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三代筑路人眼中的新中国铁路建设之变
    发表时间:2019-10-08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新华社合肥10月4日电(记者水金辰)时光总会逝去,相册却能将模糊的记忆碎片一点点缝合。这是王宗术1991年修建宣杭铁路时进行工程调度的场景。从一名一线工人,到当时的工程调度员,中铁四局一公司的王宗术已经在铁路线上工作了25年。如今早已退休在家的他,回想起1966年首次参与铁路建设的情景,依然神采飞扬。曾经连火车是何物都不知道的他,不曾想过这一生乃至以后的几代将与铁路建设紧密相连。

      “当时一个口号就是‘建设大西南、为祖国发展做贡献’。那时候十八九岁,山区里根本不知道火车是啥,但国家号召,我们就去干了。从最基础的铁路建设理论开始学起。”王宗术回忆说,他们当年修的是一条从云南沾益至贵州火铺的煤炭专用运输线2008线。那时候近150公里的铁路线,参与修建的人数多达一万五千人。

      “那时候机械化水平非常低,一人一辆架子车、一把镐,从早干到黑。”王宗术说,一根25米长的铁轨要靠25个人扛,“一、二、三”地喊着;遇山开隧道,先用炸药包开路,再拿镐和铲子一点点地挖。

      因为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当时甚至有一句顺口溜,“有女不嫁铁路郎,一年到头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家转,带回几件破衣裳。”但即便再苦,“铁路所到之处,老百姓夹道欢迎的热闹场面也让我们感到值得。”王宗术说。

      从沾火到皖赣、从宣杭到京九,王宗术32年工作生涯,参与修建了6条铁路大通道,也见证了中国铁路建设机械化水平和建设效率的提升。

      京九线,连接北京至香港的南北大动脉,2550多公里的距离,从开工到建成通车不到四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京九,改写了许多沿线山区不通火车的历史,寄托了沿线百姓渴望摆脱贫困的愿望。

      王丹,王宗术的儿子,退伍转业到铁路系统后,参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京九线。

      “那时候机械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了,专门的铺轨机、大型的装载设备已经上道,但工期紧,很多人还是会住在工地上。”王丹回忆道。

      20多年过去,王丹已经从一名一线筑路工人走向后方,在合安高铁庐江轨道板场当一名生产负责人。“如今我们生产的轨道板是中国自主研发,其中的信息化程度比以前大有提高。”王丹说,扫码轨道板,可以看到原材料信息和生产信息,产品质量可追溯。

      从枕木到混凝土轨枕再到如今的轨道板,材质、形态和宽度变化的背后,是速度的要求,是创新的结果。

      王丹之子王庆林大学毕业以后,也进入了铁路行业。他曾经有过动摇,“小时候目睹父亲带着一帮工友扛着锹在路基上铲石子,心里很不是滋味。”王庆林说,但如今,高铁正线上已经看不到石子的身影,一块块轨道板、一条条钢轨向远处伸去。以前修一条铁路至少得五六年,甚至七八年,如今,省内铁路一般两年就能完成。“科技的进步,让铁路建设不再艰难。”王庆林感慨地说。

      从2008年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至2018年末,中国高铁营业总里程已超2.9万公里,是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2018年末,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3.2万公里,这个数字比1949年增长了5倍。

      抚今追昔,王宗术感叹,曾经梦寐以求能坐着火车回重庆老家,如今高铁已修到家门口。家里三代人参与祖国铁路建设,他感到自豪和光荣。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