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谈茅盾笔下的《子夜》与上海的城市景观
    发表时间:2017-08-18 来源:文汇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杨扬  

      

       

      丁筱芳《都市风景线》(局部)

      

      一

      茅盾的长篇小说 《子夜》1933年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出版的当年就创下发行纪录。从1933年到2017年,跨越八十多年时间,中国的文学发生了多少变化,对 《子夜》 的评价也经历了众说纷纭的历史考验,如今这部作品依然会时不时地浮现在人们的阅读视野中。读不读 《子夜》,读的人多还是少,或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世界中,有了 《子夜》,有了这样的文学尝试和文学类型,只要触及到相关的文学问题,人们便会想到它,阅读它,与之对话,从中获取滋养。

      文学中的上海,在茅盾 《子夜》 诞生之前与之后,都有。之前比较经典的有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之后,有张爱玲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差不多同时期的,还有穆时英、施蛰存、刘呐鸥等“新感觉派”小说。但茅盾 《子夜》 中所描写的上海,与这些作家笔下的上海城市景观完全不同,这个不同不是细节描写技巧问题,而是对城市生活的理解和期待不一样。

      茅盾的文学书写雄心勃勃,他期待自己的作品对上海城市生活有一种整体的表现,所谓整体的表现,茅盾自己没有具体说明,但通过《子夜》 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这种努力。《子夜》 作品中的人物跨度很大,有人统计有70多个。茅盾用这些不同社会众相来整体反映一个时期的上海都市生活面貌。因此,无论小说的篇章结构,还是人物场景,茅盾都有精心细密的考虑,这也使得 《子夜》 理性的色彩比较强烈,体现出茅盾长期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学编辑的职业特点。他自己在总结 《子夜》 的写作方法时也说:“本书的写作方法是这样的:先把人物想好,列一个人物表,把他们的性格发展以及联带关系等等都定出来,然后再拟出故事的大纲,把它分章分段,使他们联接呼应。”他在 《子夜》 开头设计吴老太爷到上海,病逝后吴公馆中各色人等齐聚,这一开局常常被以前的文学史研究者称道,将它与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的开场相对比。不过,在我看来,这是茅盾个人经验与理性思考双重努力的结果。茅盾不同于当时一般的文学青年以及韩邦庆、张爱玲这类描写都市生活的作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坛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有着不一般的政治情怀和文学理想———通过《小说月报》 以及文学研究会,他与鲁迅、郑振铎等关系密切,不断引领新文学在新的表现空间和新的表现技巧方面发展;1920年他就参加了陈独秀组织的上海马克思主义小组,成为最早的中国共产党人。所以,在 《子夜》 中,他要选择一个点来展示他的这种思考与文学想象,吴公馆以及出入其间的人物,便是他的文学贡献。我们说 《子夜》 的开头,体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文学提炼能力。如果用最简略的叙事话语来概括,其实就一句话:一个人来上海,不久,他死了。这句话引发的前因后果,意味深长。这种意味深长的东西,就是文学所追求的。

      二

      《子夜》 在表现上海城市生活景观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个独特之处,就是将上海城市生活与现代社会连接在一起。如小说一开始展示了外滩外白渡桥附近十里洋场的环境气氛,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现代都市气息。对上海城市生活景观的这种独特的处理方式,与茅盾的上海生活经历以及长期的观察思考有关。从1916年初到上海谋生,至1933年出版 《子夜》,茅盾有10多年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对于都市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除了书本知识之外,茅盾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很多重大事件,他这一阶段所交往的不少人物,在当时和后来的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茅盾与这些人交往,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关注的问题焦点以及逐渐形成的思想视野,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也因此与当时一般的文学写作者形成差异。《子夜》 通过沪上一批企业家、金融巨头、文化人、军人、政客、纱厂工人的活动,来折射当时的中国社会状况,这种视野和小说的内容材料,都关系到当时社会政治的敏感神经,说它宏大,不仅指影响范围大,而且也意味着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代表,其威力不容小觑。《子夜》 中的人物,不管大人物小人物,都是一个时代的社会力量的象征,只有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才拥有如此这般人物。但 《子夜》 又不是为宏大而宏大,而是有着精心选择的文学视点,这个视点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活动。茅盾在描写上海城市生活时,反复思考了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将它当作都市生活的一种文化符码来塑造。

      金融资本的社会影响力是 《子夜》 非常抢眼的一个展示场域。以往研究者大都强调代表金融资本的赵伯韬最终战胜实业资本吴荪甫这一故事结局,以为这意味着茅盾对当时中国社会走向的一种判断。其实,这与其说是茅盾希望借小说来对社会走向做出自己的判断,还不如说他是通过文学描写与文学想象,来传递他对城市生活的某种感受。在他看来,城市中最具威力的,不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业资本,而是游走于投机市场的金融资本。所以,应该注意到 《子夜》 最后的结尾,吴荪甫败在了赵伯韬手下,带着家小,狼狈地离开上海。这一结局,放在今天的语境中,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怎么奇怪,金融资本当然比实业资本厉害。茅盾在1930年代或许还没有完全理解金融与现代城市之间的关系,但他是现代作家中最早注意到都市社会中金融资本影响力的作家。第一个写金融交易所的,就是茅盾。这种文学关注,或许与他个人生活经历有关,他的一个亲戚恰好是金融界的重要人物,1930年回国不久的茅盾,因为眼疾休息,在他的这个亲戚的公馆中,他见识了包括金融巨头在内的各种人物,领教了金融资本的巨大威力。照茅盾的理解,或许只有在当时的上海,才有可能拥有这样的金融权威,而这金融威力的背后,纠结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子夜》 中围绕金融资本所展开的细节描写,充满了戏剧性,很有活力。像浦江夜游,一群体面的金融大鳄围着交际花鼓噪取乐。像投机生意场上各种博弈手段的运用,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现用金钱来买通军阀,迫使他们佯装败北,以哄抬沪市股价。这些丰富多彩的金融运作场景的描写,在19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大概也只有在 《子夜》 中才能遇见。

      三

      《子夜》 在1930年代的中国文坛揭开了新篇章,它激发起人们对现代都市生活和中国社会生活的关注。事实上,《子夜》 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学预言,当城市化进程在中国社会还处于起步阶段,茅盾就意识到它的重要价值,并创造出了一系列个性色彩明显的城市文学景观。也正是这样开阔的文学视野中,显示了他与那些描写都市市民生活的作家作品的巨大差异。所以,无论是从上海的文学经验的积累,还是对城市生活的文学表达来看,《子夜》 是值得大家认真阅读的。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