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武警鄂尔多斯支队治沙记
    发表时间:2018-11-23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党建网记者 陈蓉

      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库布其沙漠和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盘踞”鄂尔多斯北部、西南部,占据着鄂尔多斯48%的土地面积。干旱沙化、风蚀沙埋的生态环境,一度造就了鄂尔多斯贫困落后的历史底色。

    2012年,鄂尔多斯支队参加义务植树

      每年春天,有这样一道风景,让鄂尔多斯高原的沙漠沟壑变得生动而丰盈。在沙漠腹地、荒山野滩、母亲河畔,一队队身穿橄榄绿的武警官兵扛铁锹、挑水桶,挥汗如雨、埋头植树,始终奋战在治沙之路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武警鄂尔多斯支队”。

      正是因为这份执着与坚守,今天的鄂尔多斯,人在绿中,城在林中。支队先后被自治区授予“双百万”京津北绿色屏障工程先进集体,多次获得驻地城郊“义务植树先进集体”,2016年,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支队等,荣誉获得实至名归。

     

      黄沙漫天 不改男儿意气

      1992年,支队原副政委崔万亮穿起崭新的军装,打起背包,怀揣着对天蓝地绿美丽草原风光的向往,入伍来到鄂尔多斯市支队。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心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憧憬竟变成了眼前的茫茫戈壁,一片荒芜,一下雨,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土腥味,这让他的心里产生了极大的落差。

      鄂尔多斯市支队处在库布其沙漠腹地,官兵经常吃的是沙拌饭、睡的是沙铺盖,365天,300天都在刮沙子,在户外训练不一会儿,口袋里、鞋子里都能进满满一层沙子,战士们用的白毛巾,由于风沙的“洗礼”,一两天就变黄了。晚上睡觉时,即使窗户紧闭,第二天醒来,被子上也总是附着了一层细沙。

      为改善官兵的生活环境,支队积极响应驻地党委、政府提出的“以承包绿化方式对库布其沙漠实施治理”计划,率先承包了万亩沙漠绿化工程。当时还是战士的崔万亮,跟随支队领导亲手把“武警林绿化基地”的石碑高高树立在库布其沙漠。

    武警治沙林碑

      35年来,支队在圆满完成执勤处突等任务的同时,把“奉献沙漠、美化驻地”作为双拥共建的一项重要工作,支队官兵叫响了“防沙治沙武警官兵打头阵、植树造林武警官兵当先锋、绿化驻地武警官兵作主力”的口号,坚持广泛开展“我为鄂尔多斯添光彩”活动,积极参加“保护母亲河——绿色行动”,春天植树造林,盛夏浇灌护林,秋冬防火防灾。几十代官兵不曾间断不曾懈怠,数千热血男儿涓滴之念,终成绿荫绵连,培育出了“老兵退伍纪念林”“新兵入伍扎根林”“武警官兵爱民林”等多片林地。

      近5年来,支队出动官兵2000余人次,植树造林1100余亩,防沙治沙3000余亩。绿色铺就的发展底色上,总会看到武警官兵们的汗水与执着,奉献与忠诚。

     

      众志成城 铸牢绿色屏障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为驻地增绿不够亲。为驻地添绿护绿,已经成为官兵们对党忠诚的另一种诠释。鄂尔多斯支队坚决贯彻习主席“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部队自身优势,积极参加绿化造林和防沙治沙。

    2011年,杭锦中队参加库布其沙漠治沙造林

      每年4月,杭锦中队的官兵都会深入库布其沙漠腹地,种植沙棘和防沙柳,几年来累计植树12000余株。每每去沙漠种树时,虽然干得灰头土脸、嘴唇干裂,但支队官兵都互相比着干、比谁干得快,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90后战士杨嘉辉讲到第一次在沙漠植树的情景:老兵们会手把手地向我们传授经验,亲自示范,还给我们总结了“123”经验口诀:一棵沙柳挖两锹踩三次。

      乌审中队本着“驻守一地、造福一方”的信念,借助“武警治沙林”植树基地,帮助改善驻地绿化环境。常年坚持维护这片林子的乌日图老人,每当谈到官兵们当年防沙治沙“大会战”的场景,总是激动不已,“这是子弟兵为我们种下的希望,再苦再难我们也要看护好”。就这样,老人一守就是10年。战士们战斗在哪里,绿色也就延伸到哪里。

      某中队中队长刘利威回忆说:“2014年,我们去库布其沙漠植树时,一天干下来,已经疲惫到只想瘫倒在地上。正当我们准备启程返回,当地一位60多岁的蒙古族奶奶,手提着6瓶矿泉水朝我们走来,硬是把水塞到我们手里,虽然不太能听懂她的话,但从老奶奶真诚的眼神中感受到她满满的谢意。”

      一个中队一片林,一片林子一片景。春去秋来,第二年再去植树时,战士们最兴奋的就是看到去年亲手种下的树苗已经成活,并且一天天在长大,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与自豪感。

      目前,鄂尔多斯境内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70%和25%,毛乌素沙害基本消失,库布其沙漠趋于稳定。其中,有近万亩森林、近30个护林带是军旗飞扬、迷彩涌动的武警鄂尔多斯支队拼出来的,而每一项荣誉都是官兵们无形的军功章。

     

      扶贫帮困 汇聚奋进力量

      治沙不断档,扶贫不打折。支队官兵在忠诚践行生态建设守护者使命的同时,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主动投身精准扶贫行动之中。

      杭锦旗乌定布拉格村原是国贫村,土地沙化严重、久旱少雨,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村民们过着“靠老天爷下雨打粮,靠政府救济吃饭”的穷日子。支队积极结队帮扶沙区群众,先后投入5万元援建2个文化活动室,官兵自发捐款10.3万元资助32名大学生。从帮助治沙到精准扶贫,支队广大官兵一如既往为沙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默默奉献着。

    2017年9月,支队为困难家庭送去助学金

      “我很小就认识他们,那时候经常能看到武警兵哥哥帮我们种树、大风天抢收庄稼,没想到现在我的学费都是他们给我捐助的,他们是我一辈子的亲人。”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孟瑞娜满含热泪说。

      王瑞杰老人是巴音乌素的一个老牧民,也是伊利集团的一名退休职工。他清晰记得,有一年,武警官兵开来30多辆车,花了整整3天时间,吃住在沙漠里,脸晒得黝黑发亮,嘴唇干了,鞋子破了,衣服烂了也毫不在乎,没日没夜地种下了3000亩的一大片林子……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在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守护好这片绿色,从此,他当起了义务护林员。由于这份共同的绿色情结,杭锦中队和老人家结成了对子,为老人提供树种、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指导。老人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还动员家里其他成员一起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

      2013年,杭锦旗大旱,树苗几乎枯死,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借来马车,拉上铁桶,一桶一桶地从河沟里拉水浇树,这片林子才得以保留了下来。而后,他又自费购买下周边的沙坡滩地,全部种上树苗,如今,这片“武警治沙林”已经扩展到上万亩!王瑞杰老人一家也靠这片林走上了致富路。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从过去的沙进人退到如今的绿进沙退,一茬茬武警官兵凭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坚毅品格,在寸草不生的荒滩、沙漠上建起了一条条绿色“长城”。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