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张立波:美好生活与文化使命
    发表时间:2018-07-02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政治论断,并作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等重要部署。为此,我们需要深刻认识美好生活的本质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文化使命。可以说,文化使命的源泉和动力是丰富生动的人民生活,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应该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呈现为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特征,从政治经济到精神文化,从现实社会地位到价值认同和心理期许,从社会的全面进步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人们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可见,文化在美好生活的建设中越来越凸显出其普遍的价值。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其社会成员普遍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是观之,在其最充分的意义上,美好生活最终实现的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社会条件下,自由而全面发展既意味着人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也意味着人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自由需要得到尽可能充分的满足。因此,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不仅仅是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工具性效用,而且在于其能够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实质性需要,从而有力地支撑美好生活的大厦。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担当责任使命,锐意改革创新,推动新时代文化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

      文化需要至少包含基本文化需要、多样化文化需要和提升性文化需要三个层次。

      维护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要。基本文化权益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为公众提供更多所需的精神食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真正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和认同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公众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供更多的场馆设施和经费、人才保障。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及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总之,要在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逐步提高文化供给水准,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在享受基本文化权益上,一个也不能少,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高度重视内容产业发展,充分满足多样化文化需要。公众文化生活的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以及文化消费市场的活跃,必须依靠内容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要适应内容产业自身的特性,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兼顾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精品性,特别是解决高水平的文化内容的生产机制问题和市场化的内容精品制作的动力机制问题。文化内容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受众或者消费者层次,尤其是要注重提供满足青少年(含儿童)需要的内容产品,发挥先进文化育人化人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和任务。在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明互鉴,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让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让中国声音传播得越来越响亮。

      有效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引领和拓展提升性文化需要。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对文化享受层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源头活水,根本在于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也只有增强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才能有效地激发更高层次的提升性文化需要,进而引领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不断跨越。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让一切文化源泉流淌喷涌,通过释放全民族的创造力来发展文化,真正做到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文化创新创造不仅要注重内容,还要注重手段和形式,充分融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技元素。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丹阳)

    网站编辑:唐明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