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石小娇:中国道路离不开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发表时间:2017-08-08 来源:《党建》杂志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中国道路离不开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石小娇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政党理论成熟的标志,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的展示。

      关键词:领导核心 中国经验 道路自信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会议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政党理论成熟的标志,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的展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预见

      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一条基本原理。马克思曾形象地说,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这个“乐队指挥”实际上就是权威。从党的建设方面看,这个“乐队指挥”实际上就是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领导核心”这个词,但却在相关论述中把“权威”“集中”“领袖”“党组织”“优秀分子”等领导核心相关概念作出论述,并预见了权威在党的组织建设和革命行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整合政党思想的关键。列宁曾经指出:“只有工人阶级的政党,即共产党,才能团结、教育和组织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先锋队,也只有这个先锋队才能抵制这些群众中不可避免的小资产阶级动摇性,抵制无产阶级中不可避免的种种行业狭隘性或行业偏见的传统和恶习的复发。”在列宁看来,没有坚定的领导核心,就难以统一无产阶级政党思想。

      二是增进党内团结的核心。人们之所以从事政治活动,其根本动因在于人们实现自己利益的要求。不可否认,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无处不在。在事关党的利益、个人利益面前,会产生各种利益分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恩格斯认为,只能是“个别人的意志总是要表示服从,这就是说,问题是靠权威来解决的”。

      三是革命建设成功的保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领袖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在领导核心上出了问题,社会主义胜利只能是一句空话。恩格斯在反思法国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列宁进一步把权威的作用提高到事关革命成败的高度。在列宁看来,“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

     

      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

      20世纪,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所向披靡,挽救人类免遭法西斯的蹂躏,彻底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尤其是戈尔巴乔夫主政时期的苏联是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拥有巨大的核武库和国际话语权,资本主义世界对它不敢有丝毫懈怠。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像苏联那样,强大的国家机器无处不在,但也没有哪一个超强国家像苏联那样一夜之间失败,成为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我深深体会到,改革时期,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戈尔巴乔夫的这番忏悔,道出了苏共失败和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

      思想核心危机。20世纪中后期,苏共最高领导人放弃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否定社会主义历史,放弃共产主义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新思维”的指导下,戈尔巴乔夫强力推崇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控松绑,公开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鼓励政治改革的公开大讨论,很快就在国内“形成了反共、反社会主义和美化资本主义制度、赞扬资产阶级价值观的舆论和思潮”,加深了人们对苏共和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信任危机。

      领袖核心解构。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共产党最高领导人为维护个人权威,大搞裙带关系、宗派主义,致使党内选人用人机制朝着“精英逆淘汰”的方向越走越远。如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期间,通过“贬低和推翻”的方式,全盘否定斯大林,在苏共党内开启了一个“去核心化”和“解构”最高领导人权威的错误先河。

      组织核心涣散。苏共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党内腐败、脱离群众,使其多年建立起来的执政基础和合法性很快丧失,并走向组织分裂。电视纪录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旁白:“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有学者认为,“共产党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折腾,党就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至此,能够抵抗国家离心力的凝聚力量已丧失殆尽。于是,苏联的解体就不可避免,一句话,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苏联”。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转型和治理提出了警示。

     

      中国道路离不开正确、坚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来的历史反复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会顺利发展。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之前的14年,中国革命取得了两次胜利但也经历了两次严重失败,以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为代表的中共早期领导人没有能够成为正确、坚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遵义会议之后的14年,是毛泽东领导地位形成、明确和巩固的时期,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时期。1935年10月,张国焘另立“中央”,破坏中共中央的领导核心,导致红四方面军伤亡十分惨重,几乎断送中国革命。这说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形成一个正确、坚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至关重要。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不开正确、坚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今中国正步入改革深水区,正处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道路就是党的生命”。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新党情、新国情、新社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一个正确、坚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万万做不到。

      应对风云变幻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需要正确、坚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当今世界仍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政治秩序多元化前途漫漫;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面对一个日益崛起的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深感不安,依然没有走出“修昔底德陷阱”,极力渲染“中国威胁论”,联合日、韩、印等周边国家牵制中国,不断制造摩擦。显然,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只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才不会在荆棘丛生和充满风险的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上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及创新途径研究”(项目编号:15BKS1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湖南商学院讲师)

    网站编辑:付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