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改革开放记忆】一鸣惊人的廉贻船
    发表时间:2018-11-16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杨庆云

      江苏省东台市廉贻是一个以革命先烈朱廉贻的名字命名的乡镇,地处苏北平原里下河水乡。1984年以前,全乡的陆路几乎与周边地区隔绝,而水路却十分发达,河沟交错,水网密布,船只数量不少。人们下田种地需要船,进城买卖需要船,装肥运粮需要船,船成为廉贻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在廉贻,乡镇的发展与船的变化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前,这儿基本都是小木船,行船靠撑篙、划桨和摇橹,后来渐渐有了水泥船,再后来又有了钢质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廉贻冒出一群“不安分”的人:他们想造船。农民想造船听上去真的有点匪夷所思。可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乡亲们真的学会了造船,带头造船的是一个叫高兴祥的农家汉子。他在自家门前搭起了一个台子,自己动手建造了第一条水泥船。由于缺少经验,水泥船的质量不过关,下水时便出问题了。这位不服输的汉子百思不得其解:我也是按照同样的方法制造,为何无法正常使用。下不了水的船,几乎没有任何用处。思来想去,他还是认为技术不过硬。于是,他揣着向别人借的300元钱,瞒着家人到上海学艺。

      高兴祥刚到上海,就赶上中国船舶研究所在上海召开船舶生产技术研讨会。在研讨会期间,他几次去会场,但一听说他是从苏北乡镇赶来的,就死活不让进场。原来,在参会人员中,最小的船厂厂长也是来自地级市,大部分人员都是来自国有大中型造船企业,根本没有听说乡镇也能造船,更谈不上邀请其参加研讨会。但有一次,对方实在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最后答应他进场旁听。他认真地听,认真地记,虚心向专家请教。

      回家后,他根据参加研讨会的经验所得先从船台开始改造,按照专家所给的图纸造船。1984年中秋节的前一天,全乡第一条自造水泥船顺利下水。这一天,人们像赶集一样到高兴祥家看水泥船下水,场面十分热闹。过了一阵子,廉贻就有了第一家造船厂——廉贻乡造船厂。为了保证质量,高兴祥特地邀请上海船舶研究所的专家驻厂指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从有了第一家造船厂,人们纷纷前往学习,聆听专家指导。到1989年,廉贻的造船事业发生“井喷效应”,五年间全镇有造船厂156家,仅郭顾一个村就有101家,被船舶专家誉为“中国造船第一村”,还出现了与造船相配套的企业,如机桨销售、油布销售、木材销售等等。生产的水泥船也从以前的三五吨变成了十几吨,船上还安了挂桨,行船再也不用撑篙、划桨和摇橹了。

      随着造船规模的扩大,分工也越来越细,有专业的下水队、刮水队、扎筋队、粉刷队等等。江苏省船舶研究所的专家在实地考察后,不由地感叹:“农民能造船,真是不可想象啊!”廉贻的农民真的造出了质量过关的船,还对船体进行了合理改造,令不少专家惊叹。

      但好景不长,由于水泥船在长江限行,廉贻的造船业一下子跌入低谷。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家乡的造船业出现了生机。这一次,他们不再生产水泥船,而是顺应形势,生产钢质船。船只的吨位从几十吨到数百吨,最大的又上千吨,每年都能生产500多条。一位中国作协的作家来廉贻采风时,风趣地说:“这么多年,廉贻造的船首尾相接,已经能绕地球一周了!”虽然是一句戏言,但可想而知,当时廉贻的生产量巨大。为了保证质量,廉贻人除了邀请造船专家驻厂指导外,盐城市港监部门还专门在廉贻建立了一个船舶检测站,对所有出厂的船只进行检测,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船只坚决不准出厂。同时,廉贻还成立了全国首家乡镇级造船公司,负责协调业务,技术辅导,以及工人上岗培训。

      进入新世纪以后,廉贻人进一步解放思想,造船公司组织厂长外出参观学习,掀起了新一轮的造船高潮。所造的船只吨位从几百吨上升到了几千吨,最大达4000多吨。为了规范船厂的生产,廉贻审时度势,又成立了造船行业商会。如今,廉贻的造船名声已经誉满全国,也给老百姓带来丰厚的收入。

      改革开放40年,廉贻除了造船业的兴盛之外,其他方面也有了变化:新长铁路依镇而走,204国道穿越南北,344国道连接东西,境内2条县际镇际公路直通两市4镇,各村通上了水泥路。船不再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乡亲们也开上了小汽车、摩托车,运输也有大卡车和火车来分担。船,作为廉贻的改革第一步,实在贡献不小。(作者:江苏省东台市廉贻社区办公室)

      (责任编辑:曾龙)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