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强国梦是中国梦的坚强支撑
    发表时间:2017-08-08 来源:《党建》杂志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强国梦是中国梦的坚强支撑

    郝永平 赵慧

     

      内容摘要: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强国梦是对历史的回眸与觉醒,要为进一步实现强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强国梦 中国梦 治国理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国家富强是中华儿女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实现强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目标之一。

     

      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根本内涵。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被放在中国梦内涵的首要位置,彰显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国家富强不仅体现在物质富裕,还表现为精神富有:前者是指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国防等硬实力;后者指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等软实力。而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世界强国,无疑要看它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相加的综合国力。所以,中国梦亦是强国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

      国家富强是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民族振兴就是要使有过衰落历史的中华民族振作兴旺起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最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但是国家不独立、不强大,处于任人宰割和欺凌的状态,民族振兴的梦想就无法实现。可见,国家富强是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在民族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民族振兴必须依托于国家的力量。只有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强大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才不会沦为空谈。

      国家富强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人民幸福旨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变成一种真实的存在状态,具体而言就是使人民拥有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资源、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社会保障等等。国强民可富、国弱民亦穷,国家的富强可以为人民生存、发展、享受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资源条件和优越的社会环境,使得人民幸福的实现有了现实可能性。反之,国家不富强,人民就不会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就不能够真正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强国梦是对历史的回眸与觉醒

      古代盛世辉煌是强国梦的历史参照。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历史上的中国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民族关系融洽,是农业文明条件下的世界强国,在当时创造出鼎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今天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达到强盛的目标,凭借强大的实力为世界文明与人类历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近代落后挨打为强国梦提供历史启示。近代以来,中国呈现出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衰败状况,中国的领土被分割,百姓被蹂躏,民族失去尊严。在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已成为先进的生产方式之时,客观上要求封建统治的历史性转换。而清朝中后期的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僵化保守,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虚假自尊,错失了宝贵的历史机遇,中国开始逐步落伍于世界潮流,在文明的碰撞中败下阵来。如果说鸦片战争以来的挨打是历史的悲剧与民族的耻辱,那么清朝中后期的落后与封闭则是深层次的祸根。辛亥革命以后,我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国家仍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才真正站起来。因此,国家富强是近代史的深刻历史启示,也是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

      安邦定国是强国梦的内在逻辑。我们知道“弱国无外交”,但更应懂得“强国能安邦”的道理。古书《管子》言:“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虽不用宝币事诸侯,诸侯不敢犯也。”古代圣贤道出了治国安邦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同样如此,一个国家若要实现政治稳定、长治久安,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免受他国的武力侵袭,就必须成为强大而有实力的国家。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人民“站起来”仅仅是个起点,“富起来”是基本目标,而“强起来”是对“站起来”、“富起来”的丰富发展以致超越。

     

      实现强国梦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时指出,中国要变成一个强国,各方面都要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党中央以科学的顶层设计为建成世界强国绘制了路线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稳步推进,丰富了中国梦的思想内容。现在,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发达的世界强国。

      进一步建设经济强国。经济繁荣,国泰民安。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部分省市人均经济总量已经接近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值、外汇储备均居世界首位,中国已经是具有重要实力的经济大国。但经济总量虽大,结构还不完全合理、创新能力不够强、人均水平低,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党中央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指明方向。

      进一步建设科技强国。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北斗导航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向科技强国迈进。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为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

      进一步建设文化强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历来是一个文化大国,拥有着灿烂和悠久的历史文明传承。但是,我们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路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央部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进一步建设网络强国。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是我国必然要做出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只要我们按照中央要求努力落实,就一定会实现网络强国目标。

      进一步建设海洋强国。以海兴国、以海强国。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海洋大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21世纪,随着海洋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建设海洋强国是我们必须做出的战略决策。必须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进一步建设人才强国。国家兴盛,人才为本。我国有13亿多人口,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才也众多。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的人才竞争优势仍不突出,承担现代化重任的高素质人才仍然紧缺,人才强国战略势在必行。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作者分别系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馆长、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2015级博士研究生)

    网站编辑:付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