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校园党建
    武汉大学:发挥综合优势 聚力守正创新
    发表时间:2020-03-19 来源:党建网

    发挥综合优势 聚力守正创新

    ——发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春天的深刻变化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启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春天。一年来,武汉大学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针对性,营造出学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学校有行动,擘画路线图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以多种形式组织学习、交流研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将思政课建设作为专项调研的重要内容,由校党委书记韩进牵头开展,全面查摆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召开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会和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学校党委出台《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决定》,系统擘画思政课建设的路线图,提出高质量办好思政课的十条措施。2020年,将“加强思政课建设,落实立德树人实效”作为高校书记校长履职亮点项目,列出主要措施和进度安排,全力加以推进。

     

    讲好新思想,开设新课程

      把党的创新理论及时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建好思政课核心课程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作为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学校,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2019年秋季面向大三学生开设该课程,精心设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如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等七个教学专题,邀请名师开设示范课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以成人教育引领成才教育为基本理念,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学校通识教育体系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律、党史、国史等与思政课必修课相配套的系列选修课。结合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围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问题,组织多学科专家学者集体备课,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带头宣讲,各院系宣讲全覆盖,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在校内外宣讲40余场次。

     

    抓质量提升,增强针对性

      以示范课堂建设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工程。创新开展“集体大备课”活动,利用“教学名师讲坛”“教师教学发展论坛”“青年教师圆桌谈”“思政课教学工作坊”“十八栋读书会”等载体,开展集体备课、联合备课等活动,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对中美贸易摩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精准扶贫、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大纲,面向学生进行专题讲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和学理性。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立项,激活思政课课堂教学革命。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示范课堂,推动“专题讲授+实践教学+小组研讨+网络学习”混合金课建设。完善思政课优秀教学业绩奖,通过多种方式加大思政课教学质量奖励。

     

    出台硬措施,促教师成长

      学校把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关键,加强师资培养和政策保障,先后有4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思政课影响力标兵人物。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教学成长。组建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定期开展示范教学与教学展示活动,对青年教师开展“一对一”教学指导。改革思政课教师选人用人机制和评价体系,采取经过学校教学科研考核合格直接进入固定编制的方式选留、引进,开通思政课教师选人用人的“绿色通道”。在职称评审中,提高教学与教学研究占比,丰富思政课教师科研成果认定形式,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使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不低于同类学科。加大对优秀思政课教师的奖励力度,学校每两年评选一次思政课优秀教师,在高层次人才计划中为思政课教师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加快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连读计划,推出思政课助教制度。

     

    探索新形态,打造新品牌

      学校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形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在实践中完善整体多元立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涌现出思政慕课、光明微课、跨学科融课、视频公开课等新形态、新载体、新品牌。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并不断强化,四门本科思政课全部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武大版思政慕课上线3年半以来,选课总量达65万人次,影响广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思政慕课主动服务全国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全面免费全天候开放,上线以来校外选课总量达51万人次。与光明日报社合作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微课程”,拓展思政课新产品的运用平台。以“互联网+跨学科+思政课”为基本理念,推出系列互联网思政课跨学科融课“马上见”项目,已推出第一季共6期节目和第二季第1期节目,各平台浏览量已达36万人次。形势与政策教育推出“珞珈开讲”系列公开课,邀请多学科专家对国内外热点问题释疑解惑,已举办近30讲,与《时事报告》杂志社合作录制“时势中国”视频公开课,在快手平台直播“武大战疫视频公开课”。连续举办三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举办“新中国70周年与奋进新时代”微视频大赛,吸引全校7014名本科生参与活动。

     

    促优势转化,打造硬支撑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力雄厚,学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纳入一流建设学科,将思政课建设质量纳入学科建设考核体系,促进学科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增强学理支撑。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和宣传,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能力和水平。一年来,专家学者获批与思政课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刊物发表与思政课相关的文章30余篇。在疫情期间,思政课教师针对疫情问题在《求是》《红旗文稿》和人民论坛网等刊物和媒体发表多篇文章,引起了良好社会影响。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等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为龙头,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热点问题研究,出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启动运行“思享珞珈——中国大学生研究数据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造“硬支撑”。

     

    抓协同机制,聚育人合力

      学校努力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相互联动。积极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定期召开思政课教学单位与学生工作部门联动会议机制,积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组织学生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世界 论中国”大学生思政课论坛暨实践展示活动。定期举办思政课教师圆桌谈,搭建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中学政治课教师交流研讨平台,加强纵向跨学段的衔接合作。

      今年年初,面对历史上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大学思政课教学不仅经受住考验,而且在全国高校思政课在线课程教学中发挥了示范作用。武汉大学思政课教师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主动担当、奋发有为的新形象,正是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带来的深刻变化。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狠抓不懈,在改进加强中守正创新,武汉大学的思政课教学一定会越办越好。

      (武汉大学供稿)

    网站编辑:朱琳瑄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