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新版党建网2016 > 文化大观
访冯骥才:让文艺事业在大地上蓬勃生长
发表时间:2016-10-21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记者:张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两年以来,文艺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关注和努力更加升温。文艺如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更加有益于世道人心,怎样以文化的方式塑造中国独特的国家形象,以文化自信和中国精神助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要扛起肩上的重任,中国文艺还需进行有闯劲、有韧性的不懈探索。

  见到冯骥才,是在天津大学的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里面,那是一个雅致的小院,池水荡漾,花木掩映,红绿色的爬山虎叶挂满院墙。在院中一间洒满阳光的房子里,冯骥才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这些年我主要做两件事,一个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一个是传统村落保护。近来尤其是把精力放在传统村落保护上面。这里面千头万绪,有太多的实地调查与资料整理工作需要做。很辛苦,但是也很有收获。”

  冯骥才是两年前参加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的文艺界代表之一。当时习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且与文艺界代表一一握手,让冯骥才感到既温暖,又亲切,会议上的诸多细节,他至今历历在目。“习总书记与大家亲切交流,并且讲述了他青年时期的很多往事,讲述了他的精神成长的历程,我记得他曾引用戚继光的诗:‘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那种不惧辛劳、行走天下的豪气,让我听了之后深受感染。总书记还讲到他与王愿坚的深厚情谊,王愿坚对他说:希望真正能够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深入到他们的生活和心灵中去。这是真诚的期望与殷切的嘱托,道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我打心里非常认同,并且以之指导我自己的文化实践与文艺创作。”

  这些年,冯骥才常常带着队伍奔走在田间乡野,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习总书记“文艺工作者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的要求。冯骥才很清楚自己这批人所从事的工作是个细活、苦活、不会吸引太多目光与掌声的活儿,但他同样很清楚,这也是最接地气的文化工作,是富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这一代文化人义不容辞、必须要干的活儿。“因为不管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还是传统村落保护,都处在一个活态的环境之中,它们随时都在变化,随时都可能失传或消亡。因此,我们的工作是与时间赛跑的工作,等不起也拖不起”,冯骥才说。

  冯骥才讲了一个他遇到的故事。在浙江的绍兴与宁波之间,有一个山间小村落,因为要修水库蓄水,整村都需要搬迁。那是一个古村落,里面甚至有宋代的文化遗存。那里的老百姓对村子的感情特别深,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竟然将村子里遗存的文物全部登记留档,将村子的房子全都绘图造册,然后在政府提供的新土地上,一砖一瓦,复建村庄。

  “听说这个事情之后,我的内心很震撼,真的被他们感动到了,这就是写在大地之上的 ‘乡愁’!老百姓对自己家园的感情,比海都要深。这也是我们做传统村落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因。”冯骥才说。后来,他派出了自己的学术团队,跑到山里去帮助村民搞调研、做测量、复建村落。他觉得,这不仅仅是帮助村民留住日常生活的场景,更是帮助他们留住自己的文化传统,留住对我们民族身份的记忆与认同。

  现在,我国已经公布了三批传统村落国家保护名录,入选村落达2555个。据冯骥才的初步估计,到最后大概会有五千多个传统村落进入国家保护名录。对于这些传统村落,政府将会给予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使它们成为传承文化、留住乡愁的现实载体。“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现在保护这些珍贵的传统村落,其实就是保护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冯骥才说。

  “传统村落保护会不会碰到一些实际的难题?如果村民自己希望拆老屋、盖新楼,该怎么办?”我问道。

  “村落是活态的,每天都在变,类似的问题我们经常遇到,旅游的发展也会对村落造成一定影响,这都是需要调查与研究的问题,将会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我认为总的原则是这样的: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尊重老百姓改善生活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唤起老百姓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尤其是后面这一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接续努力。”冯骥才说。

  采访间隙,我们参观了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里面的几个博物馆,那里有很多他个人收藏与作品的展览。在传统村落保护一类的文化实践之外,他还在文学、绘画、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丰硕的成果。尤其是他撰写或主编的图书,摆满了偌大的一个展厅,我想,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著作等身”吧。“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一边是在广袤的乡野间奋力行走,一边是在静夜的书桌前奋笔疾书,这也许就是冯骥才的生活常态。

  谈到近两年来全国文艺环境迅速好转,文艺各领域都呈现风清气正、欣欣向荣的局势,冯骥才认为与文艺座谈会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当前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与全新的文化环境中,我们尤其需要听到这样的声音,来指明方向与凝聚力量。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我们的文艺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比如,习总书记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冯骥才说,“我认为这是对当前文艺界不时浮现的过度市场化与低俗娱乐化倾向的有力反拨,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妥善处理好文艺作品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关系,是提醒广大文艺作者不能淡忘了文艺工作的责任与担当。”

  交谈中可以感到,冯骥才不仅是一个行动的文化人,还是一个清醒的思考者。他对当前文艺界的很多现象都有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对于那些不正之风,他往往会毫不掩饰地著文批评。不久前他写了一篇文章《谁的画价高?》,对一些美术家相逢见面只论画价、不谈艺术,并且以市场价格排艺术座次的庸俗之风,展开了不留情面的批评。“只为钱的艺术是没有前途的”,冯骥才坚信,只有当艺术家摒弃浮躁之心,拒绝名利诱惑,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精品力作。

  坐在面前的冯骥才,脸容上仍带憔悴之色,交谈中才知道,他刚飞回天津,一路上风尘仆仆。他坚持做一个“行动的知识分子”,要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来回穿梭”,“形而上”指的是文化思考,“形而下”指的则是文化实践。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心心念念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他身上似乎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听他说,接下来的日子,会对自己多年来的文化实践做一个理论层面的梳理与思考,同时带领他的团队为政府调研传统村落保护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这都是些艰巨繁难的事情,唯健者方足以当之。我们期待古稀高龄的冯骥才老当益壮,在今后的岁月里写下更多精彩。

  (责任编辑:王碧薇)

网站编辑:党建网 编辑1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