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新版党建网2016 > 文化大观
袁园:“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6-12-07    来源:中国文化报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人民需要文艺 文艺需要人民

——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几点思考

作者:袁园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刻指出文艺工作肩负的时代责任,深情寄语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新时期下的文艺创作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由于在文化部门工作的原因,对文艺作品和文艺工作者投入了更多关注,也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在欣赏作品、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对“文艺”和“人民”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第一,文艺创作源于人民、源于生活。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叫《欢乐颂》的电视剧播得非常火,故事的主人公是五位生活在大都市,碰巧住在同一个公寓楼同一个楼层的年轻女性,其中有貌美多金的华尔街海归精英,古灵精怪的富二代,精明能干的外企白领,也有刚进社会的职场小白,为求职而废寝忘食的实习生。不少观众都认为,这部剧之所以吸引人与人物刻画得接地气、有共鸣、观众缘好有很大关系。海归女高管连思维模式都像足了海外长大的“香蕉人”,富家女举手投足随性优越,自我却不失真实,外企女看似光鲜,实则苦苦奋斗,职场新人懵懵懂懂、摸爬滚打,实习生只为“求一份好工作”而活。每个都市女性都能在剧中看到似曾相识的自己,找到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影子,也在看剧的时候,为了剧中的某个“她”,为了自己而感动、伤心和欢乐。一部好剧必然有一个好的编剧,一个好的编剧必然是生活的观察家,人物的剖析师。这部剧能够对生活背景、性格脾性如此迥异的女性有这样精准深刻的洞察,又有如此细腻鲜活的描写,其编剧对都士女性生活一定不只“身入”,更是“心入”“情入”。

  由此联想起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编剧陈传敏在一次专家论坛上说的话:“好的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经过无数好作品所检验的,是真理,是我们每个创作者都应该坚持的。对于儿童剧编剧来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或者说是扎根校园、幼儿园,尤为重要。一个儿童剧编剧要接触校园,接触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要了解孩子们现在想些什么,玩些什么,说些什么,他们每天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他们与家长和老师之间又有什么样的矛盾和冲突,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他还举了个鲜活的例子。剧院过去有个老编剧,他写了个剧本,念给儿子听,对儿子说:“你听爸爸这个剧本哪句话不像你们小孩说的,你就告诉爸爸,爸爸照你说的改。”结果刚念第一句,他儿子就说:“爸,停!我们不是这么说的。”然后,他几乎每念一句,儿子都喊停,剧本念不下去了。由此可见,熟悉孩子,深入孩子们的生活对于一个儿童剧编剧有多么重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对于文艺创作有多么重要。

  第二,文艺作品反映人民、记录时代。这些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喜欢和爱好摄影的人越来越多,摄影作品也更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今年年初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一组名为《百姓》(1963-2015)的照片深深唤起了我内心的百姓情结和生命关怀。《百姓》组照精选展示了纪实摄影家朱宪民几十年间的优秀摄影作品,反映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新世纪不同时期的中国百姓生活,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其中有手持钢枪的边疆女民兵(内蒙古,1969)、乡村集镇上的小孩(山东,1978)、黄河中摆渡的农民(河南,1980)、深圳的打工妹(广东,1990)、卖广告的商家(四川,2005)、闹元宵的延安百姓(陕西,2006)……朱宪民作品中的百姓,不论身处贫瘠的乡村,还是繁华的城市,不论是在田间劳作,还是市井行走,不论是黄河边的老汉和孩子,还是深圳的打工妹和小市民,都显得那样亲切而熟悉,他们脸上那一种种平和、坚忍、沧桑、质朴,甚至生活压力下的疲倦和木然都那样的真实而生动,透露出人间烟火的生活气息,跳动着自强不息的生命力量。这就是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啊,这就是激流般不断奔涌向前的一个个时代啊!

  配合摄影展,朱先生在国博讲堂作了题为“摄影的社会意义和发展趋势”的讲座。讲座中,他谈到了纪实摄影作品的时代性问题,纪实摄影必须有时代性,而所谓的时代性起码是85%以上人的生活状态,表现多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真实,才能对时代负责,对社会负责。他还谈到拍摄者要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关注那些为了这个民族默默奉献的勤劳善良的人们。朱先生的话让许多在场的听众为之动容,我想这也正是文艺作品反映人民、记录时代的生动诠释。

  第三,文艺创作为了人民、服务人民。近几年看了不少舞台作品,有许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民乐《又见国乐》、昆曲《牡丹亭》(青春版)、话剧《纪念碑》和《伏生》、歌剧《蝴蝶夫人》、芭蕾《蝙蝠》、交响乐的《欢乐颂》。回想每一次演至精彩处的激动兴奋,每一次被打动时的震颤共鸣,那种心灵的满足愉悦如同琼浆玉液一样令人陶醉,乐而忘俗。犹记得当《欢乐颂》的经典旋律一遍遍循环往复,不断加强,直至激昂时,那种圣光照耀,福音在耳般的神圣感让人尘埃涤尽,灵魂净化。《纪念碑》中痛失爱女的母亲和罪行累累的青年相互束缚,各自挣扎,是报复还是救赎,是捆绑还是解脱,残酷的战争下,无论施与受,生命都已残缺,灵魂业已破碎。《又见国乐》一曲曲华典乐章化为漫漫丝绸路上的风沙,青山碧水间的雾霭,白墙乌瓦上的明月,曲为人声,人为曲鸣,激荡的是流淌千年的炎黄血,传承的是亘古不变的中华情。优秀的文艺作品有一个共性,就是有感染力,能打动人,也就是群众认可、人民满意。优秀的文艺作品得以流传靠的是百姓喜爱,代代相传,完全脱离人民群众的艺术往往是曲高和寡,难以为继。文艺需要人民,两者是为鱼水,因此文艺创作更应该坚持人民导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

  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时代是我们的时代。贯通历史,承前启后,传承中华文脉是每一代中国人的使命;直面当下,服务人民,记录今日中国是我们一代人的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不仅是文艺工作者的毕生追求,也是文化部门工作者共同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

  (责任编辑:王碧薇)

网站编辑:唐明涛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