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关于军事题材影视创作的若干思考
    发表时间:2017-08-30 来源:文艺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边国立

      

      

       

      《长征大会师》

       

      《士兵突击》

       

      《集结号》

      

      从影视创作角度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我们既面对历史,也面对现实。纪念,就不仅有节庆的意义,更是总结和探研的契机。

      传承宗旨意识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出品了许多表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斗争历史的优秀影视作品。新时期以来,不断拓展着的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斗争的银幕视野,对观众的历史认知发生重要影响。在改革开放、商业竞争、娱乐潮动、反腐倡廉的大时代环境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途程中,军事影视的历史回眸应当更深层更多侧面地昭示后人,当年,许多知识分子、富家子弟、名门之后为什么放弃功名利禄,选择跟着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投身革命,无数农民子弟为什么会离开炕头和土地参加革命,革命队伍为什么能够承受那些难以承受、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前赴后继,成千成万的先烈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将热血洒在我们的前头。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秉承的为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建立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社会的奋斗宗旨的引力。承载反映历史状况和历史规律重要使命的军事题材电影创作,正是传承宗旨的重要艺术负载。将宗旨的宣示融入庄重的艺术历史叙事,以多重视角、洞悉的深度赋予后人以审视的眼光,从中获得启迪,这是现实向历史的急切呼唤。

      开掘和弘扬作品蕴含的恒久性价值 

      军事影视是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的重中之重。从影视长征题材作品来看,中国共产党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为中华民族光明前景奋斗的宗旨,以及在红军将士身上表现出来的团结战斗精神、顽强拼搏的奋斗意志力,那种显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不可磨灭的人类进取精神,就是长征和长征题材影视蕴含的恒久性价值。这种恒久价值的内蕴一定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底蕴相交融,而在影视作品中显现其厚重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我们从影视作品《长征》中看到,红军队伍的物质生活条件是那般艰苦,红军的军事装备远不及国民党军队,红军前行的道路无比艰难,险阻重重,他们的生命力却是那般顽强,可谓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南征北战,为远大革命理想和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高于天的革命理想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的交融合力穿越了历史的天空。如何在创作中更自觉地开掘和弘扬历史的恒久性价值,让厚重独特的军事影视文化产生更大的更现实的更久远的影响,军事题材影视任重道远。

      人性表现不断走向多样和深刻 

      将表现战争过程和战绩与揭示人的心灵交织起来,将战争怎样影响人与人怎样影响着战争交织起来,是新时期以来军事影视创作的一个本质跨越。而人性表现不断走向多样和深刻,更为厚重地构建着军事影视的史诗品格。影片《革命到底》描述的三个为爱情参军的年轻的红军战士的人生、革命历程,从人性升华的角度,谱写了战士的史诗。万千普通战士的史诗汇聚成可歌可泣的人民革命战争史诗篇章。解放战争战场上,为了不让大部队被敌军“咬死”,团长刘泽水没有命令吹响让9连撤退的集结号,他的决定也是一种人性。在那种危急情形下,执行牵制敌军任务的9连即使接到命令也只能是冲锋号而非集结号。在此,军人牺牲的价值一目了然。主动牺牲精神更是军人的内蕴素质,也是他们的人性。影片《集结号》再次严峻地表明这一点。

      美的人性和人性的美,在长征题材影视中大放光彩。红军将士是怀着革命的理想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去战斗的。虽然,他们参加革命的起点不同,但他们在长征中成长为自觉的革命者,完成了个体人性嬗变的历史。他们迎难而上,无畏牺牲,站在了人性的制高点。因为他们拥有高于天的革命理想和无比坚定的信仰,就拥有最高的灵魂纯洁度,他们的人性就经得起最严峻最严酷最超常的考验。红军队伍官兵一致,处处显现着爱护他人生命超过爱护自己生命的人性美质的光彩。为实现革命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牺牲亲人,正是红军队伍的整体属性和人性高度。90年来,人民军队这种带着先进阶级性的人性与人性的普遍性的高度统一,抒写着伟大的革命史诗。

      需要历史和生活的原生形态表现 

      岁月沧桑,战争越来越成为后人心中的战争。面对观赏样式的多样化翻新,面对许许多多新趣味新信息涌入新的媒体形成新的视听环境,面对观赏趣味和审美取向都在发生着变化的各层次观众群体,军事历史影视怎样打动今人,影响后人,怎样让历史和历史精神与观众形成多层次接续?离不开原生形态的魅力。军事影视的生命力、感染力及其历史回眸的当代意义,均生发于历史的原生形态之中。今天,我们特别需要将历史的原生形态融入多样化的艺术审美形态,努力营造对远离历史的人们也会产生的不可抗拒的原汁原味的观赏诱惑力,以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原生形态表现,吸引观众不由自主浸润其中,触摸历史的温度。使陌生感转换为新鲜感和观赏兴味,更自然地搭起历史通向现实的桥梁。就如表现长征中“湘江血战”的影视作品,场景是那般真实惨烈,而极具震撼性,就如电视剧《长征》中那些绝无粉饰的历史影像,与动人的主旋律音乐共同溶入那艰辛无比的历史征程、历史风貌,令后来者沉醉其中激情难抑。生活虽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荧屏看到那些更本真的而不是想当然的红军将士身上焕发的永不言败的豪迈。

