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田沁鑫:期待中国戏剧,呈现大国气象
    发表时间:2017-10-31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乌镇戏剧节进入第五个年头。我作为今年的艺术总监,负责戏剧的邀请和作品呈现。在剧目上,我将今年的特邀剧目分为5个系列,经典系列偏重经典作品的现代演绎,女性系列推出女性导演的作品,影像系列探索话剧中影像的运用,肢体系列尝试肢体和戏剧的结合,新声线系列推出探索性和实验性的作品。

      而且,今年戏剧节推出了多部中国剧目,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和文化自信,让大家看到中国青年戏剧人对中国戏剧的表达、展现中国戏剧人对戏剧的理解。这个节日属于所有热爱戏剧和愿意参与戏剧的人。

      老实说,我们的戏剧和国际一流戏剧还是有差距的。今年乌镇戏剧节的开幕大戏,是由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带来的《叶普盖尼·奥涅金》,整出剧壮丽深沉,诗意流淌,想象飞扬。我在这部戏中看到了俄罗斯北方广袤的土地,感受到了列宾的油画、普希金的诗歌、柴可夫斯基的音乐。

      差在哪儿呢?我们在导演技术和手法上已经很丰富了,但在中国文化积淀和戏剧结构上,还存在很大欠缺。中国文化传统博大精深,中国戏剧传统源远流长,无论是经典作品改编还是实验性作品,无论是现实主义题材还是历史题材,都需要赓续中国文化传统、构架好的故事,做好中国式表达,这样才能与世界戏剧并驾齐驱。

      另外,在舞台技术上我们还不够专业,缺乏工业化呈现。科技时代已经到来,戏剧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说好中国故事,不排斥学习西方技术手段。在今年的乌镇戏剧节上,我也带来了自己的作品——青春版《狂飙》,讲述的是国歌词作者、艺术家田汉的故事。我尝试了影像和戏剧的结合,让即时影像成为贯穿全剧的重要手段。摄影师一直在舞台上跟拍演员,实时捕捉舞台画面并即时剪辑呈现。这种做法充满了挑战性,但我就想用戏剧和新技术的结合,告诉大家最早戏剧创作者和奠基人的其人其事,展现田汉对戏剧的真情、对国家的热爱。

      从做第一部戏剧开始,我就始终坚持在用戏剧讲中国故事。从《生死场》《红玫瑰与白玫瑰》到《北京法源寺》《聆听弘一》、青春版《狂飙》,莫不如是。我探索把过去的故事,澄澈地翻译到当下,比网络语言要优美,比古文要通俗,用世界观众能接受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

      这些年,我就像是穿着中国衣服的人站在一堆外国名牌里面,我的戏也好比是穿着中国衣服站在国际名牌里的那个“人”,孤独却在坚持。我热爱中国文化,我真的希望能够更好地学习西方手段和艺术,丰富我们的舞台和表现手段,在全世界的舞台上交到朋友。期待有朝一日,能有呈现大国气象、文化精神的中国戏剧行走在国际舞台上。

      (作者为乌镇戏剧节艺术总监、戏剧导演,人民日报记者王珏整理)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付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