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下成长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发表时间:2019-10-09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冯轩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勉励乌兰牧骑队员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赤峰市考察时,再次为乌兰牧骑点赞。他指出,乌兰牧骑是内蒙古这个地方总结出来的经验,很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于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60多年来,从一支仅有9人、两辆勒勒车、四件乐器的小队伍发展成为草原上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乌兰牧骑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变革中产生的特殊文化现象,其本质上是党的文艺方针、文艺政策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引,同内蒙古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实践。

     

      一、乌兰牧骑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民族文化观为指引而创建的文艺团体

      对群众利益的高度关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鲜明的现实性特征。诞生于内蒙古大草原的乌兰牧骑,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民族文化观的指引下及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支持关怀下应运而生,与生俱来的使命即是服务农村牧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生来便熔铸着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传承着民族文化的深沉血脉。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毛泽东曾指出:“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因素,与汉族地区相比,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显得较为滞后。党和国家考虑到这些实际,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采取了帮助和扶持的态度。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指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曾提出:要根据民族的和地区的特点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总的方针政策的指示。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宣告成立。1957年至196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的大力推动下,已建成苏尼特右旗、翁牛特旗、正蓝旗、额济纳旗等17支乌兰牧骑演出队。到20世纪60年代末,内蒙古每个旗县都有了自己的乌兰牧骑,“红色的嫩芽”长遍了整个内蒙古地区。

     

      二、乌兰牧骑扎根于内蒙古农牧区群众生活实际与发展需求,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社会财富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着人类社会,另一方面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活动发展着人类自身。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而乌兰牧骑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性,生动诠释了将人民群众置于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这一深刻内涵。乌兰牧骑始终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根本路线的工作方法,具有鲜明的服务于无产阶级的属性。

      在乌兰牧骑成立的筹备阶段,经调研发现,内蒙古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不少牧区走上百里路才能碰到一两个蒙古包。要有效丰富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就必须建立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这也是乌兰牧骑被称为“草原轻骑队”的由来。

      成立伊始,乌兰牧骑的队员多来自草原农牧民,仅有9人的队伍却一专多能:报幕员能唱歌,唱手也能拉马头琴,放下马头琴又能顶碗起舞。舞台之外,队员们还能帮助群众做饭洗衣,修理家用电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无论是定居点还是放牧点,哪怕只有一个牧民,乌兰牧骑也会演出。因此,乌兰牧骑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队员们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乌兰牧骑克服人、财、物短缺的艰苦条件,以机动灵活、富有民族风格的文化宣传形式,向牧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进行巡回服务与辅导活动,从而满足牧民群众的文化需要。

     

      三、乌兰牧骑是为无产阶级政党服务的文艺团体,其本质是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的创新实践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其执政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或少数一部分人的利益,其服务的目标是广大人民群众。乌兰牧骑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它有力地担负了党赋予它的使命,不懈地传播民族文化精华,并运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话语传达党和国家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团结,增强了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自信。从这个角度来讲,乌兰牧骑作为由中国共产党推动产生的文艺团体,开创性地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党的宣传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是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历史上较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单位性质角度来看,乌兰牧骑属于基层文化事业机构,编制一般为25人-30人,工资收入由财政保障。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首任队长,是由时任旗文化局长乌力吉陶克陶兼任。因此,乌兰牧骑毫无疑问是党和国家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体制内文艺团体。在乌兰牧骑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关注和重视乌兰牧骑的发展。创建之初,乌兰牧骑得到了乌兰夫同志的大力支持,周恩来总理也极为关注乌兰牧骑的试点工作,赞扬乌兰牧骑对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为乌兰牧骑安排全国巡回演出。“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上,应当写上乌兰牧骑的一页。”乌兰夫对乌兰牧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四、乌兰牧骑强力推动了群众生产,直接感染、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与生活理念

      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变化的利益需求是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激发人民群众自我解放的热情,特别是要帮助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现代无产阶级明确自己的地位,理清实现自身解放应做的准备。乌兰牧骑向农牧区群众广泛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中一贯弘扬着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表率践行着吃苦耐劳、砥砺奋进的“蒙古马精神”,有效实现了精神力量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提升作用。

      60多年来,全区乌兰牧骑创作了13200多个节目,有1100多个节目在自治区获奖,有230多个节目获国家级奖项。其中,大多数节目都是自行创作,就地取材于农牧民的真实生活。例如,经典歌曲《达那巴拉》取材于现代蒙古族民间叙事诗,讲述了青年达那巴拉被强征入伍,与情人金香不得团聚的悲剧故事,表现了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兵役制度的憎恨与抗议;《苏尼特布斯贵》创作灵感直接来源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上妇女们剪驼毛、将驼毛搓成线的优美场景;《我是公社的小牧民》是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舞台之外,队员下乡途中常常顺路捡柴,到了目的地便把捡到的柴送给群众。到群众家中,帮忙打扫羊圈、挑水、喂马。群众劳动时,队员们也跟着一块儿干。遇到远道而来的老弱病残牧民,演出结束后队员们就把蒙古包让给他们,自己睡到马车上。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就是这样用真情实感与牧民交流交往。对于广大农牧民来说,乌兰牧骑的节目和队员都与自己的生活场景、所思所想息息相关,因而乌兰牧骑的感染力与引导力非同寻常。这种舞台内外相结合的宣传方式,不仅深入地宣传了党的惠民政策,形象地展示了新农村建设成果,也使农牧民深切感受和理解了党的温暖政策,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乌兰牧骑体现着快乐劳动、造福社会的先进劳动理念,闪耀着共产主义劳动的光辉色彩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共产主义劳动不再是人们维持生活的手段,每个人都尽自己的能力,充分为造福社会而劳动,使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施展,从而变成一种享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乌兰牧骑始终坚持服务于基层牧民生活。以乌兰牧骑为代表的先进者劳动,也具有一定的共产主义劳动的性质。

