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新版党建网2016 > 文化大观
用什么筑牢中华民族的根基——对话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儒学会馆馆长李文文
发表时间:2016-09-30    来源:学习时报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沈辉

 

  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源于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那么,撬动这个系统的支点又在何处?带着这样一些问题,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曲阜,对话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儒学会馆馆长李文文。

 

  1.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容是什么

  学习时报:当前,从政府到民间都在倡导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近些年,传统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如火如荼,各个地方也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许多读经班、国学培训班等。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撬动这个系统的支点在哪里?

  杨朝明:这里涉及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容是什么,另一个是谁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主体。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有个前提,就是要把握住传统文化精髓,如果把握不住精髓,可能就是舍其本而逐其末。文化是有不同层级的,表层的文化就是我们能看到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中层是制度层的文化,深层是哲学层的文化。哲学层的文化就是价值观、方法论,是观念上的文化。这些观念性的文化显然决定了中层和表层。我们认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穿越纷杂的外部形式,洞达本质,弘扬承载着中华民族价值观、方法论、审美观、荣辱观、是非观等层面的文化才是关键所在。说到底,弘扬传统文化贵在传承中国精神,孕育中国气质。

  李学勤先生多次提到“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这样讲,绝对没有贬低其他流派的意思,只是描述历史的实际。经学是中国独有的学问。儒家经典以“六经”(或“五经”)为核心,及于孔子及其后学遗说,包含着深沉的价值观念与民族精神。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整理的“六经”被视为先王“政典”,儒家经典彰表“道德”与“价值”。弘扬传统文化,研究国学,普及国学应以经学为中心。国学就像一棵生命之树,只有区分主次,知其本末,才能培育浇灌,生生不息。我们常常谈起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话。有自知才会有自信,有了解才会有理解。弘扬传统文化的真精神而弃经不读,无异于舍本逐末,不了解中华文化的“根”,自知何来?自信何来?不了解中华文化的根,很容易“大起小落”。

  学习时报:传统文化就像一棵生命之树,只有不断培育浇灌,方能生生不息,也才能为文化自信厚植根基。

  李文文:是的。今天,需要真正走近经典,走近传统,需要躬身行之,怀有温情与敬意,去聆听圣哲的叮咛,不要道听途说,也不能断章取义。这应该是我们当代人对待传统文化和经典的理性思维与科学方法。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那么,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什么?中华文化如何以几千年前的文明来滋养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呢?若是我们留心,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孔子研究院当天的言行本身就向我们提供了一道走向答案的门径。

  学习时报:是的。从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饶有兴趣地翻看桌上摆放展示研究院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当看到杨朝明院长主编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时,他拿起来翻阅:“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我理解,这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一个信号,希望更多的人仔细阅读经典,走进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

  杨朝明:作为两书的主编和作者,我清晰地知道,唯有珍贵之品,方可成就永恒之美。显而易见,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与它自身的特质密不可分,它在承载我们这个民族先圣贤哲的思维模式,透过孔子等圣哲的言行,去品思悠久的中华文明所承载的“道”和“理”,去品思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关于价值,关于格局,关于信念,关于知止……使人思考正确的生活方式,开启的是关于源泉的行径,是一项植根的工程。

 

  2.谁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主体

  学习时报:两位老师都一致认为弘扬传统文化在于弘扬价值观念与民族精神,中华经典是价值观念与民族精神的核心载体,崇尚中华经典,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容。那么,两个关键要素的第二个,谁是弘扬的关键主体?

