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闯关东精神”的文化底蕴
    发表时间:2019-09-06 来源:学习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高静

      

      山海关城东门一门之隔,在地理上界定着关外和关内,关外就是关东。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主要指从清朝顺治年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以山东人为主体的贫苦百姓突破清政府禁令去山海关以东地区艰难谋生的历史。以敢闯敢创、艰苦创业为核心的“闯关东精神”就是在这场前后长达数百年,堪称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迁徙人数最多的移民潮中孕育而生的。这种极具地域标识的气质源自于数以千万计的移民跋涉在生死边缘间的撕心裂肺,产生于关内外民众生产生活互动中的酸甜苦辣,发端于地区间文化交流交织碰撞时的悲欢离合。这种精神所积淀出的价值追求和包含着的基因图谱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厚植、滋养她的丰厚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底蕴绘就了“闯关东精神”的价值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决定了“闯关东精神”的价值取向,绘就了“闯关东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尚仁重义、博大宽容的价值底色。中华民族向来就是自强、上进的民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作为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自强不息的信念始终支撑着闯关东先人们永不退缩、顽强拼搏,为他们奋起抗争,逆转悲惨命运提供了磅礴力量。艰苦奋斗历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精神标志。凭借艰苦奋斗精神,一代又一代的闯关东先人战严寒、斗风霜,繁衍生息,凭借双手变荒原为良田,创造的伟绩荡气回肠。重视道德是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的永恒主题,对道德的不懈追求始终伴随着我国几千年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面对复杂严酷的关外生存环境,闯关东的先人们尚仁重义,倡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在丰富发展关外地域文化的同时,还将由此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精神和文化基因延续至今,成为近代以来关内外人民增进感情、交流思想、弥合分歧的有力纽带。中华民族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千百年来坚守取长补短、择善而从的理念,在漫长坎坷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博大宽容的风韵。闯关东的先人们宽容好客,敞开胸襟与心扉与当地人携手并进,和谐相处,很快融入当地生活,共同开发生存家园,共同开启生活历程。

      齐鲁文化底蕴熔铸了“闯关东精神”的价值本色。齐鲁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人类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齐鲁文化融化于山东人民的灵魂血脉,融贯于山东人民的生产生活,融合于山东人民的品质品行,熔铸了“闯关东精神”忠诚守信、顽强拼搏、勤俭节约的价值本色。山东人在闯关东过程中,无论从事三百六十行中的哪一行,都始终坚持诚信为本,在与当地居民交往中将心比心,将心换心,以诚相待,守信重诺,丰富、发展了关外人民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体现了“闯关东精神”不褪色、不变色的山东元素。山东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关外,面对风雪严寒、天寒地冻的自然环境,面对举目无亲、居无定所的生存环境,蕴含于内心深处,根植于流淌血液中的顽强拼搏基因一次又一次被激活。他们依靠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战天斗地,与恶劣环境以命相搏,决以高下,笑到最后。闯关东的山东人大都是在自然灾害和兵荒马乱交织压迫下活不下去的穷苦大众,对能吃饱穿暖的生活有着发自肺腑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他们衣衫褴褛,或陆路或水路背井离乡来到关外,饿了就吃自带的煎饼窝头,渴了就随处找口井喝水,累了就找个门前檐下甚至窝棚、柴垛和衣而卧。即使能挣下些辛苦钱,也勤俭节约,倍加珍惜,从不浪费。省下的钱要么带回关内补贴家用,要么在关外买田置地,力求用勤俭节约的今日生活憧憬丰衣足食的明天梦想。

      地域文化底蕴丰富了“闯关东精神”的价值特色。济南市章丘区位于山东省中部,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年)正式设县。章丘历史悠久,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1928年在章丘境内的城子崖遗址首次发现了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被考古界专称为“山东龙山文化”。龙山文化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续岳石文化,距今有4500年左右的历史。章丘人杰地灵,是唐初名相房玄龄、北宋一代词宗李清照、元朝著名文学家张养浩等无数文化名人的故乡。近代数百年间,山东一带天灾人祸导致民不聊生,无数穷苦百姓走投无路闯关东。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章丘有据可考的闯关东人数就达5170人之多,章丘地域文化中固有的坚忍不拔、守望相助等特征极大丰富了“闯关东精神”的价值特色,章丘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闯关东精神”重要孕育地之一。回想过往,闯关东的路程尽管异常艰辛,关外的环境尽管异常恶劣,但章丘地域文化中蕴含的“闯”和“创”,为闯关东的章丘人迸发出不可遏止的生存愿望提供了养分。为了生存,他们不仅从事农耕,而且还从事采参、伐木、淘金等行业,在客观上推进了近代东北手工业、商业、工矿业的发展进程。他们乡土情结厚重,注重联系同族同乡,荣损与共,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坚持以“和”为贵,舍利取义,以真诚和义气化解恩怨,与当地人的和谐共处,共谋发展,为“闯关东精神”赋予了独特、鲜明的地域标识。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