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新版党建网2016 > 文化大观
走向春天的“天下第一团”
发表时间:2017-02-22    来源:党建网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走向春天的“天下第一团”

——重注活力的非遗戏种山西孝义碗碗腔

 

中国政研会 李惠男

  大年初一,我来到了位于府前街的孝义市碗碗腔剧团。小院大门正对面的横幅上写着“传承戏曲艺术 展示非遗魅力”一行大字,让人感觉到这里的年味更多了一些传统文化韵味。办公楼三层,剧团团长郭文明正在仔细阅读文件。虽是第一次见面,郭团长热情洋溢地和我握手:“欢迎来到‘天下第一团’,欢迎领略碗碗腔风采。”

  郭团长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他正在看的两份文件,一份是前两天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另一份是去年12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他说:“这是我过年期间收到的最大的红包。年前团里一直忙着准备正月演出活动,今天终于能抽出时间来好好研读一下了。”

 

  使 命

  我俩开始谈话不久,郭文明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女儿想要他带自己去看电影。心怀愧疚地拒绝了女儿,他说:“这几年,电影市场发展如火如荼,我们戏曲人很羡慕、也很振奋。大家都说,电影是文化产业的第一把火,戏曲的春天也正在眼前。”

  当被问到“天下第一团”的来历时,郭文明说:“其实叫做‘天下唯一团’更准确——全国唯一正常运转的碗碗腔戏剧专业院团。我们承担着对碗碗腔这一剧种的抢救、保护、利用和传承工作,所以业内将我们称为‘天下第一团’”。

  据郭文明介绍,光绪初年,陕西一皮影班子来到孝义,促成了一次古老艺术的异地传承,碗碗腔从此在孝义大地扎根生长。1959年,在全国戏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孝义碗碗腔由皮影戏的纱窗舞台走上了真人戏曲舞台,成立了国有性质的碗碗腔专业表演艺术团体——孝义县跃进剧团(孝义碗碗腔剧团前身)。

  在60多年里,孝义碗碗腔不仅传承古装经典剧目,还不断创作演出反映时代主题的现代剧目。建团之初,剧团曾将皮影戏《白洋河》等剧目改编为真人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现代戏《柳树坪》《孝河新曲》《三上桃峰》《风流三部曲》等剧目,均因主题积极、制作精良、舞台表现完美获得市场认可,名扬三晋甚至蜚声全国。2009年,反映煤矿工人生活的碗碗腔数字电影《酸枣坡》参加“中美第五届电影节”角逐,荣获“金天使”大奖,在山西乃至全国戏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传承和发展的岁月里,孝义碗碗腔剧团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演员、演奏员、编剧,如碗碗腔的领军人物、中国第16届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张建琴,编剧许石青、张思聪、梁镇川、霍锁昌,任学谦等,他们都为碗碗腔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6年孝义碗碗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保护名录,2011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5年国办下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2016年山西省出台《关于实施山西省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的意见》,再加上新近出台的这两个文件,这几年碗碗腔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和许多传统剧种一样,碗碗腔曾经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苦日子”。郭文明告诉我这样一个数据:1959年我国尚有368个剧种,到2015年时只剩下286个,相当于平均每两年就有3个剧种消失。全国有74个剧种只剩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处于几近消失的边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稀有剧种的碗碗腔也举步维艰。“‘我们是碗碗腔最后的传人,不能让这项艺术在我们手里消失。’抱着这样的信念,孝义碗碗腔坚持了下来,现在等到了戏曲艺术的春天。”

 

  信 心

  郭文明指着桌上红笔勾画满满的文件说:“说出来不怕你笑话,你来之前我读这份‘传承发展工程’的文件,读得我是心跳加速、热血沸腾。”他告诉我,戏曲人感受到春天的来临,首先是看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戏曲传承和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不仅出台有导向性政策,更制定能抓得住的工作手段。“你看,文件里说要推进戏曲进校园,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要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在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中,要积极宣传推介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这就为我们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手段。”

