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走向纵深:《记住乡愁》进入第四季
    发表时间:2018-04-08 来源:《党建》杂志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撰稿策划 郭文斌

      如何把五千年的经典传统、民间传统和革命文化、时代文化熔为一炉,通过乡愁深加工,变为一种浑然天成的电视版的“新传统”,是《记住乡愁》创作团队的不懈追求。

      4年来,我们在遵守电视规律的前提下把新闻思维转化为哲学、史学、文学、人学思维,把“风物传说”“英雄传奇”“新英雄传奇”思维改变为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文化表达和人格展示,在认知方式上更加整体化,在价值观上更加核心化,在采编理念上更加生活化,在传播手段上更加时代化,有效解决广度、深度、高度、纯度、传播度相统一的问题,在保证思想内涵和整体风格的同时,力所能及地进行一些形式感实验,同时增加许多新技术手段,力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部纪录片被中宣部领导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到了第四季,这种理念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把固守传统和创新表达相结合

      要想枝繁叶茂,必须根深蒂固,要想充分创新,必须走进中国文化传统深处。在作品把握上,我们主动出击,从纷繁复杂的采访线索中寻找能够为人类带来生机、包容、安全性启示的内容,思路就一下子敞开了,手脚就一下子解放了。渐渐地,一种全新的文史哲一体化的乡愁表达体趋于成熟,这就为节目的创新打开了无限可能性,文体空间大为扩展,叙事自由度大为舒张,从而生产出电视版的古镇“人物志”“精神志”“风物志”,但叙事方式却是文学的、诗性的、人性的。

      比如,河北伯延镇,用乡愁风格生动有趣地解读“实事求是”,包括周恩来总理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引起党史研究专家的兴趣,称创作团队为党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再如,福建嵩口镇,在讲述传统的义举时用了充满悬念的小说手法。清康熙年间,嵩口镇邻县仙游旱灾,庄稼颗粒无收,许多人都饿死了。嵩口镇富商陈长仁听到这个消息,拿出家中全部积蓄赈灾。然而,嵩口镇周边高山环绕,常有土匪出没。为了确保义粮顺利送到仙游,陈长仁请人在运送粮食的担子上插了一面旗,上书“陈长仁义米”五个大字,告诉土匪这是赈灾义粮。从嵩口镇前往仙游要走两天两夜,五六十里的陡峭山路,时已73岁高龄的陈长仁亲自押送。土匪深为感动,让他安全送到仙游。仙游百姓感谢陈长仁,雕碑送到嵩口镇。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仙游籍军阀占领了嵩口镇,扬言要杀嵩口族人。当族长给他讲了当年先人义救仙游百姓的故事后,他还不信,族长就带他去看当年的石碑。军长顿时羞愧不已,说:“险些开罪长者于地下。”命令军队从此不得惊扰当地百姓。如是,在讲了义渡、义施、义葬、义捐的故事之后,节目带观众走进别有情趣的民俗博物馆,让人感动的是,馆里陈列的400多件展品没有花费一分钱,全部是由嵩口镇百姓自发捐赠,许多都是家中珍藏的宝物。

     

      把精神高度和通俗表达相结合

      任何一种文化样式,如果不能有效地寻求一条与广大受众沟通的道路,都难以走远。湖南芙蓉镇用当地俚语“吃得苦,霸得蛮”作题,就是很好的典型。

      这种“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通过诸多生活化细节被表现得淋漓尽致。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水电站建设和铁路的开通,曾经繁盛的百年码头萧条了,以船运为生的人们生计都有了问题。此时,杨崇贵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开发猛洞河溶洞发展旅游。当时,6个只有三十几岁的年轻人自发组成了突击队,驾着一艘机动小船开进了猛洞河峡谷。洞内无路可走,需要沿河修建栈道。突击队员们就泡在十几米深的水里,在河边的石壁上凿出一个个方形石孔,然后浇筑横梁、铺设桥板。溶洞里的温度与外界差异极大,即使是在夏天,水温依然冰寒刺骨。他们只好喝酒暖身,约半个小时左右要换一班。一个石孔要几天才能凿成,一段栈桥要几个月才能完工。6人就长年累月住在船上,渴了喝洞中水,累了在船上伸伸腰。1986年,小龙洞第一期开发完成,首批客人坐船来到洞里,古镇沸腾了。在小龙洞三年多的施工过程中,六汉子往洞内背运了96吨水泥,24吨钢材和3万多块青砖。磨破了双手,背肿了双肩,但从未抱怨过。

