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七大导演用镜头叙述七个全民记忆的历史瞬间
    发表时间:2019-09-24 来源:文汇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以大历史中的小人物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制图:李洁

     

      ■本报驻京见习记者 罗娜

      七位中国顶尖导演,七个全民记忆的历史瞬间,七个普通中国人与时代的迎头相撞,七次改变命运的能量迸发,七个震撼人心、荡气回肠的故事单元,汇成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影片将于9月30日全国公映。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由陈凯歌担任总导演,集结了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等国内顶级优秀导演,以及葛优、惠英红、黄渤、张译等多位实力派演员。这支“中国电影梦之队”倾情创作的献礼力作,成为公众最期待的国庆档电影大片。

      影片由《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七个故事构成,分别讲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一群普通人保障新中国第一面国旗顺利升起;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背后的科研人员的爱情与奉献;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2015年9月3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及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阅兵。

      陈凯歌介绍影片筹备过程时说:“我们首先就是确定究竟选几个导演,要拍几个段落;另外就是把70年时间梳理一下。当时至少有20个选题,都是重要的历史瞬间,然后一个个排除,最后选了7个。”陈凯歌透露,最后选定了7个导演来开会,把选题放在桌面上,让导演们各自“认领”。陈凯歌的部分叫做《白昼流星》,他选择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这一历史事件,故事讲述两个流浪少年在迷茫时遇到扶贫办退休主任,生活发生改变,在见证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后,内心也受到了洗礼。

      《回归》中的惠英红和任达华分享了关于香港回归的个人记忆,惠英红真情流露:“香港回归的时候,我终于知道自己有国家了,可以大声告诉所有人,我是中国人。”任达华也说道:“我父亲和哥哥都是警察,1997年香港回归那天,每一个普通的警察、普通的市民都是用‘分秒不差’来形容自己期盼准时回归的急迫心情。”

      流传后世的往往是大人物大事件,但那些默默奋斗、孜孜前行的小人物也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动力,影片拍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前夜》里,黄渤扮演工程师林治远。林治远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工作,就是为开国大典设计旗杆,并实现了电动升旗。大典前夕,当升旗装置出现问题时,林治远冒着生命危险,爬到20多米高的旗杆顶部排除故障,保证新中国第一面国旗顺利升起。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黄渤看了很多纪录片,“在那个历史时刻,这样的小人物很多。没有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也看不到成功的开国大典”。

      曾拍过《将爱情进行到底》《匆匆那年》等青春爱情片的张一白,这次将新中国“两弹一星”历史放在了青春爱情的氛围里。他说,“两弹一星”本身就是有关青春、有关爱的故事——是一个个科研工作者的青春,又是一重重对祖国的爱、对亲人的爱。当这二者之间起冲突的时候,这一辈的科研工作者,纷纷选择了前者。于是人生从此只有相遇,没有相聚。“这样的国史爱情故事打动了我们,我们也相信能打动观众。”张一白说。

      影片在日前试映时,不少观众看得热泪盈眶。陈凯歌表示,观众“不是悲伤地哭,流下的是激动的泪水”。

      (本报北京9月23日专电)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