  郭文明说,春意之暖还体现在各级政府的资金扶持上。近年来剧团获得的经费补助国家一级的有:2016年剧团自创的扶贫题材小戏剧《情系山里娃》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立项20万;2016年剧团获得文化部对优秀基层戏曲院团奖励50万;历年来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费80余万。省一级的有: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补助“碗碗腔展示展演馆”建设20万。市县一级的有:制作碗碗腔数字电影《酸枣坡》等项目财政补助160余万。此外,孝义市财政对剧团员工工资实行80%差额补助,有力消除了剧团和员工的后顾之忧,让演职人员的精力可以更多地投入到艺术创作和演出中。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碗碗腔剧团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孝义碗碗腔传统剧目录音录像整理》工程启动,目前已完成整理剧本5本,录制完成两台剧目;《孝义碗碗腔记忆系列丛书》编纂工作立项,第一本已经拟定初稿,有望春节后付梓印刷;经过一年紧张筹备和建设的《孝义碗碗腔展示馆》于中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陆续成立了“孝义碗碗腔戏迷协会”及13个相关分会;设立了孝义碗碗腔微信公众号,用互联网+的形式,丰富和增强碗碗腔的宣传普及渠道,特别是为年轻人了解这项艺术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渠道;深入开展“非遗精品进基层”“周末大舞台”等慰问演出活动,以“孝、义”为题材的古装剧为人们送去了精神食粮,累计下乡演出达到200余场,观众累积3万余人,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回顾过去,郭文明对未来信心满满:“戏曲在人们生活中的式微,有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有传统文化传承的断代问题。现在,全社会已经认识到了症结所在。我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上戏曲人的辛勤耕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中国传统戏曲,爱上我们的碗碗腔”。

 

  瓶 颈

  人才培养是剧团发展最亟待解决的问题。郭文明说:“碗碗腔剧种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依附于这唯一的剧团,剧团的人才培养建设也是剧种的人才培养建设,这是关系碗碗腔艺术能否薪火相传的最紧要的问题。”在上任团长后一年的2015年,他向市委宣传部提交了一份《关于扭转碗碗腔艺术人才严重匮乏局面的工作汇报》。在报告中,他详细分析了剧团的队伍结构、人员流动情况、用人制度、薪资水平等问题,呼吁政府在用人制度上给予更大的支持,许可更灵活的用人方式。他告诉我:“在201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中,我们改制成为了国有独资演出公司,新进人员失去了事业编制,只能保持聘用关系。这一部分人员的工资需要剧团承担,压力较大。与此同时,私有院团的月结、日结式的演出工资制也吸引演艺人才向外流动。我们留住人才干事业的难度空前加大。”

  另外一个问题是演出市场的萎缩。郭文明说:“这里面又有多种因素:一是山西作为煤炭大省,近几年受煤炭市场不振的影响,经济增速陡降,无论是企业营收还是百姓收入都受到极大影响,进而文化消费首当其冲受到抑制。特别是2009年煤炭重组后,随着“煤老板”的逐渐消失,营业性演出市场几近崩盘,对院团的运转产生较大冲击。随着近期煤价的回暖,情况有所改善。二是八项规定和中央有关节俭办晚会的通知下发以来,作为我们传统主力阵地的农村市场极大萎缩。很多乡镇、村社的负责人告诉我,今年就别来演出了。他们害怕因为搞演出而被纪委盯上,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基层的干部对政策理解有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澄清一下,给他们吃个定心丸。三是人流量问题。孝义作为一个县级市,尽管名列全国百强县,而且市委市政府支持我们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县级市“周末剧场”,但客流量始终无法和省会城市、一线城市相比。光靠本市和附近县市的市场不足以支撑一个剧种的发展。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走出去,寻找更大的市场。”

 

  展 望

  身为一团之长,郭文明这样定位自己的责任:对接政策、日常运转、培养人才。他说:“感受到了政策春风,我更加注重对各级政府文件的学习和解读,希望从中能找到事业努力的方向、得到更多的帮助。”

  2017年,孝义碗碗腔剧团将继续推动“传统剧目录音录像整理工作”,对10余台剧目精心排练,完成录音录像整理工作;力争完成《孝义碗碗腔记忆系列丛书》的编纂出版;积极推动《碗碗腔优秀剧目吕梁行》和《现代戏<风流父子>人才培养》两项国家艺术基金申报项目;努力提升艺术质量,丰富演出剧目,开辟演出市场,增加演出收入。

  返京后,我时常收到郭文明的微信,他图文并茂地向我呈现春节送戏下乡演出活动的情况:“初五,我们在南阳乡柴场村演出。接下来四天将给村民献上七场大戏。”“初八11点,演出完毕,我们连夜转台回市里,准备第二天10点的孝义市春节系列活动非遗精品剧目展演。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三。”“每次演出,台下总是有很多观众,一双双热盼的眼睛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从他发来的图片里可以看出,台上的演员可谓唱、念、做、打四功齐备,手、眼、身、步、法五法皆精,而台下的观众或是屏气凝神仔细观看,或者双手鼓掌大声喝彩。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之间的沟通互动代表着曲艺在不同空间的反复重现和继承,涌动着善恶美丑的传播扩散,完成着传统文化道德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的认同和传递。郭文明在谈话中透露,他有一个更大的理想:吸引产业资金投入剧团,以市场化的方式创作、演出、运营,让更多人了解戏曲。我想,郭团长的理想一定能实现,因为他眼前的不只是戏曲的春天,更是所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春天。

网站编辑:王玥芳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