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电影《出山》:从平民视角出发,展现邓小平博大胸怀
    发表时间:2018-08-22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本报记者 李博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4周年之际,由山东电影制片厂、广西天昌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等出品,王坪执导,董哲、王坪编剧,卢奇、安荣生、郑卫莉、宋晓英、唐国强、刘劲等主演的电影《出山》8月22日全国公映。影片通过表现邓小平同志1930年担任瑞金县委书记和1973年复出两段历史,艺术地展现了他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注重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忧国忧民、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怀,以及坚忍不拔、坚持真理的革命风采和人格魅力,真实展现了邓小平作为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品格和博大胸怀。

      《出山》日前在北京举办了专家观摩研讨会。李准、许柏林、赵葆华、尹鸿、胡智锋、刘汉文、赵卫防、高小立、索亚斌、左衡等与会专家认为,电影《出山》充分尊重史实,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准则,体现了主创团队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在影片中,1931年,邓小平临危受命,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他以大无畏的勇气当机立断,顶着罢官杀头的危险停止了肃反行动,同时为所有在肃反中受到冤屈的苏维埃干部平反昭雪,赢得了瑞金广大干部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与此同时,他果断决定开展边贸,一举扭转了会昌地区的物资匮乏状况,同时也为红军解决了一部分后勤问题。在下乡蹲点考察期间,他巧妙地解决了土地分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成功完成了上级党组织和红一方面军总部安排的分地和征集公粮两项任务。1973年复出后,邓小平励精图治,为了让中国的发展回到正轨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获得了全体党员干部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与爱戴,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剧作家、评论家赵葆华认为,《出山》没有采用宏大叙事的创作手法,而是通过举重若轻的表现方式,从平民视角出发,为作品赋予了时代变迁、艺术变迁的结构张力。“这种叙事手法表面上看很平实,却具有极强的叙事力量。”赵葆华分析,影片中两次表现了邓小平在基层生活、工作的情节:一次是“文革”期间他在拖拉机厂做工人,表现了他与工人之间的鱼水关系;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瑞金当县委书记,展现了他通过政治智慧获得群众爱戴的过程。“这两段情节是支撑全片的‘骨架’,深刻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是什么、执政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根本的执政方法是什么。”赵葆华表示,邓小平正是在基层了解到民间的疾苦、民间的诉求,并在这里寻求到了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无穷动力,“将领袖人物‘还原’为普通人,就如同一次蓦然回首,能够让观众重新审视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过往、审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认为,《出山》不仅串联起了改革开放时代的邓小平与红色根据地时代的邓小平,也串联起了瑞金时期的邓小平和会昌时期的邓小平,在创作层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表面上看是将两段史实进行了一次杂糅和对接,但实际上体现出的是创作者在史实建构上的大胆突破,它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精神追求不是突如其来、无中生有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累积过程才最终形成的。”胡智锋表示。《出山》中的“烟火气”令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印象深刻。“影片中充满了极具质感的生活细节,无论邓小平一家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真实而可信。比如邓小平到工厂工作的时候,周围的工人知道他身份又不敢说破的微妙情绪,就被影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索亚斌同时表示,《出山》中的大量留白段落也颇具特色,“影片对实事求是精神的弘扬这一主题是很明确的,但对于一些不适于直白展示的历史事实与细节,创作者采取了留白的表现手法,并没有进行特别明确的交代,这反而令影片别具韵味。 ”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