  杨朝明:中国传统上“以吏为师”,因此,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在“官”,价值体系的落地贵在科学有效的教化体系。主导者在干部,主场在学校。如果讲经济是国家硬实力的核心,那么提升软实力的支点则在于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备。

  学习时报:的确如此。近期,本报刊发了《用什么奠定中华民族的底色》这篇文章,李老师在文中提到用什么来奠定高校学子的生命底色,关乎中华文明标杆的树立,决定着国家文化的品质与境界,其意义与价值既重且远。

  李文文:作为中国的高校,能否向学生们推荐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代表中国气质的书,能否为中华学子打开一扇通往文化自知的门径,非常重要。我们认为,高校应该成为领读中华经典的高地。事实上,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古人讲求“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既要有主导,还要立足于系统构建,呈联动之势,这就是当初之所以写那篇文章的初衷。

  学习时报:当然,高校作为思想的诞生地,天然的头雁,理当率先响应文化复兴的序曲。

  杨朝明:《学记》中讲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对内来讲,科学的教育体系是建设良好社会风尚的核心门径;对外,完备有效的教化系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支撑。“人生而幼,幼而学,学而长”,人的学习与成长,就是社会道德内涵不断扩充的过程。“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读经典,“适时”特别重要,要适时而教,适时而学。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翩翩少年,豆蔻年华,正是读经典的好时光。

  高校要服务社会,更应该引领社会;高校不能没有世界眼光,但首先不可缺少中国意识。中华民族要找到文化上的自信,稳固地站在自己的文化立足点上,就不能没有对中国文化源流与根脉的了解。在中小学基础上,高校应该让青年学子继续涵养中华文化精神,理性认知中华文化的深度和高度,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各民族中独有的文化基因。高校学生毕业后,他们将奔赴国家建设发展的岗位,如何引导和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问题。

  学习时报:记忆力的黄金时期也是吸吮养分补充营养的关键年段,不可错过。但是,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不同的声音,有许多具体的情况需要面对。比如,有人提出儒家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再学习那些“古”的思想还合时宜吗?

  杨朝明:这个问题关涉正确认知经典教育的本质。所谓学“古”到底是学什么?“古”之所教又是教什么?古之教者,教以人伦。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教人“明善恶,知是非,示训戒”,目的只是“正人心”。培养一个人中正无邪的品质,找到生命的立足点,以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拥有平和幸福的生活。所以,经典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教育,关乎生命的成长。所谓“道前定则不穷”,人有了正确的价值体系与信仰追求,才能人生不迷茫,成为不断涵养自身的人,成为有德性、有爱心的人。

  学习时报:经典教育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是超越时代的,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并照耀着今天和未来。

  李文文:我们也遇到过类似问题。有人提出,以前的家教信奉“耕读传家”,现在讲的是小城镇化,没有田,无处“耕”,怎么办?所以,现在不能推广“农村儒学”,要研究“城市儒学”。其实,如此简单地来理解“耕”,理解儒学的分类属性,显然是偏颇的。老师教学是老师的“耕”;医生出诊是医生的“耕”;工人上班是工作的“耕”,人人都有自己的田,怎会无处可“耕”?不仅要“耕”,还要深“耕”。如何深“耕”?要思考。

  杨朝明:不少人提出要将经典中适合学生、老师、官员、企业家、媒体等不同的方面分清楚,以便精准到位。这样的提法看似明达,实则糊涂。我们必须注意经典编辑整理时的整体性。例如《论语》,你寻章摘句,可能就异解纷纭,莫衷一是。《大学》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经典教育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不是学校里某个专业、某个院系的事情。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技能训练;不是一时一地之教育,也非一人一物之教育,需要用心学、系统学,涵泳德性,化民成俗。

  学习时报:要让国人充分认识和重视经典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中华文化不仅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其武术、戏曲、书法、香道、茶道、饮食等等都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化弘扬的过程中,是不是不能偏其一端,全面发展才比较好。

  杨朝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实,经典教育与其他形式的关系就是“道”与“器”的关系,《论语》记载孔子说“君子不器”,《易传》又记载孔子说“君子藏器于身”,说到底就是“道器不二”。“道”引导“器”,“器”承载“道”。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在承载思想与内涵的时候才富有意义,思想与内涵也需要外在的形式来表达,要的是中正无邪、文质彬彬,关键是“道”引领“器”。

