题材创作了400万字的诗集。2017年,石河子市被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的称号,成为西北五省区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文化源自生活,又扎根于人民。近年来,石河子市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认真履行兵团先进文化示范区功能,充分发挥红色军垦文化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2023年,石河子市正式启动诗歌“诵读工程”,将“诗歌之城”建设作为军垦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登舞台、唱主角,形成“周有活动、月有展示、季有演出、年有大赛”的浓厚氛围……70余年来,文化建设已成为石河子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兵团实力展示地

有人说,石河子是一座犁尖上的城市,军垦第一犁雕像那拼尽全力拉动的姿态,是石河子人永远的记忆。这一犁,让这座城市迈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第一步;这一犁,让这座城市勇往直前,成为新中国军垦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北纬42度以北地区,曾被农业专家视为“植棉禁区”,但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军垦人硬是在这片荒原上种出了第一块棉花地。时光流转,岁月不居。如今,利用采棉机、北斗导航、无人机等先进技术,石河子垦区棉花种植面积达300多万亩、年总产60多万吨,产量占全国的1/10。通过推广使用高新技术,石河子生产的葡萄、西甜瓜远销疆外,鲜食葡萄也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农产品品牌名单。

1949年,刚刚解放的新疆,工业总产值不足1亿元。为改变新疆经济的落后面貌,军垦战士节衣缩食,创办了新疆的第一批现代工业企业,纺出了新疆的第一缕纱,织出了新疆的第一匹布,榨出了新疆的第一块方糖,这片年轻的土地从此翻开了经济腾飞的崭新篇章。

作为兵团实力的展示地,石河子市挺起了发展兵团经济的脊梁:石河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羽翼已丰,正在朝着打造兵团首个“千亿级园区”方向前进;这里培育起以化工、新材料、纺织、食品等为支柱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建立起以棉花、酿酒葡萄、番茄等为主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创新打造出“军垦1949”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如今,石河子市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牵引,以能源和产业“双线”绿色转型为抓手,持续推动支柱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迈进,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奋进新时代,扬帆再出发。回首过去,石河子市这座凝结着四代军垦人创业激情的城市,伴随着共和国繁荣昌盛的逐梦脚步一路走来;展望未来,石河子市必将牢记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在新征程上继续昂首阔步,不断再创辉煌!

(执笔人:张银平)

(责任编辑:王碧薇)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