      “穿过大风雪,走过大草原,我的勒勒车来到你面前。坐上我的勒勒车,带你去从前,找到那条熟悉的路,去看当年的草原,从此你会明白,我们的那首歌为什么永远也唱不完。”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演绎了老一代乌兰牧骑艰辛却美好的往日时光。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刚成立的时候,物资缺乏,化妆品极少。演员们经常借用牧民的衣服鞋帽演出,没有口红就用红纸染唇,没有眉笔就用烧过的火柴棍描眉。生活虽苦,但乌兰牧骑队员们却情绪高涨,充满生机活力,大家乐此不疲地工作着。尽管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但是他们的劳动自觉不是为了履行某项义务、不是为了享有某些报酬或荣誉,而是自愿无定额的劳动,是为公共利益劳动的自觉要求进行的劳动。

     

      六、乌兰牧骑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共同发展,共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文艺工作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主要表现在正确把握所处时代的特征。我们党进一步把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要求我们必须把握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党和国家对于乌兰牧骑的主要工作、覆盖领域、主体功能的定位要求正是紧跟时代发展,而乌兰牧骑主动提升、自我革命的进程从未止步。乌兰牧骑的发展,与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70年的各项方针政策紧密相连,也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发展紧密相连,呈现出了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与时俱进品格,真正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在文艺领域的有机结合。

      在乌兰牧骑发展的60多年中,毛泽东同志曾3次接见乌兰牧骑的代表;周恩来同志12次接见乌兰牧骑的代表并希望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把革命的音乐舞蹈传遍全国各地,去鼓舞人民;邓小平同志为乌兰牧骑题词“发扬乌兰牧骑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同志充分肯定“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胡锦涛同志视察内蒙古自治区时在基层观看了乌兰牧骑演出,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回信、点赞勉励乌兰牧骑队员。这些亲切关怀,反映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乌兰牧骑队员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殷切希望。

      60多年来,乌兰牧骑创作与展演的节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致力于歌颂伟大祖国和民族英雄。乌兰牧骑具有鲜明的精神标识,新时代下的乌兰牧骑呈现出了许多新的时代特征:一些节目与党和人民共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充分结合,着力扶志扶智;一些表演与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相结合,以“互动有奖问答+政策宣讲+文艺表演”的形式更加有效地宣传了政策;一些节目以“文艺+互联网”模式登上网络平台,通过电脑和移动端进一步提升了传播效果;一些队伍与当地的特色旅游项目相结合,既实现了对外宣传,也拉动了文旅产业发展。

     

      七、新时代乌兰牧骑精神深刻回应了习近平文艺思想,将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继续前进

      继2017年11月21日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之后,2019年7月1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考察调研,为乌兰牧骑队员点赞。习近平指出,乌兰牧骑是内蒙古这个地方总结出来的经验,很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文化市场发展满足群众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而乌兰牧骑这种直接为老百姓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文艺活动永远不会过时,要继续大力提倡、支持、扶持和推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也进入了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精神,正深刻反映了其文艺思想的内核观点。一是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造性地落实到文艺各个层面,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扩大到文艺工作和文艺创作各个环节。二是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三是“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这一嘱托,真正厘清了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职责和使命、目标和任务、原则和要求以及文艺创作该“做什么”与“如何做”等内涵,全方位提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新范本。

      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始终保持乌兰牧骑的红色基因不变,扎根草原,服务人民,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在编制、待遇、经费、活动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并将编制完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各地乌兰牧骑创作了歌曲《赞歌献给共产党》、快板《老党员说说十九大》、爬山调对唱《十九大精神暖人心》、二重唱《不忘初心》、好来宝《颂歌献给党》等优秀作品,在新时代继续焕发着“红色文艺轻骑兵”的魅力。

      总之,乌兰牧骑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发展的文艺团体,其精神既是我国民族文艺工作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群众观指引下的广泛继承和发扬光大,又彰显了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创新理论所赋予的新的时代内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红色文艺轻骑兵”必将呈现出新时代风采,在新中国文艺史上、在内蒙古自治区历史上留下光辉夺目的一页。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实践杂志社全媒体策划调度中心主任助理)

    网站编辑:孙梦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