  有人讲:有道之人倒茶就是“茶道”,反此,就是“倒茶”;有德之人习武可能成为大师,反此就是“比划”;有思想的绘画是艺术,反此就是涂鸦;有内涵的写作是作品,反此只是“作文”。庄子言“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经典教育就是筑牢根基。

  李文文:作一个比喻:经典教育就是不停地松土,土壤肥沃,才能千姿百态春满园。只是经典教育所松的土是心灵的土壤。可以将经典教育定义为必修课,其他形式可列为选修课,这恰恰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妙处。

 

  3.国学发展既要“登峰”又要“落地”

  学习时报:崇尚中华经典,坚定文化自信,在具体“落地”的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

  杨朝明:坚定文化自信,需要理性认知影响文化自信的制约因素。有学者言,在宏大视野与微观镜相之间切换,才可以理性探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境况。比如:对古代文明的发展程度估价偏低。事实上,学术研究的重要进展与考古材料的惊人发现都一再证实,尧舜以来尤其夏、商、周三代时期的中国文明已经有漫长的发展历程,有较高的发展水准,“百家争鸣”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总结与反思,诸子思想的形成有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看不清中国文明的绵延之路,就容易妄自菲薄,很难理解传统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文化影响力的升降浮沉密切联结着国力的变化,近代中国落后挨打,极尽屈辱,在反思落后原因的时候,不少人迁怒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强化或放大了对传统文化负面影响的认识,于是20世纪的中国形成了“反传统的传统”,似乎中华民族要摆脱苦难,就必须与中华文化决裂。

  实际上,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儒学确实发生过一些变化。先秦时期的原始儒学阶段,孔子儒家主张“修己安人”和“仁政”“德治”,强调“正名”,带有明显的“德性色彩”。而在秦汉以至清朝的“帝制时代”,儒学在走向大众与社会实际结合的过程中,适应专制政治与皇权至上的需要,逐渐强化了君权、父权和夫权,染上了显著的“威权色彩”,呈现出为后世所诟病的一些特征。近代以来,人们反思儒学,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运动,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偏颇,但客观上却主要指向具有“威权色彩”的儒学,把被扭曲了的儒学主张看得更加清楚。大要别之,对孔子儒学持“保守”立场的人多看到了儒学的真精神,持“激进”立场的人则更多看到了作为“封建专制灵魂”的那个“偶像的权威”。

  中国以屈辱的方式融入世界时,人们“睁开眼睛看世界”,很多学者却表现得古怪,在新旧文化交汇、中西文化碰撞的夹缝中,有的激进,有的狂放,都带有文化转型时期的人格特征,也是对于当时“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恐慌性反应”。走不出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对文化的影响,于是有的人不免依然在纠结。

  只有了解这些制约因素,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才能讲清楚“学术的中国”“理论的中国”“历史的中国”“现在的中国”,从而把真实而深刻的中国展现给世界。

  学习时报:但是,将经典融入生活,引导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显得特别重要。

  李文文:立足生活的场域,经典教育所倡导的价值观最终要通过生活的细节来“落地”。《大学》云“作新民”,在今日,一个“网天下”的时代,该如何“作新民”,“履新命”呢?我们有些思考与探索。比如,我们利用互联网,发起了“黎明即起,读圣贤书”活动。黎明即起,是为了引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读圣贤书,是为了知书明理。我们的口号是“让身体和思想一同上路”。于是,在早晨六点钟,在全国不同的地点,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之人,齐聚一个教室(网上课堂),从未谋面,但可以听到琅琅读书声。半个小时的时间,六点半结束,大家各自奔往自己的岗位。想一想,是什么激发了大家的内生力量?是经典的指引,是多元的通流,是双向的互动,大家的气息共同构成了一个场域。对科技、互联网发展一向颇有预见的美国人凯文·凯利谈自己的体会时说,自己已经60岁了,但最近才有所顿悟,“世间万物都需要额外的能力和秩序来维持自身,无一例外”。《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今天的时代为这种额外能力的创造与发展提供了至佳的平台。

