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改革开放记忆】难忘的钟山表
    发表时间:2018-10-22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王建成

     

      过去40年了,那块“钟山牌”手表依旧让我难以忘怀。

      记得是1977年3月,我刚参加工作,在福建省光泽县香料厂当一名机修工。工厂管理十分严格,上下班的考勤抓得很紧,于是父母打算给我买一块手表。当时还处于计划经济,手表又是控制商品,要凭手表票才能买到。在那时,手表对每家每户而言都算是贵重物件,家里的大人能有一块就算不错了。如果年轻人结婚时能买上一块手表会让旁人羡慕不已。当时手表不仅数量稀缺,而且种类也不多,大多是机械表。价格也不便宜,普通的都要将近100元。如果是质量好的“上海牌”手表,要卖120元一块,并且数量有限。人们那时的工资也低,像我一样刚参加工作的学徒工每月工资才18元,如果要买一块表得不吃不喝大半年才够。

      恰逢南京手表厂生产了一种新产品“钟山牌’手表,价格只要30元。虽然不及名牌表,但胜在价钱便宜,质量也还行,样式也美观,看上去经济适用。我父亲费了好大劲托人给我买了一块。当我第一次戴上手表的时候,那种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

      自从有了这块表,掌握时间方便多了,上班没有出现迟到和早退,逐渐养成了守时的习惯,因此经常受到领导表扬。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上夜校时,因为每次总是比其他人早到,任课老师也夸我时间观念强,学习态度好。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听着手表发出的“嘀嗒嘀嗒”声,我心中总泛起一阵兴奋。

      手表来之不易,所以我格外小心,用心保养。每天我都用纱布把表面擦拭得干干净净,甚少借与他人。记得有一次我下河游泳,将衣服和手表脱下,放在沙滩上,游完后匆忙穿上衣服却不慎把手表忘在岩石上。回到家吃饭时,我才突然想起忘拿手表,于是把饭碗一扔就跑到沙滩,幸好手表还在原地。从那时起,我就更注意保护好它,让它崭新如初。

      其实我并非真吝啬,只是希望它可以用得久一些。起初,别人来借,我也是慷慨相助。记得有一个哥们因结婚时没有手表而犯愁,他平日里与我关系不错,我便答应借给他。婚后一周,他如约还给我。后来陆续有人以结婚为由问我借手表。我左右为难,便想了一个法子:只要听说某人要结婚,事前几天我就不戴手表,并放出风声说它被借走了,以此来推托他人的请求。如今想来,我既觉得惭愧,又觉得好笑。可细细一想,还是因为当时的生活水平不高,手表显得金贵,才不舍得借与他人。

      等到改革开放后,手表的生产与销售也活络了,不仅种类多了起来,有国产的、进口的、机械的、电子的,而且它更平民化,不再是“一表难求”。除了进口的名表外,普通手表的价钱也便宜了许多,甚至不少人都戴上了名贵手表,以彰显气质与身份。而我始终还戴着那块“钟山表”,因为它意义非凡:一来因为走得准,没出任何毛病;二来戴了好几年,对它也有感情。虽然很多人劝我买块更好的手表,可我还是钟意它。直到后来我结婚,在妻子的“逼迫”下,才买了一块“上海表”替换下这块“钟山表”。

      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有了手机,它也显示时间,手表就不再戴了。但现在,我仍不时地想起那块钟山表,它是一个年代的见证,是我初入职场的纪念,也是改革开放40年最让我珍视的记忆。

      有一天,我在家整理旧物时翻出了那块钟山表,虽然它表面泛黄陈旧,可我依然觉得十分亲切。它的时针逆转,过去的日子一下浮现在眼前。艰难岁月已一去不复返,进入老年的我倍感改革开放40年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珍惜。(作者单位:福建省光泽县医院)

      (责任编辑:曾龙)

    网站编辑:唐明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