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新版党建网2016 > 征文
【鲜红的党旗】朱仲祥:并非远去的长征
发表时间:2016-08-19    来源:党建网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我怀揣朝圣的心情,踏上了这条艰苦卓绝的长征路。2015年初夏,四川作协组织省内作家去阿坝采风,我们一行数十人从成都出发,第二天抵达有“夹金山下红军城”之称的小金县城。

  小金过去叫懋功县,县城坐落在大山的夹缝中,一条湍急的小河从县城中间流过,一座公路桥和一条铁索桥连接两岸的街道。在小河对岸新城的突出台地上,建有红军会师广场,是小城唯一的集会场所,一到太阳西下华灯初上,居民们便在这里跳起欢快的锅庄。广场中间高高矗立着“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纪念碑”,为两支步枪造型。碑前是两位红军战士大手相握的高大塑像,他们头戴八角帽,脚蹬麻草鞋,身背大草帽,两双眼睛相互凝望,眼神充满革命的坚定信念和会师的无比喜悦,将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县胜利会师的历史故事,凝固成永恒的记忆。

  小金的红军长征遗迹,主要有天主教堂、达维会师桥、翻阅夹金山纪念碑、两河口会议遗址等四处。天主教堂在会师广场的右边,教堂并不大,但保存完整。在灰色的建筑上,插满了红军镰刀斧头的旗帜,赋予了这座教堂新的色彩。1936年6月14日,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两万多人到达懋功县城。21日,总政治部在天主教堂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同乐会”。毛泽东接见红四方面军在懋功的高级干部,分析当前形势,提出了今后的任务

  枕着长征的故事入睡,一夜醒来后我们就离开小金县城继续往前赶。经过位于夹金山北麓的小金达维乡,见公路边耸立着“红军达维会师纪念碑”,下面便是深深的河谷。河水之上有座木桥,不是很大但很结实。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二师四团,在这桥头与红四方面军策应部队意外相逢。6月14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带领党中央、军委和直属部队进抵达维,受到红四方面军的热烈欢迎。而会师的木桥对面这座山,就是长征途中有名的夹金山。

  黄昏时分,采风团一路风尘来到与小金接壤的金川县。当年这里是红四方面军的根据地。沿着县城老街石板铺砌的曲巷拾级而上,最先来到一座两层的木楼前,抬头望去,木楼垂垂老矣东倒西歪,陈旧的楼梯踩上去咯吱呻吟。这里曾经是徐向前同志的住所。小楼对着一溜整齐的平房,毛泽东、朱德等会师后,也曾在这里短暂居住。站在红军街的最高处,俯视脚下的金川县城,见宽阔的休闲公园铺陈在大渡河畔,新兴的街道纵横于大山脚下。滔滔河水从城中穿过,一如历史匆匆的脚步。

  这天中午来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首府马尔康,长征时这里叫芒康,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商品集散地。采风团一行走进了距城区13公里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在第二层的一间宽大的客厅里,居然悬挂着两面斧头镰刀的旗帜,布置成会议室的模样。原来在1935年7月初的一个清晨,毛泽东推开了土司官寨沉重的大门,在土司的书房蜀锦楼住了一周。闲暇之余,他详细考察了这个城堡似的官寨,联系到《三国演义》第八回中对镅屋的记载,说:“古有镅屋,今有官寨,土司这个城堡,应该是长征途中见到的最有特色的一个民居了。”官寨对面一河之隔,有一个安宁祥和的嘉绒藏族村寨,这就是红军翻过第二座雪山后的汇合点。

  万里长征如黄钟大吕之鸣响,在中国大地激起袅袅不息的回音。数十年过去了,还有无数人像我一样,踏上了重走长征路的征程,去触摸万水千山中镌刻的脚印,去感受伟大的长征壮举。(作者单位:四川乐山市滨河路乐山市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郭慧)

网站编辑:唐明涛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