  杨朝明:文化复兴开场锣鼓已响,国学发展既要“登峰”,又要“落地”。也只有“落地”,才能使场子真正热起来。“黎明即起,读圣贤书”是落地措施的具体探索之一,大家的转变证明将经典融入生活的巨大魅力,让我们看到现在年轻人正在涵养儒家最基本的价值。当经典开始润养人们的日常,大家从中切实受益,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幸福生活指数明显提升,文化自信也就本能地树立了起来。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百年困顿,在当下,种种迹象彰显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即将迎来百年之尚。

  立足生活的场域,这是儒学内在强大生命力的根基所在。了解儒家文化的真精神,将必然体察到它源于生活的场域,本于人心与人性,基于生命面向生活最优化的思考,提出最可行的路径。用今天的话来表达,自始至终它都以更加稳健的方式把握着整个社会运行的大方向。

  之所以发出这样的呼吁,是因为,国民形象是国家文化的终极代言者。我们要树立国家形象,提升在国际对话中的话语权,最终还是由人的素养来决定。

 

  4.文明互鉴把握话语权

  学习时报:这就涉及国家话语权问题。有专家提出,要善于采撷人性中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东西为我所用,以达到最好的对外宣传效果。您两位怎么看?

  杨朝明:细细阅读那些经典,它们之所以经久不衰,穿越千年,跨越时空,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它们雅致精确地将人性中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东西表达得充分而到位,比如信念与追求,比如对真善美的渴望,比如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我们应该沉下心来,首先搞明白,然后讲清楚;先消化汲取营养,然后对外传播,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理解与尊重。否则只会理论漂浮,思想缺钙,不接地气。

  学习时报: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觉觉他、自信并赢得信任的过程。

  李文文:是的。有一次在接待西方友人时,他们问及孔子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我们用了他们熟悉的两个作品,一个是那首英文歌曲《你是我的阳光》,另一个是莎士比亚《我怎么能把你来比作夏天》来回答。不用任何解释,他们就明白了孔子以及他的思想就像阳光一样照耀着每一个人,距离孔子就是那一米阳光的距离,无论如何,都在阳光的沐泽下生发长养。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写到“只要人们还在呼吸,眼睛还看得见,这诗将长在,使你的生命得到永存”。其实,只要人们还在呼吸,眼睛还看得见,孔子的思想将长在,使我们的生命得到永存。当我们用他们熟悉的语系将观点表达到位的时候,马上令他们对中华文化心生敬仰。

  学习时报:这个例子举得好,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要把握话语权,首先要具备对话的能力。

  杨朝明:是的。在不同语系表达的转化过程中,不见得是字面意思的对应,可能意韵的相应与内心的共鸣更容易增强国际友人对我们文化的认知与向往。用活生生的、富有温度的、人人能知能行的语言将哲理表达到位,对话的吸引力将会有本质的提升。

  以语言作为基本的工具和手段使交流成为可能只是对话的基本能力,但是思想的碰撞与交融才是把握话语权、增强话语主导性的核心所在。说到底,还是思想在引导,语言是桥梁与辅助。所以,要立足语言,超越语言;立足思想,同时用朴实的语言将思想表达到位,方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努力方向所在。当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对中华文明渴望认知并向往之时,自然是我们的话语权提升之日。这样,话语权的提升将再次吸引更多人向往中华文明,这期间便形成了正向的循环,呈发扬之势。而这一点,对于文化的传承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熟悉中华经典,再就是熟悉世界上其他文明的经典,这也是下一步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我们坚信,大力宣传孔子儒学,弘扬传统文化,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献给世界的最好最重要的礼物。

(责任编辑:王碧薇)

网站编辑:付天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