      原生形态的保有是对艺术的根基性要求,但不是对生活的描摹,在历史原生状态的影视回溯中,融入时尚元素、明星效应,做传奇演绎,艺术的修饰,以及在原生形态风貌与修饰美的结合上努力标新,等等,都不失为实现精神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相统一的手段。但本真的存在仍然是不可丢失的根基,历史创作,要坚拒“架空”历史的任性虚构。

      塑造有新代际特征的军人形象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了。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是不变的。今天,面对疾速变化的国际军事形势,面对我军新的军队建设形势,面对新的观众群体,军事影视创作要迈开新步伐,在变与不变的把握中,完成对军队宗旨传承的艺术使命。军事影视对人民军队形象塑造展现两种基本性格。一是军队性格,所谓军队性格,由军队宗旨、历史传统、部队精神、代际传承等性格元素构成,蕴含于军队战斗、建设历程的方方面面。核心是对宗旨的秉持、传承与彰显。二是人物性格,即那些有着代际特征的各种军人形象的戏剧性格。军队性格是由各个代际的军人形象来共同展现的。军事影视创作面对着的,是90年来在不变中不断变化着的军队形象,一代又一代接续而来的新的军队成员,他们以不断更新的面貌,秉承宗旨,传续传统。军事影视也当努力追求变化,塑造有着新代际特征光彩的军人形象。

      军队性格的稳固,与军人的代际传承的稳定性有高度一致性。今天,军营里从战争年代过来的现役军人已经没有了。“00后”军人马上就要大量进入军营。人民军队宗旨传承,也由父子辈祖孙辈的传承方式,走向新生代军人之间的互相传承,就如《红领章》《我们的连队》《士兵突击》里的那些连队,作为纵向接续、横向传承的基层集体,极有意味。注重在新生代军人的性格锻造中,完成新生代军人之间对历史的接受和传承,不仅更有意义,且更有新锐性,新特点。对此,军旅影视应有清醒的认识,积极作出相应的视点转换,凭着对生活的敏感和深入开掘,找到如何表达那些更内在的新军人群体之间对历史精神传承的途径和方式,进而给予艺术地回答。

      现实题材的“战争”对焦逐渐清晰 

      无论从概念的长期惯用方面看,还是从语义学角度看,军事的概念都包括着军旅。因此,和平年代军人站岗放哨、复员军转、抢险救灾、军工科研等等,都可以纳入军事题材范畴,而狭义的军事题材就是战争题材。军事影视最核心的主题是战争主题。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曾经历了几次局部战争,毕竟又有30多年没有打大仗了。30多年来,世界军事斗争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军事技术和装备发生了很大变化,战争手段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军事题材影视创作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大量的战争历史年代叙事与现代战争本体表现的相对薄弱化共存。和平年代日久,军事训练的针对目标是什么?我们的“敌人”在哪里?传统的红蓝军演习模式还能继续吗?怎样练成能真打的本领?在新军事变革大势的强力呼唤中,影视现实题材的“战争”对焦逐渐清晰。

      军人基本生存状态永远是打仗和准备打仗。军人使命永远落实在战争和虚拟战争中。当我们真正将镜头聚焦“战争”时,就可以在丰厚的题材类型中发现各种各样的足够强大的“敌人”。例如,着眼实战,开展对抗性无预案军事演习;协力打击毒贩,参加反暴反恐,及各种“走出去”的行动,等等,都是在面对“敌人”,都是在与对手较量。在与强大对手较量中方显英雄本色、民族豪气、军人智慧。由是观之,《战狼》《我是特种兵》《反恐突击队》等等热映影视作品的示范作用应当重视。

      今天,新高军事科技手段和装备迭现,人的战争与网络数据战已不可分离。传统战争经验与新战争技术手段融合应用于军事训练演练,还有市场经济、社会环境对作为人的军人的种种不可忽略的影响,等等,都对官兵综合素质提升有更新更高的要求,都是塑造新军人形象必须关注的。前辈怎样面对战争,我们怎样以前辈战法之精髓更以前辈的军人职责、战斗精神面对今天的战争……军事电影的意义认知不可穷尽。

      做有思想内核的艺术产品 

      军事题材影视从来不是单纯的娱乐品。它以永远的军魂映照我们的心灵,以军人的热血牺牲精神,升华生命的境界。这都离不开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念”融入精致的剧情叙事,与丰富艺术手段的自然融合整体提升作品的精神感召力和思想冲击力。冲击淡忘战争的“和平”思想,冲击种种习焉不察的思维惰性,冲击保名争利的道德人格。“观念”又常常以高度浓缩的价值内核表达被观众牢牢记住。诸如,电视剧《突出重围》宣告的“一个兴盛民族的背后,必定站立着一支强大的军队!”电视剧《士兵突击》中士兵许三多的话: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情!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中特种兵誓言“如果祖国需要,我就是一颗上膛的子弹!我会用我全部的青春和热血,化为力量射进敌人的心脏!”等等。有强大辐射力、生命力、感染力和启示力的“观念”不独属于军营,它是从生活提炼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精准的现实应答。与社会发展和社会心理、社会情绪共鸣,与丰富的正能量吻合,因而常常成为有思想穿透力的社会寓言。

      将军事影视创作与军人使命更紧密地结合,在深挖生活素材上下功夫,在内涵意蕴上下功夫,在讲好故事上下功夫,在塑造人物上下功夫,在温润心灵上下功夫,在表现样式上下功夫,在艺术想象上下功夫,以充沛的情感元素、饱满的细节元素和丰富的审美元素触动观众、打动观众、亲和观众、培养观众、引领观众,影视剧中的强军主题在现实的土壤中将得以丰满灌注和升华。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