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向第38届非洲联盟峰会致贺电引发非洲各界热烈反响
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第38届非洲联盟峰会,回顾过去一年中非关系新进展,强调愿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一道,推动落实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六大主张和“十大伙伴行动”,以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造福28亿多中非人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非洲各界人士表示,非中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在各领域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习近平主席的贺电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对非中关系的未来充满信心。”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学教授纳迪娅·希勒米表示,中国长期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从埃及的新行政首都到东非的铁路网络,都体现了合作的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同时,在农业、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中国的经验和技术正在助力非洲发展。
阿尔及利亚丝路新闻网站总编辑阿卜杜·卡迪尔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贺电充分展现了中国领导人对发展非中关系的高度重视。“中国帮助非洲修公路、建机场、铺铁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阿卜杜·卡迪尔说,“双方在农业、卫生、科技等领域也展开深度合作,助力非洲经济全面发展。非中合作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卓然壮大。过去一年,非盟团结带领非洲国家,大力推进一体化建设,积极应对地区和全球性挑战,一致发出“非洲声音”,引领非洲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衷心祝愿非洲国家和人民在独立自主、发展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功。
“中国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在联合国等国际舞台上积极支持非洲国家获得更多话语权;中国支持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推动互联互通,助力非洲国家积极主动融入全球产供链。”摩洛哥前经济与财政大臣法塔拉·瓦拉卢表示,中国不仅是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者,也是非洲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支持者。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力非洲国家融入全球经济,促进区域一体化,不仅帮助非洲提升了国际地位,也使世界更加重视非洲的声音。“中国始终与非洲携手合作,是非洲全天候的真诚朋友、重要的发展伙伴。”法塔拉·瓦拉卢说。
“中国长期以来引领全球南方合作,非中在绿色能源、数字科技、普惠金融、健康医疗等多领域不断取得新的合作成果,以实际行动构建更加紧密的非中命运共同体。”南非外交学会会长、南非《外交》杂志主编克里坦·巴哈纳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非中双方共同弘扬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互相支持,有力维护了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在加纳,中国企业修建了数以千计的基站,满足了农村数百万人的通信需求;中国援建的数千口水井,让更多人免受疟疾、霍乱的影响;中国支持建设鲁班工坊,开展民用航空合作,助力加纳能力建设。”加纳非中政策咨询中心执行主任保罗·弗林蓬以加中合作为例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在非洲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持续支持,通过航空、港口、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辐射周边的工业园项目,为推动非洲一体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里塔尼亚留华毕业生协会主席亚尔巴·赫拉西表示,2024年非中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非中命运共同体,彰显了双方关系的坚韧稳固。“毛里塔尼亚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中国的先进技术与毛里塔尼亚丰富的资源相结合,将促进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能源可及性,为非洲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创造条件,也将为建设可持续、清洁的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保罗·弗林蓬强调,中国在与非洲的合作中越来越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中国还从去年12月起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非洲民众。
阿尔及利亚工业投资专家穆罕默德·萨右德表示,非洲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合作、教育、科技创新等领域都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非中合作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中国的技术、资金和市场需求,与非洲丰富的资源、人口红利相结合,必将创造更加繁荣的未来。”纳迪亚表示,“我相信,这种合作不仅惠及非中双方人民,也将为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提供借鉴”。
(本报北京、卡萨布兰卡、阿尔及尔、约翰内斯堡、内罗毕2月16日电 记者周輖、黄培昭、郝瑞敏、邹松、黄炜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