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雷金:改天换地的农村教育
    发表时间:2019-10-18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我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小学是在老家村子里上的,学校离我家大约2公里。那时候,教室是简陋的砖石结构瓦房,教室里面只有学生的课桌和长条凳、老师的讲桌和一把椅子,以及粗木板制成的黑板。当时,教室少,教师也少,而且学历也偏低。

      临近冬天时,每个学生都要往学校里送柴禾,以供烧炉子取暖使用。冬天天短,中午只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所以我们早晨从家里用铝饭盒带午饭。上午第二节课后,教师把学生的饭盒排在炉子周围,开始热饭。不一会儿,这边上着课,那边饭菜的香味就飘满了整个屋子。

      等上初中,离家远了,需要住校。学校的住宿条件极其简陋,一铺大砖炕,睡七八个人,门窗还透着风。冬天取暖也需要学生去拾柴。即使这样,冬天也会经常挨冻。吃饭需要从家里带小米,到学校换成饭票。对于瘦小的我来说,背着20多斤的小米走7公里的山路是不小的负担。学校里的菜基本上都是豆腐汤、萝卜汤、白菜汤等,五分钱一勺,一个星期的菜钱和零花钱也就一块钱。大米、白面以及肉,在学校根本吃不到。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新惠师范。学校各方面条件改善了许多:每个月不仅发放助学金,学期末还有奖学金;宿舍是一栋栋整齐的平房;学校供煤,再也不用自己拾柴了;宿舍的中央有一个砖砌的烧煤大炉子,屋子里非常暖和,有时连被子都盖不住。馒头、米饭成为了主食,偶尔还有包子、饺子,菜、蛋、肉等种类比较丰富。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大力推进,我们当地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质的飞跃。一幢幢美观大气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在农村拔地而起,有的学校还建了橡胶跑道。学校有了计算机教室,每个教室里都安装了百兆宽带和多媒体一体机;另外还有多功能录播教室,可以开展远程教学教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等。接送学生的黄色校车也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越来越好,政府对贫困学生有兜底帮扶政策,保障农村孩子有学上、上好学。食堂有肉、蛋、菜,同时乡村学生还免费享受营养餐,含牛奶、水果等。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学校软实力方面也在不断改善。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全日制的本科生到乡村学校工作十分普遍,有的学校还有了研究生教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已经进入到乡村学校课堂,我们这里的乡村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委宣传部)

    网站编辑:孙梦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