      如此“吃得苦,霸得蛮”的故事在芙蓉镇比比皆是,编导精选了几则,进行了生活化展示,之后,借助专家之口把它上升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高度,为观众树立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精神坐标。

     

      把抢救性心态和建设性心态相结合

      抢救性心态让人生发责任感,让人有胆;建设性心态催生智慧,让人有识。创作团队虽然年轻,但普遍具有使命感。用制片人王海涛的话说,这是一支浑身冒着爱国主义精神的战斗团队。因此,乡愁作品在叙事策略上就把焦点打量和散点透视相结合,把史诗性的重大题材、宏大叙事和描绘市井生活画卷相结合,始终聚焦对当下社会的烛照感和建设性。

      青岛琅琊镇讲述的古城墙保护故事,就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节目在叙述视角上,既激发人们的抢救热情,更打开人们的建设思路。解放初期,村里分配宅基地,把一段城墙分到了杨茂兴的院子里。从那时起,他就把古城墙当成宝贝一样,看护了起来。虽然经过600多年的风雨沧桑,城墙仅剩下一点残垣断壁,但为了保护它,想了很多办法。弥留之际,杨茂兴还不忘交代儿子们,一定要好好照看城墙。在去世前几天,他不时过去看看,摸摸。给后人说,不管谁,不管怎么着,千万要把它保护好。之后,政府帮助维修,再后来,琅琊镇的居民自发建起了一座夏河城公园,所有留存下来的老城墙都被保护了起来。

     

      把理性高度和诗性表达相结合

      如何让现实主义叙事既有理性高度,又能诗性表达,一直是创作团队努力的方向。节目到了第三季,发现刚性的不屈不挠、大义参天的主题集中,像一二季那样柔性的充满烟火气息和岁月温暖的片子少了下来,也许是古镇形态本身的军事化、商业化和杂居背景的缘故,作为一种民族精神气象,这是我们希望的,但是接下来的60集节目如果持续保持这种气象,就会给观众造成审美疲劳。为之,第四季就必须进行“辨证施治”。

      宁夏将台堡镇就是成功的范例。在讲述了将台堡镇作为历朝历代的军事后方地位和持续性的供给史,特别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壮丽画卷之后,重点介绍了两个人物,一位是41岁的火彦红,一位是38岁的谢宏义,让人惊喜的是,他们两位都对土地有着诗性的理解,都匪夷所思地作出了在当今社会堪称传奇的还乡之举。特别是谢宏义,他要探索在乡亲们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如何过上好日子。

      片尾和他们进行理性呼应的居然是一位对“农历”和“安详”有着彻骨热爱的作家,真是有些天造地设的味道。将台堡天然的农历底蕴和安详气息滋养着作家成长。那些充满着大喜悦大狂欢,让人着迷让人陶醉的美好岁月,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让他萌生了写一部既能给大地带来安详,又能给读者带来“吉祥之书”的强烈愿望,通过12个春秋的打磨,一部被誉为具有“中国符号”味道的长篇小说《农历》终于出版了。如何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平面、泡沫、冰冷、脆弱,而是具有质感、诗性、温度、活力,是《农历》着力探求的。

      和中华大地上众多古镇一样,这片土地给我们的启示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正如这位作家所说,要记住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两千年的奉献和牺牲,人的牺牲,土地的牺牲和奉献;要记住革命先烈给我们留下来的伟大精神!●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