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改革开放记忆】我的粮票记忆
    发表时间:2018-09-10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梁淑玲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曾有这样一段时期:吃饭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油要油票……当下的年轻人咋一听也许觉得不可思议,但对我而言,那些故事如数家珍,鲜活如初。票证是中国特殊经济环境下的历史产物,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见证与写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粮票。粮票作为一种凭证,记录了中国从物资匮乏到基本温饱的一段艰难历程,也承载了我那一代人一路走来的珍贵回忆。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粮票于我而言一直很陌生。第一次对粮票产生深刻印象是我6岁那年,母亲带我去南京的叔叔家。那一天,正逢叔叔临时有事,要晚一些才能回来。到了午饭点,母亲就带着我上馆子,看到饭店外排着长队让我心急不已,但我们也只能跟着排队。终于轮到我们时,母亲把钱递了过去,只听开票的服务员说:“粮票!”母亲忙陪着笑脸,回答道:“我们从农村来走亲戚,没有带粮票,我多加钱行不?”服务员头也不抬,继续说:“不行,下一个。”那天中午,我们始终没吃上饭。从此,粮票就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转机出现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物资渐渐丰富,票证制度开始松动,粮票的魅力正在逐渐消失。

      1992年夏天,我考进了省内一所中专,成了我们家第一个吃商品粮的人,也成了我们村因升学而“农转非”的第一人。高兴之余,全家又犯愁了,录取通知书上写明:入学时学生必须自带粮票。那时,家中一张粮票也没有,母亲十分着急,就去找人脉广的堂哥想办法。堂哥说:“这事好办,咱家有的是粮食,可以把粮食拉到粮管所去换粮票。”堂哥说干就干,找来空车,从我家拉了几百斤粮食,和我一同到了粮管所。粮管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粮食有点湿,不收。堂哥找地方晒了两天后,再到粮管所,对方依旧不收。原来粮管所刚刚接到通知,不再兑换粮票。后来不知堂哥从哪儿弄来了上百斤全国粮票,临行前他把我送到车站,宽慰我:“那些粮票先用着,不够哥再想办法。”但到了学校,一张粮票都没用上。学校已不再使用粮票,馒头一毛钱一个。

      其实早在1985年,国家就出台规定:取消粮食、棉花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是农产品购销体制由统购统销走向“双轨制”的转折点。以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标志,农产品购销体制正式进入“双轨制”。由于双轨制购销倒挂使得国家财政对粮食的补贴金额越来越大,经过十几年运行,最终也没能达到改革初衷。当财政负担日益严重之时,1993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全国的粮食销售价格基本全部放开,实行了40年的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制度(即统销制度)被取消,粮票自然而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40年,国家粮食政策不断变革,从最初定量供应到丰富菜篮子,又到如今的生态农业,“守住耕地”的口号也变为“提升耕地地力”,这一切的变化不只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温饱,从长远来说,更是为了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财政局)

      (责任编辑:曾龙)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