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关牧村:扎根人民 一支难忘的歌
    发表时间:2018-07-18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她,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就以《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歌曲唱红大江南北;她,将西洋唱法与中国作品融合,将民族歌曲艺术化,艺术歌曲民族化;她,扎根基层,从内陆到边疆,从城市到农村,从高原到沙漠,在祖国大地上留下了一路歌声……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

     

      前奏:母亲启蒙 海河滋养

      1953年,我出生在河南新乡,五六岁就去了天津,这一待就到现在没有离开过,可以说,我是闻着海河水的味道长大的。那时候,我经常来到水边,对着水唱歌,是海河水养育了我。

      母亲是我音乐路上的启蒙者。我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参加天津市小红花合唱团,是合唱团的低声部,每次拿回来的歌母亲就和我一起练习,告诉我怎么唱。她觉得我有一副好嗓子,一定要唱出来。

      可以说我从小是在爱和鼓励的氛围中长大的,母亲鼓励我在任何场合、任何舞台去锻炼自己的勇气。有时候母亲会带着我去她的一个干姐妹家里,让我给大人们唱歌,唱完以后大家就鼓掌,就像家庭聚会似的。还有在火车上这样的公共场所,让我给大家唱歌,我也就大大方方地唱,一点儿也不怯场。

      十岁那年,母亲的突然离世让我的生活不再平静。为了谋生,父亲在母亲走后不久便到外地去了,哥哥也上山下乡了,从那以后,我和弟弟就开始过起了特别艰难的生活。我捡过煤核,捡过菜帮子……但是生活再苦,我也没有想过放弃唱歌。我觉得上天既然给了我一个好嗓子,就是让我走这条路,我不能辜负母亲留给我的好嗓子,也不能辜负磨难留给我的精神财富。

      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去海河边练声,这已经成为我每天必备的功课之一;现在回想起来,这应该是那段艰难岁月中少有的乐趣了。

     

      副歌:工厂磨炼 不忘初心

      1970年,因为家庭成份的原因,我被音乐院校拒之门外,后来被分配到天津市钢锉厂,当了一名车工。虽然心有不甘,仍然向往舞台,但我知道既然来到工厂工作,就得干好自己的本职,踏实做事。

      我刚到工厂时是学徒工,每天要给师傅打洗手水,打喝的水,午饭时间要把师傅们的饭盒收在一起拿到锅炉房去热。虽然干的活很琐碎,但一个人时,我就在那儿小声哼哼歌。晚上值夜班时,工厂特别冷,取暖就是大车间当中一个砖垒的炉子。感觉难熬,我便和同事在休息时跳跳舞,活动活动,就不那么冷了。

      后来慢慢和大家熟了,都知道我喜欢唱歌,开大会的时候就会叫我去唱。那会儿也没有特别考究的服装,没有专业的设备,但就是很开心,像开车间音乐会似的。可是我师傅有点接受不了,他觉得我不能踏下心来干学徒活。我也不解释,想用行动证明。我就把他常年用的那个茶缸子洗得白白的,车床每天打扫得干干净净,洗手盆也是刷得干干净净,用实际行动改变了他对我的看法,觉得这小姑娘还可以,不吭不声的,挺肯干。

      到后来,师傅还挺支持我唱歌的,我没事的时候,他就让我去工厂后头那个大水坑练声,知道我需要保护嗓子,他每次抽烟都不当着我的面。工友们也都特别关照我,看到我家里的被褥破了、棉花露了,工会的钟师傅,就把裹棉纱的大布洗干净,帮我把被子、褥子包起来,我特别感激他们。

      现在回头想起来,这七年对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七年,是我这一生当中,扎扎实实的七年,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石头缝里。这七年让我懂得了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珍惜什么。如果没有这七年,或许就没有我的今天。

     

      主歌:幸遇恩师 重回自我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施光南先生,就没有如今的我。七年的工厂生活虽然给了我广阔的舞台,但真正让我走上歌唱道路并引导我向前奔跑的是施光南先生。

