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当前公文写作的困惑及应对
    发表时间:2019-09-19 来源:老秘网微信公众号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1. 机关公文的主要构成是什么? 

      机关文体的构成通常有两大类,一类是公文、一类是应用文。机关公文包括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等十五类。但除了公文之外,机关里还有应用文的写作,比如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经验交流材料等,数量最大、最难搞定的应用文当属领导讲话稿。领导讲话稿之所以难写,是因为种类多、灵活性强,还带有鲜明的领导个性色彩。领导讲话稿这类应用文的起草就是练毛笔字,而各种公文起草就像练钢笔字,毛笔字写得好,钢笔字一定写得好,但钢笔字写得好,不一定毛笔字写得好;你能游刃有余地写出大讲话稿来,机关的公文就一定能够通吃,你能拟好“通知”这类公文体,说不定你讲话稿还没有入门。

      2. 为什么公文写作是一项有挫败感的工作? 

      很多文笔好的人,写散文、写诗歌都不错,但是一写公文就抓瞎了。文学写作相对自由度高,是“我手写我心”,更感性、更唯美。而公文写作是受命写作,针对性和操作性要求极高,更多体现理性、逻辑性,好坏谁来评价?是由布置任务的人来判断材料的水准,这就是受命写作的特点。

      3. 写材料有哪三大痼疾? 

      写材料的三大痼疾是:一是不交流,自以为是。有句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明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标准不像武力值那样明显,但有不少写材料的人觉得“文章是自己的好”,没有必要听别人讲什么,甚至有些年纪大的、有资历的同志,你要改他的文章,他就觉得肉痛。自以为是是个大敌,不管年龄大小,一定要注意交流,汲取别人的东西。二是不出门,视野狭窄。有一些人觉得坐在办公室写就可以了,安静无人打扰,容易出活。这是错误的,很难想像不出门,不去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仅凭上报来的材料做素材,怎么能写出好材料?想到的与看到的,文字的感受与现实的感触,绝对是不一样的。虽然写材料大都是间接经验,但是去现场体验一番、振奋一下,会增加材料的真情实感,一定能开眼界、升境界。三是不专一,瞻前顾后。写材料的心态一定是宁静的,某种程度是调心的过程。一些人把写材料当成过渡性的工作阶段来应付,写材料是为将来不写材料做跳板。实话说,这是人之常情。但带着这样一种想法,与写材料这样一个以浮躁为大敌的工作来讲,就很难出精品了。

      4. 公文写作需要哪方面的沟通能力? 

      公文写作需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沟通能力:一个是提升向上沟通的能力。向上沟通不畅,写材料的方向就要出问题。如果某个材料,因为领导工作忙碌,暂时没有时间详细说这个材料怎么写,这个时候怎么向上沟通呢?去猜心,肯定是不行的。思路猜错了,材料写得越快,重写得就越快。向上沟通并不是说没有技巧,至少要拿出一个提纲再去沟通,如果有两种以上思路最好,A、B选项提纲给领导选择。这样的沟通方式是建立在对写作方向做足功课的基础上,沟通起来才有底蕴。否则,头脑空空去找领导寻问这个材料怎么写,沟通效果是要打折扣的。一个是提升平行沟通的能力。有的年轻人问别的部门要材料,其实就是写作素材,打了一圈电话回来,什么也没有要着,或者要来的材料文不对题。这就要求文稿撰写人要对材料所涉及的领域提前做好功课,有所了解,才能快速高效的搜集到有用的写作素材。提倡用完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县区的基础数据、基本观点,却没有提到这个单位的名字,回过头再给人家打个电话,毕竟人家也付出过心血,理直气壮地用完了事,没有回音和反响,会挫伤提供资料单位的积极性。一个是提升向下沟通的能力。写材料需要一个好的团队,要很好地整合集体的力量,牵头搞材料的人,一定要多费心思,不能把任务派下去就了事,如果材料被打回去了,不要先把下面批评一通,以证明自己的高明,这是牵头搞材料人的大忌。要认真反思自己组织材料中的问题,先说这是我的错,再找别人的错。包括分管领导,平时改别人的材料,要讲一下为什么这么改,下面才提高得快,才能在相同的语境中同心同向。

      5. 怎样看待公文写作这项工作? 

      材料是有乘数效应的。文件的传播、政策的传播、思路的传播,是不断向各个领域各个层次衍化的,是诸多人被告知、被受益、被教化,一定要用正能量看待材料起草的乐趣。写材料虽然没有直接的利益和得失,如果竭尽全力了,每一次超越自我了,哪怕这个材料能够推动解决一个问题,或者说是这个材料当中把一个问题研究透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个材料写完之后既如释重负,也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成就感,虽然不可与人言,因为写材料的人在幕后、是奉献者,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但快乐一定是有的。辩证地看待写材料虽苦,在当前政治生态和用人机制越来越好转的情况下,写材料的人也会进步很快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把冷板凳坐穿。写材料的人服务于大局,也服务于领导,有别人找不到的老师,不光是学习领导的文风,领导的心胸、气度、格局,会改造你、提升你,这就是进步的财富。有些写材料的,年纪大了,错过好时代了,成就感不一定体现在升迁上。以人格和能力感染别人、带动别人,大家的认同感就是成就感。何况每天伏案工作,就是给子女学习上做表率,收获一个好的文风的同时,必然收获一个好家风。

      6. 怎样增强学习汲取别人的能力? 

