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发表时间:2018-04-19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这一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推进伟大事业的征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考验和风险,必然会经历更加激烈紧张的较量和斗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遗失初心。因此,要在复杂局面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保持战略定力的自信是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的重要标志

      战略定力,是在把握大势前提下,为实现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而应具备的宽阔视野、战略睿智和坚定沉着的行动能力。所谓“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即要沉得住气、稳得住神,不为外界所扰,不为一时利益得失而改变目标和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要会议或实地调研时,高频率反复强调“战略定力”。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战略定力的思考和部署,我们深刻体会到,保持战略定力,是我们面临复杂深刻的国际形势变化,在乱局中保持清醒、在变局中抓住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在97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修正错误、夺取胜利获得的宝贵经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旗帜鲜明地提出战略定力,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卓越智慧,展现了一个执政大党具备的深厚理论素养和能力素养,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更加成熟的重要标志。

     

      保持战略定力的底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伟大成果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新思想、新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获得胜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保持战略定力提供了深厚理论基础。

      保持战略定力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理论创新。

      伟大的使命召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我们党是一个富有崇高使命感和理论创新意识的政党,担当使命的需要指向哪里,理论创新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战略目标与历史使命。越是接近目标,担子和压力就越大,干扰和杂念就越多,就越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越需要时刻保持战略定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建设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它明确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定位,体现了敏锐的战略判断力;统筹推进“四个伟大”,搭建改革“四梁八柱”,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力;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针对性部署,体现了百折不挠的战略意志力;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体现了坚定不移的战略执行力。整个理论贯穿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矢志不渝的使命担当,饱含着“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自信,展现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迈上新征程的巨大决心。

      保持战略定力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民主法治、思想文化、人民生活改善、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推动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在西方资本主义内生矛盾蔓延激化的背景下,贡献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功实践,处处闪耀着保持战略定力的智慧光芒: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等等,无不反映了保持战略定力的意志与决心。在具体的工作推进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如何保持战略定力作了许多形象化表述,比如“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有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等。保持战略定力,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中,展现了巨大威力,取得了伟大成果。可以说,保持战略定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应用,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动再现,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又一重要贡献。

     

      保持战略定力的核心是保持政治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战略的高度对“定力”作了深刻研判和系统阐述,主要涉及到“走什么路”“谁来领导”“秉承什么发展思想”等问题,其核心就是保持政治定力。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改革开放40年来的探索深刻表明,我们党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化解各种危机,保持生机活力,开创崭新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是有着巨大优势与远大前景的,是引领着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潮流的,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全体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上创造更多彪炳史册的业绩。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体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服从”,做到思想上自觉、政治上明白、理论上清醒、行动上坚定,毫不动摇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党紧紧依靠发展,不断增强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切实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聚集人民力量,得到人民拥护。

      全面贯彻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就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的福祉,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推动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

      (执笔人:刘起军,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甘德健,湖南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王玥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