      那时候我还在工厂,一次演出时,韩伟老师发现了我,他问我想不想认识《打起手鼓唱起歌》的作曲家施光南老师,我说当然想了。于是他就带着我去见施老师,我当时在琴房里为施老师演唱了这首歌,他特别兴奋地站起来,高兴极了,说:“我就是喜欢这种声音,不是完全的洋味儿,也不是完全的民味儿。”

      后来,我离开了工厂,被调入天津市歌舞剧院,成为一名独唱演员。1979年,施光南老师为我量身打造了第一首歌曲《假如你要认识我》,我开始走进大家的视野,接着又演唱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一系列歌曲,以及之后大受欢迎的音乐故事片《海上生明月》。

      成名以后,我开始渐渐感觉到自己在艺术上有一些透支,因为我并非科班出身,在专业演唱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憾。于是,1984年,我决定去中央音乐学院深造,但施老师特别担忧,他担心我变成了美声、歌剧那种唱腔。最终我没能避免这些问题,我真的丢失了最重要的东西,我的声音受到了很多观众的质疑。

      说实话,那时我真的是如坐针毡,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调整,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演唱风格。我决定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吸收美声唱法的精华,将民族歌曲艺术化,艺术歌曲民族化,走一条雅俗共赏的路。终于,我找回了自己,找回了那个朴素真实,带有乡野味道的我。

     

      回声:扎根人民 用心歌唱

      艺术家的喉咙长在自己身上,艺术生命却存活于观众之中。一直以来,我都要求自己,一定要对得起厚爱自己的观众。当初是工人师傅收留了我,所以我必须要唱歌给工人师傅听。

      从内陆到边疆,从城市到农村,从高原到沙漠,从孤儿院到养老院,一路走来,我收获了太多太多,内心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与满足。

      为老百姓唱歌的几十年来,每一次都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情感的交流。我感觉我们之间没有距离,没有隔阂,我们在用歌声互相勉励,表达彼此的爱。

      在几年前的一次“七一”晚会上,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先生买了两张票,服务员问他:“您怎么就一个人来了?”他说:“我夫人在世的时候就喜欢听关老师的歌,我现在给夫人买了一张票,空着一个座位,就当是我们俩一块来的。”后来服务员将这件事告诉了我,我特别的感动。那是一种无法承受的感觉,那种默默的、不喧嚣的热爱,给我的鼓励是巨大的。

      在常州的一次广场音乐会上,我演出完后大家都散去,一个老大姐没有走,跟工作人员说她特别想见我,因为她年轻时随丈夫支边到青海,伴随着她度过最困难岁月的就是一盒关牧村的录音带。我得知后特别感动,感到歌唱家不仅仅是唱几首歌,更能给听众送去精神食粮和安慰,能给大众奉献这种力量,我觉得很光荣。

      2004年的新年,我接到松堂关怀医院的李菊英老人给我的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亲爱的关牧村:你的歌声陪伴我们多少次在痛苦中得到振奋,美妙的旋律伴我们走过那段冷漠的人生。我们真的累了,但你的歌声,总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我们冒昧地写去我们的请求,想再一次聆听你那美妙的歌声。这是一百多位临终老人对您发出的邀请。祝新年快乐!”能看出来,书信的字体不太整齐,很明显是用颤抖的双手写下的,这封信却触动了我的心灵,转天我就去看望了这些老人。从那一去,就一发不可收。每年,我都要去看望松堂关怀医院的老人,有时我还带着家人、学生去看望老人。我想,这也是一种爱心的传递吧!

      在我看来,用歌声给听众带来心灵上的感动,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用心灵去唱歌,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感恩。树高千尺不忘根,我的根早已深深地扎根在土地里……(中国文明网实习编辑朱逸云根据访谈整理)

      人物简介:关牧村,1953年生,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女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代表曲目有《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金风吹来的时候》《一只难忘的歌》等。

      (责任编辑:赵丹阳)

    网站编辑:唐明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