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让灾难之城涅槃重生的主力军——武警青海省总队玉树支队助民爱民纪实
    发表时间:2018-11-19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党建网记者 陈蓉

     

    玉树新貌(李大龙提供)

      一条条宽阔整齐的街道,一栋栋色彩靓丽、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无不彰显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日新月异的的新面貌。震后8年,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与支持下,一个安定祥和、富有现代气息的新玉树正快速崛起。

      8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7.1级强烈地震骤降玉树。顷刻间,大片房屋夷为废墟,上千人遇难,上万人受伤,数万人无家可归……

      处于震中的武警玉树支队,仅仅过了8分钟时间,就完成集结并紧急出动。400多名官兵喊着口号冲进废墟,不顾个人安危,点燃了掩埋在废墟之下灾民生的希望!

      度尽劫波,浴火重生!8年来,玉树支队官兵秉持“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抗震救灾精神,始终与驻地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积极投身灾后重建、扶贫帮困、生态环保、富民兴藏等各项工作,在雪域高原树立起武警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生死营救 争分夺秒

      2010年4月14日的那天清晨,支队官兵像往常一样正常出早操。7时49分,大地一阵剧烈的晃动把大家震倒在地,时任支队长石华杰很快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立即清点人员,所幸没有一人伤亡。

      顾不上再看一眼摇摇欲坠的营房,来不及擦去满脸的尘土,支队400多名官兵被分成40多个救援小组,每组由一名干部带队,以支队机关驻地为中心,冲向西杭片区四周的废墟展开生死大营救。

      “刚出支队不到200米的地方,就看到一个藏族小孩拼命地向我们挥手,当跑到他跟前,他拉着我的手边哭边哀求着,请我们帮忙救出被困在废墟下的父母。”战士余政楠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他和战友一边高声向废墟下呼喊,一边徒手挪动着砖头和瓦片。为了救出被压在水泥墙下孩子母亲,在没有大型工具的情况下,战士们硬是合力撑起了一条出路,最终一家人被成功救出。

      时任排长的昂旺加措,父母住的结古镇民主路的房屋震后全部倒塌,父母生死未卜。他带领搜救小组几过家门却未停留,直到四五天后,才和家人取得了联系,短短几句问候,又马不停蹄地投入救援任务。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夜幕降临,高强度工作快二十几个小时的官兵们,自发把自己的食物、被褥、帐篷等让给受灾群众,几个战士就靠一袋方便面充饥。4月的玉树,夜间温度都降至零下10摄氏度,战士们只能相互倚靠取暖打盹。官兵们的付出,群众看在眼里,感激在心头。89岁的藏族老大爷多才吉让激动地说:“这些当兵的,就是‘活菩萨’!”

    玉树支队官兵在抗震救灾一线(赵飞提供)

      “救人!就要争分夺秒!”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内,全体官兵就是凭着这股信念,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每天连续战斗15小时以上,硬是靠手刨、肩扛、人抬,先后挖出被埋压人员969人,转移救治群众2986人,运送伤病员540人,转移遇难者遗体155具,搭建帐篷450顶,抢运装卸救灾物资140多吨,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也成为投入救灾战斗最早、参战时间最长、担负任务最重、救出群众最多的第一支成建制部队。

     

      灾后重建 鱼水情深

      地震掀起的尘埃还未散去,救灾的疲劳还未缓解,官兵们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

      

    玉树支队援助的武警爱民帐篷学校(冶国祯提供)

      震后不到一周时间,支队援建的“爱民帐篷学校”就开学了。琅琅的读书声、稚嫩的童声温暖着所有人。时任直属大队三中队的政治指导员王国营担任孩子们的老师,除了上文化课,还适时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并提供生活帮助。三个多月的“老师”生涯,让王国营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直到今天,他还一直保留着写有当时30多名孩子姓名、年级等信息的点名册。8年过去了,曾经的稚嫩孩童一转眼都已经就读高中了。这些穿着迷彩服的兵哥哥成为孩子们儿时记忆里最温暖的背影。

      为帮助地震后幸存下来的孤儿,近年来,支队官兵累计捐款13万余元,设立“助学基金”,资助10名地震孤儿每人每月100元直至18岁。每逢节假日,官兵都要将他们接到支队,辅导功课,赠送衣服、文具和生活用品,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给他们“家人们”的温暖。

    玉树支队抗震救灾党员突击队(赵飞提供)

      重建的最佳施工期只有6、7、8三个月,为了尽快完成清虚工作,支队抽调骨干力量组成3个党员先锋队和5个团员突击队,没有专业工具,就充分利用铁锹撬棍等简易工具,甚至有时只能用手刨肩扛的方式,官兵们有的指甲变形,有的肩膀磨烂,却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为了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支队在灾民安置点,开辟了3个理发点、2个医疗站、1个宣传点,并多次向灾民赠送米粮面等生活用品,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

      玉树群众对武警官兵充满敬意。如今,官兵出行乘坐出租车还未招手示意,过往司机就会主动停下询问是否需要乘车,有的还执意拒绝收费;市上重要活动,官兵上街巡逻,群众争先恐后地送上热茶热水;支队车辆执行任务出行,过往群众都会主动让路,亲切问候……这股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正细细滋养着美丽的“三江之源”!

     

      扎根高原 不辱使命

      8年过去了,当时参加抗战救灾的战士,很多都已复员转业,但他们留下的感人故事和宝贵精神却深深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新战士。

      “氧气少,奉献精神不能少;海拔高,工作标准更要高;环境苦,更要苦干不苦熬”这三句响亮的口号激励着全体官兵把报国之志和爱民之情,深深根植在建设和谐美丽新玉树这片高原热土上。

    玉树支队开展植树活动(陈维颂提供)

      “在玉树,凡是有武警部队的地方,都会有一片美丽的绿色!”藏乡群众由衷赞叹,这背后是支队一茬又一茬官兵为建设美丽生态玉树用辛勤汗水换来的。由于玉树气候恶劣,树干体内的水分会被冻结,很难存活。

      然而,大自然的残酷没有挫败支队官兵栽种绿色的决心。每年冰雪消融,他们就挖开地表,铺上牛羊粪,再从远山拉来黑土,栽下一棵棵白杨、红柳、黑刺。冬天保暖,夏天遮荫,细心呵护着这些树苗。如今,官兵在玉树营区及荒山、滩涂种下的树木已经形成了一条长达数十公里的绿色屏障。保护好玉树的碧水蓝天已经成为支队官兵高度自觉行动。

    玉树支队开展医疗服务(李大龙提供)

      为了丰富藏区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支队每年都要开展捐书、送电影下乡活动,还经常派出战士业余演出队为群众演出,组织警民联欢和文体比赛等活动。近年来,支队官兵多次深入敬老院和孤儿家中进行走访慰问,组织医务人员走乡串户给驻地群众送药治病,先后有25批50余名医务人员为10000余名牧民群众义务巡诊,捐献血液约4万毫升,发放药品达24000余元,购买扶贫羊40只,得到驻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从捐款捐物到教育扶贫,从保护生态到医疗救助……支队官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子弟兵”的职责与使命。

      驻守高原为人民,不辱使命献忠诚。全体支队官兵满怀着对玉树第二故乡、对藏乡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阔步走在全心为民和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伟大强军征程上,在建设大美玉树、和谐玉树中续写着新的业绩与辉煌!

    网站编辑:唐明涛

    友情链接