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中国演出40年:好风凭借力 扬帆正当时
    发表时间:2018-10-10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何瑞涓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成为中国舞台演出的一张靓丽名片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演艺事业蓬勃发展,如大江大海一样奔流,波澜壮阔,取得瞩目成就。近日,作为2018年中国(北京)演艺博览会主论坛,“艺术滋养美好生活——中国演出40年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北京人艺、中央芭蕾舞团、东方演艺集团、上海美琪大戏院、保利剧院、永乐文化集团、吴氏策划等各大演艺机构的负责人,回顾中国演出行业改革开放40年来的沧桑巨变与辉煌历程,并展望演出行业发展趋势。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有这样一组数字:1978年,北京市演出机构数仅35家,收入仅100万元;到2005年,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其间经历了27年;而从1亿元跻身到10亿元(2011年收入11.84亿元),只用了6年时间。2017年这一数据则达到了17.17亿元,票房规模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居全国首位。

      这正印证了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朱克宁所言,改革开放40年中国演艺事业是在不断解放思想、兼顾两个效益的基础上,实践逐渐成熟、理论不断深化的螺旋式发展过程,“真正对演出目的、任务和发展方向做出理论阐述,始于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策,成于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他表示,回首演出市场40年发展史,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今天开放、自由、繁荣和多彩多姿,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当作理念,中国演出市场一定会有大作为,会有光明的前景。

      40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出台了促进艺术创作、演出、营销的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国营院团稳步前进,获得长足发展。中央芭蕾舞团是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知名院团,1959年创立,改革开放后更加阔步前行。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王全兴表示,中央芭蕾舞团的发展与芭蕾舞民族化密不可分。芭蕾舞来自西方,中国芭蕾舞必须要有自己原创的、民族的内容才能打造精品,走到世界前列。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融入了京剧艺术形式; 《红色娘子军》运用民族民间舞蹈, 54年来在国内外演出近5000场,已经成为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经典剧目。而今中央芭蕾舞团“走出去”几乎都是到国外的顶尖剧院,面对主流观众、主流媒体,融入到他们的票务,每年到国外演出三四次,弘扬中国芭蕾舞蹈艺术。

      作为久负盛名的歌舞演出单位,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宋官林指出,多年来,东方演艺集团一直在变,但团队的精神内核未变,即对中外优秀文化的包容性、艺术表达的丰富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尤其是近年来集团演艺理念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化、创新型发展,建立品牌意识,唤醒了一代人的记忆,引领了新一代观众。

      演艺的发展,最直观的当属演艺内容的变化。思想的解放带来演艺的百花齐放,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曲艺、杂技等各类演出如火如荼,其中流行音乐的发展尤为突出。中国流行音乐学会主席付林指出,改革开放40年是流行音乐复兴的40年,其中1978年到1985年,是“非主流”“次主流”流行音乐的复兴、开拓期,是红色歌谣、革命歌曲向流行民谣、流行歌曲转换的时代,也是他最难忘的10年。此后流行音乐多元化、歌手个性化,音乐传播更加便捷,产量剧增,欧美强势主流音乐无障碍输入,网络歌曲跃上潮头,流行音乐的力量不容小觑。谈及中国流行音乐未来发展趋势,他指出国外目前有两类最火,一是嘻哈,一是电音,在国内的发展要做好引导,找到和我们自己音乐的结合点,“40年,流行音乐从学步的孩子,跌跌撞撞走到不惑之年,其未来发展更值得期待” 。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民营演艺企业发展空间广阔,成绩斐然。以“吴氏策划”品牌为例,吴氏策划总经理郑颖介绍道,公司1991年成立,从作坊式、家族式经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优秀的经典舞台艺术经纪公司之一。尤其是这5年来不断转型升级,“引进来”不仅是项目的引进,更是一种艺术生产的引进、运营机制的引进,是双向的融合,从注重票房到更多地做艺术教育,培养了更多青年人才。“中国文化也从‘送出去’到‘走出去’‘走进去’ ,从赔本赚不来吆喝到开始实力‘圈粉’ ,收获真金白银,成长背后是不懈的探索。 ”她强调,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 ,重要的是做到内容的品质化、运营的专业化、渠道的正确化,自信、自尊、自爱,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演艺机构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从单纯地演出,到与艺术教育结合、与旅游结合,提供更多演艺周边产品与体验。上海美琪大戏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已有77年历史,近年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总经理林振豪讲述了剧院重新焕发活力的历程,指出要把剧场做成产品,在传习经典演出剧目的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用户体验,从演艺内容、观影体验、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等不同方面来进行价值的再挖掘,拓展整个演艺产业的边界,如打造前店后场,做文创零售、艺教课堂、戏剧衍生品、精致餐饮等,培育周边业态,将看戏与生活休闲一体化。

      北京保利剧院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从2003年只管理北京保利一家剧院,到今天已经进入55个城市,经营63家一流剧院,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直营剧院院线。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文鹏介绍道,保利剧院最初单纯做演出,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壮大,2010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向上下游不断延伸,构建渠道、内容、营销、艺术教育四个平台。“我们从单一的剧院到全国布局,从单一业务到四位一体的综合业务,也是中国表演艺术行业从小众到大众、从单调到多元化的发展过程。 ”

      多媒体舞美技术在演艺中广泛应用, 40年来,从舞台上的一束光到而今的斑斓夺目,从幕后走到台前。北京华丽达视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晓勇指出,最早舞美技术在演出中只是配角,甚至是“路人甲” ,很多被称作“舞美工程队” 。近年来多媒体飞速发展,舞美应用越来越广,可以提升文化内容使其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扩大了艺术创作的空间,“我们常跟导演说,你们放开去想,只要能想到的,现代技术都可以做出来。 ”他展望,未来5到10年将出现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技术,走进日常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为文化行业服务。

      票务是演出与观众连接的关键环节。永乐文化集团董事长杨波介绍了中国现场娱乐在线票务市场的发展变迁,从手工点票到电脑售票,从线下售票到线上售票,从实体门票到电子门票,从现存门票到虚拟现存门票,十几年来,门票的销售体系发生了极大变化。永乐也在汲取国外票务的经验,演出只是一个入口,抓住每一个走进来的用户,以票务为中心,将票务上下游产业整合,不断拓展全方位服务,从提供票务到开拓场馆、演出运营、艺人经纪、品牌合作、餐饮服务等,建立一体化商业模式,公司拥有多个“泛娱乐”业务版块,如取得“成都大魔方”场馆10年演出内容运营权,为引进海外演唱会等提供场地;又如和故宫博物院携手实现全面网络售票,并合作了“故宫大:剧·展·荟” ,将故宫数字化和中国传统演出结合,助力传统博物馆走出去。

      技术正在影响演艺的全产业链。华艺互联(北京)网络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邵泽辉指出,演出行业信息尚未完全互联网化,演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华艺互联正是要整合全行业演艺资源,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IT技术、大数据技术,搭建演艺信息交流互助平台,创造可循环演艺行业生态链,实现流量转化,为更多机构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人才服务。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