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家风】曹宗堂:父爱公心传家远
    发表时间:2017-09-07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但他所带给我们的“公心”情怀却永远与我们相伴相依。

      父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前,家里的事全靠他和母亲支撑着。父亲没上过一天学,但多年的生活磨砺,使他养成了坚强豁达、助人为乐、任劳任怨的性格,他用自己朴实爽快的言行,影响着我们。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前,父亲一直在生产队当保管员,他忙完公务回到家也不忘教育我们。那时我正上小学,放学后母亲做饭时,常帮母亲烧火。开始因不得要领,光冒烟,不着火。一次父亲从生产队回来,发现了后说:“火心要空,人心要公。火心只有‘空’,才烧得旺;人心只有公正,才能做好事。”因此,父亲在生产队当保管员期间,负责看护、保管着许多粮物,自己首先不动一草一木,更不让我们拿一针一线。以后,我们不论谁参加工作,父亲都是首先提醒:“公家的钱可别装进自己的口袋,公家的果子再甜也不能偷吃。”这些话,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耳畔。

      有一年中秋节,我们生产队分苹果,当时我家七口人。母亲让二哥和来走亲戚的舅家表哥去生产队领苹果。当时经济条件不好,每家都分不多,就是“象征”着过个节。到了分果现场,表哥一看,我家刚好分了7个。表哥背着二哥悄悄地又拿了一个放在筐里,这时不知怎么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当场把二哥和表哥批评了一顿,一边把多拿的一个苹果放进了集体的果堆,一边耐心地说:“都像你们,一家再多拿一个苹果,这一个生产队一百多户,还够分的吗?”今年,已是51岁的表哥,还经常提起这件事,他当了近30载的公职人员,父亲对他的教育很深。

      20世纪70年代大哥当兵后,一个冬天休假,当时我们村发生了一起油桶爆炸事故,在场的人都手足无措,大哥却挺身而出,带头把3名伤者救出火海并送往医院抢救直至脱险。当时,在场的人都捏着一把汗,怕再出危险。但父亲的观点是,“不要想太多,先救人要紧。”他的话,对所有在场的人来说真是一种鼓舞。不过,大家都注意到,大哥冲进火海的一刹那,父亲的脸唰得变白了,一会儿泪珠就流下来了;其实他也是怕再出事。当大哥到人民医院安顿好伤者,晚上很晚才回家时,父亲的心才平静下来。那年部队在收到感谢信并调查核实后专门为大哥记功,大队(即村委)领导要敲锣打鼓送部队发来的喜报,敲锣打鼓的事却被父亲婉言拒绝了。他一再坚持着说:“这些事面前,当兵的不上,部队不白给咱培养了!”

      20世纪80年代大包干后,当了20年生产队保管员的父亲,坚决把“离职后每月有20元补助金”待遇的名额让给他人,一点儿也不感到遗憾。用他的观点就是:“好事先让给那最需要帮助、无依无靠的人。”

      父亲吃够不识字的苦头,深知没文化的害处,他不但对有文化的人非常尊重,还尽力供应我们上学,并把所有的钱用在我们买书读书上。对于读书,父亲常在我们兄弟面前说:“读书和种地是一个理儿,人勤地不懒,只要浇水、施肥,跟上管理,就会有好收成。”父亲也一心想希望我能像哥哥们一样考上大学。当我高考落榜放弃了复读,把强烈地想去当兵的念头告诉父亲时,他接连抽着旱烟,沉默了半天,最后还是同意了。他说:“国家总得有人守,一个个小家才组成一个大大的国家呀。”以后的日子,是他在背后看着我,期望我能锤炼成一个坚强的人。期间,他几次住院动手术,都不让我知道。直到现在,我从内心深处一直感谢父亲的开明豁达,给我一次锻炼、摔打,受益终生的机会。

      父亲很少言语,讲不出什么爱国、奉献之类的大道理来,但常告诫我们:“小名是父母起的,好名是努力挣的,坏名是自己惹的。”父亲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奋发有为,不断进步。

      父亲到75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姐姐和哥哥们看到父母亲腿脚日益不灵便,执意把他们接到身边,但几次都被拒绝了,父亲用过不惯城里生活来搪塞。其实他们怕影响了子女们的工作,拖了后腿呀!平日里,陪伴父亲的仍是那台12波段立体声收音机,他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挂念、心疼在外地的子女,他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与我们牵手相依。

      父亲,我深爱的父亲。当把这种情感打开,顿觉它是一幅如诗如梦的画卷。回念父亲这种特别的爱,真是世界上少有的欢乐与幸福。(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市北区广播影视中心新闻综合频道)

      (责任编辑:王玥芳)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