      汲取也有三法:第一,善读。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不要轻易否认这个观点,但是这个抄不要是生吞活剥,而是借鉴的功力,每一个材料,都是花了心血的作品,为什么不好好读,为什么不去借鉴。构架、说理,包括谴词用句,都可以积极汲取,这就是善读。不是所有人都会读的。看文件浏一眼,就签字,别人可以。写材料的人就不行,要多看几眼,经典的材料,还要反复去读,甚至要出声诵读。要读出材料的结构,读出材料的创意,读出材料的导向。善读,不仅是读文件,需要读各个方面,尤其是主要领导的讲话包罗万象,纵贯全局,经济、社会、政治、人文,甚至宗教、军事的东西都要看一看。我平时大多数是在网上阅读,感受到这属于浅阅读,印记不深,也不系统,所以,还是会强迫自己每年读几本纸质的书,再写写批注,才算是开卷有益。虽然写材料有急就章的成分,但是拿出来的是积淀,平时就要往脑子里面装。读得时候就是在脑子里存货,用得时候就能拿出来。当然,平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捕捉大量信息,为写材料补充能量,这也在读的范畴。一个是跟踪各类新闻,中省领导今天在讲什么,市委书记、市长今天在讲什么,看了,还要粘贴下来。贯彻中省市精神,不知道中省市领导在讲什么,那就是缺乏政治站位,那就是没有进入公文材料需要的语境。一个是跟踪部门动态,市域范围内的部门主要工作动态应该尽收眼底,包括重点、亮点、难点,都要留意;对于一些影响全市的工作举措,还要了解到了什么工作阶段,典型在哪个县区。因为写材料经常要举例子,脑子里面必须储存典型,有了这些例子,就能很好地把论点和论据结合起来。第二,兼听。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人不可能事事亲力而为,但多听听别人的见解是可以的,在自己是间接经验,在别人就是直接经验了。部门的、专家的、群众的意见都得多听一听,材料好坏的差别在于听进多少。闭门造车是读什么,开门调研是听什么,这一闭一开,理论和实践的功力就会见长的。第三,会意。这更是讲悟性。怎么能把汲取的东西融会贯通,需要好好领悟。领导讲了那么多,哪个点是最重要的,剖析下去是最有份量的,就会变成以后材料中精彩的部分。领导思维高在什么地方,他们考虑问题往往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复合性、思辨性的。比如,遇到困难时,领导总能看到希望;看待成绩时,领导总能看到潜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学习领导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领导对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把握能力。要多去领悟领导的全局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就能拓展材料构架的广度和深度,这一点非常重要。

      7. 写材料的篇幅为什么按时间划分? 

      举个例子,2000字讲话稿是什么时间概念?就是正常语速下10分钟左右讲话。要根据会议的不同的时间,来形成逻辑、组合素材。同一主题,如果讲十分钟,那就概略性、全面性地谈一谈,不要细枝末节;如果讲半个小时,对工作的推进程度就要回顾和总结一下;如果讲一个小时以上,对工作的前后根源,重点措施、组织保障,要面面俱到,非常系统地讲到位。

      8. 交稿后为什么要去现场听一听? 

      听领导念稿学问也不少。即使领导大多数时间是照着稿子念,他有几个字下意识念得不一样,就说明这地方你没按他习惯用语写。如果材料把领导兴奋点调动了,他可能在那个地方多发挥点。如果很多段他跳着念了,又不是时间关系,那这稿子就很成问题了。最害怕是这样一种情况,领导现场一点没用你的稿子,脱了稿子讲起来。这就表示他虽然不满意稿子质量,也知道你起草这个材料辛苦,就采用即兴讲的办法。所以,去现场听一听,才知道成稿之后,仍然不代表领导对稿子有很高的认同度。

      9. 讲话稿的三要素是什么? 

      讲话稿的三要素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或者是为什么?怎么办?谁来办?再或者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事情怎么办?这并不是在写八股文,其实是写作的必然要素,起草讲话稿绕不开的地方。讲话稿一般只写三个问题,每个问题再讲三点足够了,不要再多了,再多大家就记不住。哪怕讲得再精彩,刚开始听起来新奇和兴奋,当听众接收程度饱和了,就会不自觉地拒绝和抵御入耳入心,讲话的效果自然不理想。

      10. 一篇好的材料应注意什么? 

      一篇好的材料应具备以下几点:一个要有经纬线。就是横向要全,纵向要深。横向指讲话包括的领域或要素,纵向就是指与过去相比,讲话程度上要递进,上次同类会讲了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一次要讲什么,解决什么新问题。即使重复也要有新的侧重点。一个要有关节点。哪个是出彩点,哪个是精华处,都要有考虑,最好是每一部分有一至二处吸引人的东西,或者胜在例证,或者胜在说理。一开始的导言都不能忽视,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什么,虽然只有几句话,都要高度凝练。每一段的导言也很重要,不能说偏了,也不能说过头了,让大家没法接受。下围棋讲究“入界宜缓”,就是开始不要张大势子,强制性灌给别人,娓娓道来的效果最好。一个要有好细节。机关的材料有政治性、权威性、严肃性,用语一定要规范。材料要有新意,必须是在规范基础上的求新,包括一些专用术语及简称都要搞准确,如果这些细节的问题老是不准确,让人不敢下手改,就对起草者失去了信任感,尤其是很多数据性的东西,必须是反复验证过的真实数字,数据时限是什么,小数点后面保留几位数等细节,都要精益求精。

    网站编辑:赵丹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