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余永跃 徐海辰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在理论研究上坚持守正创新。在理论研究上坚持守正创新,必须把握根本任务、持续激发新活力。理论研究越深广、越透彻,理论武装、理论运用才能越自觉、越自如。一方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深刻认识和把握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守好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另一方面,要以开放视野、创新思维、发展眼光不断把握国际国内的新变化、激发理论研究的新活力,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充分运用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地区协同攻关研究,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等研究深、阐释透,把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的原理性理论成果及其内在联系挖掘透、总结好。
在理论武装上坚持守正创新。在理论武装上坚持守正创新,必须把稳思想之舵、不断发掘新手段。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一方面,要在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的基础上,继续健全完善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体制机制,通过党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等形式,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另一方面,要立足全球视野、扎根中国大地、着眼人民生活,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理论宣传普及,把政治话语转换为学术话语、大众话语,通过数字技术、互联网等手段将思想理论融入艺术场景、人文场景、生活场景,把“大理论”转化为“微行动”“微故事”,以“小切口”讲好“大道理”“大情怀”,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有效增强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持续性。
在理论运用上坚持守正创新。在理论运用上坚持守正创新,必须把准现实难题、提炼总结新规律。实践发展没有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没有止境。一方面,要在具体实践中守好我们的本和源、根和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理论运用的正确方向,在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现实问题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真理力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落地生根中入脑、入心、入行。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在坚持科学理论指引、朝着目标方向前进的过程中,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具体实践,深深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深厚沃土,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重要作用,深刻总结实践过程中具有原创性的新理论和新规律,提炼概括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与范畴,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不断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作者分别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研究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网站编辑: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