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林文钦:时代点亮我的梦想
    发表时间:2019-07-23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儿时,每到天黑时,在闽东畲乡,一家子就要围在唯一的煤油灯边上吃晚饭。大人们聊着白天村中发生的趣事,不时发出一阵阵愉快的笑声。

      看似不起眼的煤油灯,于我却是乡村夜晚的最大福利。微小的油灯照亮了我的童年,让我对光明充满了无限向往。那时候,我和大哥总是每晚守在油灯前,不时用手去拨弄小火苗,弄得手和脸上黑溜溜的,这也许是幼时仅有的一点乐趣吧。每晚点亮油灯后,室内的烟气熏得人的鼻孔全是灰,遇风一吹,火苗忽红忽暗、摇曳不定,让人不禁有些害怕。就这样一直到夜深时,母亲看我们还不睡,就板起脸,说:“快睡觉吧,点灯熬油也干不成事。”吹了油灯,我和大哥迅速钻进了被窝,屋里顿时一片漆黑。

      及至上小学,每到我们夜里做功课时,母亲就会把煤油灯拿出来,放在方桌的正中央,手里忙活着生计。而大哥和我就拿出课本和本子,趴在桌旁的昏黄灯光中看书写字。母亲一边缝补着旧衣服,一边看着我们哥俩做功课。为了节省家用,我家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做饭时灯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围在堂屋;做好饭后,就把饭端到里屋,灯也跟着到了里屋。在那个纯真年代,煤油灯照亮了我的心房。然而,我从课本上知道了电灯的神奇,听说它比煤油灯还要亮哩!不止一次,我在寂静的夜晚浮想:我们何时也能走进那个童话世界——有电的灯光世界?

      光阴荏苒,一晃就到了1981年。那是初夏的下午,乡亲们雀跃欢呼、奔走相告:村办的水电站投产了!村电工把电线架到了我们村的村头,也架到了我家门口。我家也请电工师傅安装了电灯。试灯那天,一群孩子围着大人,屋里挤满了看稀罕的村民,电灯就像正月十五的焰火划破夜空,院内顿时一片欢腾。看到电灯给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提高了生活质量,乡亲们便纷纷收起煤油灯,拉电线用上电灯。那时的电力虽不充沛,但是我终于可以在电灯下看书了,再也不会熏黑鼻孔眼儿了。

      因村庄离水电站太远,电压严重不足,晚上十点左右时,几十瓦的白炽灯泡,只有中间那么一圈钨丝红着,母亲把它戏称为“挂在墙上的石榴花”。可就是这小小的“石榴花”,也比昏暗的煤油灯亮了许多,而且不用担心被风吹灭。日暮时分,散落在山间各处人家的灯都亮了起来,一点点黄晕的灯光,犹如散落在人间的点点星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平和的夜,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期盼。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刚从城里的初中毕业。家中用电的条件虽有改善,但点灯却仍不自由。因为县里的电力供应紧张,每天用电实行“削峰填谷”。每到傍晚家家正要吃饭时,突然停电,说是“局部限电”。有时一觉睡醒,灯又亮了。那是因为傍晚停电时,盼电心切,没有关闭电灯开关。那个年代,老百姓有句顺口溜:“睁眼灯不亮,闭眼灯就来”,基本天天如此。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我的家乡。国家加快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城乡电网改造,电压增高了,电灯更亮了,用电更可靠了,家家户户换上了日光灯。九十年代后期,城乡用电条件更是有了质的变化。1998年,国家启动农村电气化建设,老家村里的电路并入了省里的电网。电压慢慢稳定了,电灯也耐用了,电价也随之降下来。电灯、电话、电视机如雨后春笋,进入了每个家庭。从此,孩童不再害怕漆黑的夜晚,大人不再恐惧庄稼的干旱,老人不再担心自己的老眼昏花。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农家孩子们在灯下苦读学本领,都希望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力量。

      时代在推移,改革开放在逐步深入,家里其它的照明灯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先是一般的电灯泡,再发展为日光灯,后又升级为节能灯。前年秋天,我装修房子时,在电工师傅推荐下,家中灯具进行大升级:卧室的吸顶灯、客厅的装饰灯、厨房的防污灯、墙上的彩色浪漫灯、床头的多功能落地灯、书房的“护视宝”灯……这些灯型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而今,我所居住的城市更是灯火通明。街道两旁路灯成排,高楼大厦上的LED灯在不停地变换颜色和图案。清明时,我和妻子回到山里老家扫墓,惊喜地发现村子的道路两旁立着两排漂亮的路灯。我信口说:“这灯是太阳能的吧?”妻子笑说:“你也太老土了,这是光伏灯,白天电池利用光伏板充电,夜晚可照明八到十个小时,十分的节能环保!”那天傍晚天色由明转暗,道路两旁的路灯就亮了起来,将原本幽暗的村路照得亮如白昼,展现出一片美丽乡村的繁华景象。

      时代在变迁,照明灯也随着科技进步优化改良。从煤油灯到环保节能灯,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亮堂。我想,这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才是最亮的一盏灯哪!这盏灯照亮了城乡的千家万户,照亮了国家发展的前进方向。它在夜里亮着,更在我们心里亮着。

     

      (责任编辑:王寒)

      

    网站编辑:王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